信息化时代工科班主任思政教育工作新探
——基于点线面结合的工作实例分析

2021-08-26 08:41张乃芳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工科维度题目

张乃芳 潘 婷

(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3)

新工科建设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首先,新工科建设的目标是培养大量高素质复合型的工程师,在培养学生卓越专业能力的同时,还要特别注重“专业能力之外的社会能力、职业素养和伦理道德等素质”[1]的培养,也就是说,新工科学生要具备综合型高素质,这就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创造性地探索新的路径与方法,从而与专业教育形成合力,共同提升新工科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新工科建设以“学生中心”[2]为教育理念,特别强调:“围绕学生的个性、兴趣和潜力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既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其探索未知的热情;还要挖掘学生的潜力,为其未来发展铺路搭桥”[3]。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避免主观臆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全方位把握学生成长的特点,才能有的放矢,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高校工科班主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重要成员,要牢牢把握并积极回应新要求,在充分了解学生真实动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推进“新工科”与“新思政”的有机结合,助力新工科学生的全面成长。

信息化时代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运用新信息技术手段和平台的可能,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则进一步推进了信息技术和平台运用的广度与深度。疫情防控期间,高校班主任老师与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从传统线下的面对面方式切换到线上云端。面对网络沟通成为“新常态”,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网络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突出通识视野、人文素养、发展潜力、人格品质等综合素质层面的人才培养需求和教育价值”[4]。疫情防控期间,高校班主任探索、积累而成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不仅适用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也可以在信息时代的日常工作中得到运用。而某大学工科DX班的班主任,同时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线教师,紧扣新工科建设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目标,在疫情防控期间以“点线面”结合模式,每天设计一个问题与学生进行网上互动,共设计41个问题,包括39个简答题和2个单选题,形成了记录班主任老师与31名班级学生话题互动的将近18000字的资料。这些资料为班主任老师深入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供了基础性保障。

一、点线面结合的工作设计思路

工作实施的流程主要包括六个环节:①设计问题——②发布问题——③回收、梳理答案——④分析答案——⑤班级内分享反馈——⑥对个别学生追问。在这个过程中,部分问题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进一步的追问问题,以及第二轮分享反馈。工作的目的是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具体状况,尤其是思想状况,继而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41个调研题目涉及到了学生成长的德智体美劳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分布状况如图1:

图1 互动题目设计分类

调研题目的设计和组织实施考虑到点、线、面的结合,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点”的维度:结合学生兴趣点,推进思考深度

方式上,为避免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鼓励学生参与设问环节,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会被教师适度采用,这样的设计点是对学生努力的充分认可,激发了学生的答题热情。内容上,在不同的时间点抓住学生的关注热点进行设问,例如,3月8日早上发送的问题是:“过节了,你打算怎么给亲爱的母亲(或家里其他的女同志)送上祝福?”这既是对学生亲子关系状况的简单了解,也是在提醒学生不要忘记给母亲送上祝福。环节上,重视反馈环节对学生思考的促进作用,通过朋辈之间观点和行为的相互影响,推动学生对自身言行的深度思考。

(二)“线”的维度:设计系列问题,引导关注方向

部分题目进行了系列设计,例如,关于“计划”一共分阶段设置了四个题目。第一个题目是在调研初期,题目是:“你的寒假的计划主要是什么?”;第二个题目在寒假即将结束时进行,调研的是:“你计划完成,但没有完成的事项有哪些?”新学期即将开始的时候,设置了第三个问题:“在新学期,你想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第四个则是引导学生关注未来,让学生进行预算,“排除货币贬值、升值等因素,在将来的工作中,多少钱的年薪可以满足你的物质需求?”通过这些题目的设置和学生答案的分享,意在促进学生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学习节奏,处理好大目标与小目标的合理设置,把握好自己成长的方向。在“成材”的同时清晰地明确“成人”的方向。

(三)“面”的维度:服务学生成长,安排互动布局

题目设计的内容包括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如图1),意在全方位了解学生的状况,并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

工作流程的安排连续、完整,首先通过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搜集资料,然后进行梳理、分析,继而将学生答案的概况和部分优秀答案、特例等展示给全班同学,从而实现对全体学生的教育。

点、线、面兼顾的工作设计思路,目的主要在于实现班主任对大学生全方位成长的帮助与指导。

二、点线面结合的工作成效

分析学生对41个调研题目的回答,可以从多重角度了解学生,既能看到学生的种种成绩与优点,也能发现他们的困惑与问题。通过约一个半月的话题互动,取得了一些可见的工作成效。

(一)“点”的维度:关注个体的成长特殊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信心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成长的优势、兴趣点,也有困惑点或痛点,调研显示,学生的兴趣点比较集中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注自我,他们普遍渴望深度分析自己,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与发展,二是朝向未来,既有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又存在不少实现理想的困惑;而网络对学生的控制则成为阻碍他们疫情期间成长的重要因素。

