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

2021-08-26 01:11祝益金鄢传明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祝益金 鄢传明

[摘 要] 写作教学,不仅要致力于丰富学生的写作知识,还要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写作素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指导学生的写作方法,催生学生的写作实践,蓄积学生的写作动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写作能力

写作,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自我的表达。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要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二是解决“怎样写”的问题;三是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让学生从阅读中获得写作知识,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写作素养。

一、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许多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第一个瓶颈就是“没东西写”,他们不知道“写什么”,往往绞尽脑汁地寻找写作素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阅读中捕捉写作素材。这种阅读不仅仅局限于课堂阅读、教材阅读,还包括课后阅读、课外书籍的阅读。

比如,学习了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之后,学生会产生一种“写一种事物表达一种情感”的内在心理需求。学生尽管还不甚了解“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具体内涵,但已经认识到,可以借助一种事物表达自我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笔者结合教材,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单元内容之后,鼓励學生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来表达情感。学生将自我的阅读与生活经验结合起来,选择了不同的事物,有植物类、玩具类、生活用品类、工艺品类等。为了深化学生对所选素材的认知,笔者让学生回到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他们选择的事物,引导其借助互联网来了解自己所选择的素材,使其在话题情境中感受、体验。通过对素材的了解,学生能够主动地陈述事件、表达诉求、提出建议、表达自我。连接生活的素材,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阅读,使其通过语文阅读开阔写作视野,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生活、阅读与写作的关联,帮助学生形成“生活—阅读—写作”三位一体的格局。

二、指导学生的写作方法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还要向学生传授写作技巧,指导学生的写作方法。具体而言,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得言、得意、得法、得功。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阅读内容,还要引导学生关注写作形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感受词语的情意;引导学生了解文本的体裁,感受文体的写作范式;引导学生创新语言形式,感受文本的意蕴。

比如,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白鹭》一课中有许多值得学生注意的语言形式,如排比式的短语“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对仗、排比之美;如直接赞美的语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则能让学生感受到直接抒情的真挚。在阅读教学中,笔者就文拓源、循文开渠,引导学生仿写,使其更深刻地理解、感受这些独特的语言形式。有了语言形式的积累,学生在写作中就能有意识地自觉应用。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不是内容决定形式,而是形式决定着内容。”不仅如此,在深入阅读全文之后,学生还能把握到《白鹭》一文的独特结构,如总分总、首尾呼应等。学生通过对文本结构的把握,可以让作文结构不再散乱,使其写作富有章法。

通过阅读感受文本的语言、结构等形式,把握文体的内在特性,学生能逐渐生成写作智慧,提升写作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教师通过对学生写作方法的指导,能创新学生的表达方式,帮助学生习得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写作技巧。

三、催生学生的写作实践

如果写作素材、写作方法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可能,那么催生学生的实践表达,则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现实举措。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自己的思考、情感、观点等抒发出来,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思维品质,培育学生的写作素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思辨表达,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以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第一单元《花之歌》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引导学生展开奇特的想象;在教学第四单元《桥》之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补写,着重引领学生围绕人物心理活动展开想象;在教学第八单元《少年闰土》之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续写,让学生思考“闰土后来怎么样了,有没有发生变化”;在教学第六单元《只有一个地球》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写倡议书、宣传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在教学第二单元《狼牙山五壮士》之后,可以引导学生撰写纪念碑文或墓志铭,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纪念在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雄人物;在教学第八单元《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之后,可以引导学生仿写《感动中国》的颁奖词,使其写一写对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鲁迅的评价;在教学第七单元《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文翻译成现代白话文,鼓励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叙述文本故事。学生表达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多样化的写作训练,教师不仅能深化学生的阅读,还能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表达往往是沿着几条路径同时展开的。教师要以读促写、以写助读,进而让学生的读写共生、读写一体。教师沿着“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的路径开展教学,催生学生的写作实践,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四、蓄积学生的写作动能

评价是蓄积学生写作动能,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举措。过去,许多教师在学生写作过程中出现错别字或有瑕疵的语句时,会对学生进行批评。这样很容易让学生惧怕写作、畏惧写作。笔者认为,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评价,要站到学生立场上去,从学生的视角来思考学生的写作,对学生的写作秉持一种包容、赏识的态度,并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积极的评价,从而蓄积学生的写作动能。

比如,在学习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习作《写读后感》时,许多学生的写作完全是内心的独白,这样的理解是有失偏颇的。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对话的方式启发、引导学生,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积极的评价,使其真正习得写作的方法,走出误区。读后感不仅是一种感想的抒发,还可以将学生阅读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彰显学生阅读的独特细节。换言之,读后感不一定是读者心理的直接表达,也可以是学生借助人物、主题、动作、表情等进行的间接表达。在教学中,笔者对学生强调,写作读后感一定是描写在阅读过程中让你印象最深刻、让你感触最深的地方。

要想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就要将蛰伏于学生内心深处的表达欲召唤出来,对学生的学习潜质进行发掘,跟进学生的写作、参与学生的写作,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写作素材的丰富、写作方法的指引、写作实践的引导、写作成果的激励,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美]丹尼斯·韦特利.成功心理学——发现工作和生活的意义[M].4版.顾肃,刘森林,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朱红.做一只倒飞的鸟:竞争中的逆向思维[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8.

[3]苏宁峰.心灵视界下的写作[J].福建教育,2020(32):59.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