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肝转归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及受体基因表达特征研究

2021-08-26 07:32马艳芹谢永鹏梁旭阳倪立显左晨艳吕胜祥
临床军医杂志 2021年8期
关键词:瘦素肝硬化分级

马艳芹,谢永鹏,梁旭阳,倪立显,徐 静,左晨艳,吕胜祥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江苏 连云港 222020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具有可逆性,预后一般良好,但一些慢性脂肪肝(包括NAFLD)患者因脂肪肝引发肝损伤,甚至发展为具有不可逆性的严重疾病,如肝硬化或肝癌[1-2]。人体内,瘦素通过与Ghrelin激素(饥饿荷尔蒙)相互抵抗并作用于下丘脑弓状核中的受体以抑制饥饿,刺激饱腹感,平衡能量[3-4]。另有研究表明,瘦素也在其他生理过程(如免疫和炎症反应)中发挥作用[5-6]。本研究旨在探讨NAFLD转归肝硬化患者瘦素与其受体水平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25例NAFLD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脂肪肝的诊断标准;无饮酒史或每周饮酒量<40 g;血清转氨酶>40 U/L,其中,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为主;影像学和组织学检查符合NAFLD典型表现;可伴有肥胖、血糖和血脂水平异常或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排除标准: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和各种其他肝病者;免疫功能障碍者;其他脏器严重疾病者。按照患者转归情况将患者分为A组(未转归为肝硬化;n=50)和B组(转归为肝硬化;n=75)。A组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53.26±15.72)岁。B组中,男性49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54.18±14.75)岁;肝硬化代偿期46例,失偿期29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采集患者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低温离心后弃沉淀,将上清于-20℃保存待测。血清瘦素采取免疫放射法检测,使用Linco公司相关试剂,并按说明书操作。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可溶性瘦素受体(soluble leptinR,sOb-R),检测使用R&D Systems试剂盒,操作按说明书进行。血清瘦素受体(Ob gene receptor,Ob-R)基因表达情况以逆转录PCR实验表征。活检时获取患者肝组织样品(1.5 cm×1.5 cm×0.2 cm),使用RNA抽提试剂盒(PureLink,Thermo Fisher,USA)提取细胞总RNA,以cDNA合成试剂盒合成的第一链作为模板进行逆转录,使用FastQuant RT试剂盒(KR106,TIANGEN,北京)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Ob-R mRNA表达情况。相对表达量检测使用凝胶成像系统(SYSTEM GelDoc XR,Bio-Rad)检测。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U5800,Beckman)检测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根据child-pugh分级将B组患者分为A、B、C 3级,A级预后相对较好,C级预后相对最差[7]。按照肝硬化分期将B组患者分为代偿期与失偿期。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清瘦素及sOb-R水平比较 B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为(11.38±3.47)μg/L,高于A组的(8.55±2.0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血清sOb-R水平为(16.23±4.11)μg/L,低于A组的(18.52±4.2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B组不同肝硬化分期患者血清瘦素及sOb-R水平比较 失偿期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为(12.85±3.52)μg/L,高于代偿期的(9.40±2.8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偿期患者血清sOb-R水平为(16.72±3.97)μg/L,低于代偿期的(19.01±3.0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B组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血清瘦素及sOb-R水平比较 child-pugh分级C级患者血清瘦素水平高于A级、B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B组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血清瘦素及sOb-R水平比较

2.4 两组患者肝组织Ob-R mRNA表达情况比较 A组Ob-R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122.75±15.28),明显高于B组的(107.13±1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

图1 两组肝组织Ob-R mRNA表达情况

2.5 两组患者血液学指标比较 B组患者FBG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液学指标比较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NAFLD发展为肝硬化患者的血清各指标水平明显异于预后较为良好患者,其中,瘦素水平异常升高,sOb-R水平异常降低。本研究利用逆转录PCR检查了Ob-R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发展为肝硬化患者体内Ob-R基因表达明显低于预后较为良好患者,与Long等[8]研究结果一致。有研究表明,在NAFLD疾病进展中,TG早期在肝细胞中积累为微泡,后逐渐增加聚为大泡状,这一过程会对细胞造成物理损伤,并增加由于脂肪过多引起的炎症反应,从而导致肝炎和肝纤维化[9-10]。而肥胖个体通常表现出比正常体质量个体更高的瘦素循环浓度,因此,血清瘦素升高可提示肝受损伤的程度[11]。此外,sOb-R在血清中水平降低可能是对瘦素水平异常升高的负反馈,以减少瘦素与受体的结合,从而维持代谢控制[12]。有研究报道,sOb-R经酶水解在膜外功能区脱落而进入循环,因此,sOb-R可反映Ob-R表达情况[13],与本研究结果一致,但具体分子机制仍需进下一步的验证。

本研究分析了NAFLD发展为肝硬化的不同临床分期及不同分级标准患者的瘦素、sOb-R水平,随着疾病严重程度增加,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升高,而sOb-R水平降低。这提示,瘦素和sOb-R水平随着NAFLD严重程度(或疾病发展)而变化,血清瘦素及Ob-R表达情况可以作为NAFLD是否发展为肝硬化和表征NAFLD疾病发展的指标。NAFLD与葡萄糖和脂质代谢异常有关,包括胰岛素抵抗内源性葡萄糖产生,葡萄糖处置率和脂肪组织中的抗脂肪分解[14-15]。本研究发现,B组患者FBG明显高于A组,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本研究因为时间和病例样本限制(活检肝组织样本体积较小),未将Ob-R mRNA样本根据临床分期和分级进行细分,因此,未显示不同时期和分期患者mRNA表达情况。下一步将拟纳入大量预后不良且拟行肝移植或部分切除手术的患者,获取大于本研究样本量的肝组织,根据上述分类进行再研究和分析,获取较为可靠的分级结果。

综上所述,NAFLD转归为肝硬化相较于预后良好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异常增高,sOb-R水平异常降低,同时伴随FBG水平变化。

猜你喜欢
瘦素肝硬化分级
瘦素及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相关性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分级诊疗路难行?
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瘦素及Foxp3的表达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瘦素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瘦素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