着力发现学生成长的特殊点,继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引导,能够很好地温暖学生、激发出学生成长的动力。面对学习、就业、生活、心理等各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主动和班主任老师进行沟通,缓解了面对困难的焦灼,实现了更好的成长态势。

(二)“线”的维度:保持长线追踪,助力学生的过程性成长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成长速度与最近发展区,同时也有自己的困惑点。通过对每一位同学回答不同问题时的态度、内容和变化等,可以较好地了解其大致的思想成长轨迹。

系列问题的设置有效推进了学生的成长。例如,前文所述的四个“计划”类题目的系列设置,明显推进了学生对未来的思考。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学生们即将重返校园之际,DXS班学生已经全部明确了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大致选择方向,而且主动提出要求,邀请专业课老师给予专业性的指导意见,以切实提高计划实施的科学性。

再如,通过自我认知类的系列问题,成功引导学生辩证地剖析自己。第一步设置选择题,学生在界定自己学习类型时把自己归入“视觉型”“听觉型”或“动觉型”,次日设置简答题引导学生反思自己选择的答案,结果显示,将近一半的学生发现了自己简单归类的片面性,重新进行辩证的分析,避免了简单的贴标签式归类,提升了学生的理性认识水平。

(三)“面”的维度:通过师生和生生间的多重互动,增强了集体归属感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青年学生的兴趣比较广泛,在41个话题中,几乎所有话题都会有不同的学生用较大的篇幅去表述自己的观点,或者给老师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单独留言、交流;几乎每个互动话题,学生在回答的时候都会产生种种意见分歧,在个人的娱乐喜好选择上这类情形更加明显。

通过网络上的话题互动,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信任得到了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网络聚拢到班级圈。疫情期间,班里形成了若干学业帮扶小组、参赛小组等,不及格现象大幅减少;群策群力设计出了班级LOGO,提升了班级归属感。而且,通过这段时间的互动,主动与老师约谈、交流的人数也明显增多。因此,班主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可谓事半功倍。

三、点线面结合的工作启示

后疫情时代,上述疫情暴发期间力求点、线、面有机结合的工作案例仍然可以给予高校班主任工作多方面的启示。

(一)“点”的维度:小处着手,以点带面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校班主任工作不能只是应对眼前的具体事务,而是要具备整体性、系统性。

高校教育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班主任工作要抓住这一核心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工作形成合力,不忘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要通过多种途径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兼顾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成长,引导学生立大志、成大事,更好地成长与成才;要创造条件实现班级整体进步与学生个体成长之间的良性互动,激发学生的集体归属感与荣誉感,在现实中把小我与大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线”的维度:主动求变,过程引导

信息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网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今天,善用网络、主动求变,是更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必需。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成长的速度,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困惑点与成长区。班主任需要在平时的各个细节中捕捉种种现象,对每一个学生进行细致观察、长线追踪,描绘出学生个体成长的线条,对他们的成长方向进行适度的预判,从而给予及时的关注与帮助。

此外,班主任也可以根据特殊时期,结合时政热点,主动出击,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思考,从他们的回馈中观察每一位学生的思想、成长等状况,从而更好地因材施教,实现对学生的过程性引导。

(三)“面”的维度:大处着眼,整体布局

教育过程中,不仅要进行整体布局,设定立德树人的大目标,还要和日常成长的小目标、小细节紧密结合起来。

以大目标为导向设置小目标,例如“四个计划”由一个小问题开始提问,逐渐深化问题,一步步的引导着学生更加深刻地剖析自己,认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经历思考、反省等过程,从而也更加明确自己的成长方向。

通过小细节对学生进行留痕教育,在成长中记录,在回顾中成长。通过日常小事的小细节引导学生理性地判断是非对错、全面地认知自我等等。

结 语

新工科人才肩负着开拓我国科技发展未来的历史重任,高素质的工程科技人才需要做到“德才兼备”,实现专业能力和人文素质等的全面发展。在价值观层面,必须有坚定的为国担当的理想信念;在认识论层面,要有良好的判断能力,能处理好科技与伦理等关系;在思维方法层面,要有创造新技术、引领新发展的思维能力等。这一目标的实现,既要依托专业老师的教育,也离不开“包括高校思政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心理咨询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等在内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5]的合力教育,高校班主任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在的新工科建设要求下,开展工作时要有目标、有计划、有落点,通过整体布局、系列规划、细节落实,以学生为中心,助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服务他们的全面成长。

猜你喜欢
工科维度题目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学会思考,尊重每一道题目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中职“产学研创”一体化工科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