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美学元素,打造小清新的高中政治课堂

2021-08-26 08:53冯娟
求知导刊 2021年23期
关键词:美学高中政治

冯娟

摘 要: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学素养对一个人价值观的养成尤为重要。小清新的高中政治课堂,是一场寻美之旅。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政治学科的语言之美、图形之美、综合探究之美等去发现美、创造美,丢掉枯燥乏味,感受清新之美。

关键词:美学;小清新;高中政治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3-0015-02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对话、相互陶冶的过程,是心领神会、情思共振、豁然开朗的内心敞亮的过程。教学过程是不断追求真、善、美的过程。教师将美学的基本知识融入政治课堂教学,可以给枯燥乏味的课堂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流,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感知社会、感知人生,获得不断成长和发展的动力。

一、小清新课堂的基本特征

小——教学内容细分,或一段小视频,或一个表格,或一张图片即可说明某个知识点。教师的一个小问题就可引发学生的思考,或是几个小练习足以进行课堂教学反馈。

清——从教学内容看,学生对书本知识基本能做到点点清,学生理解知识的过程轻松愉悦;从课堂互动看,师生、生生、生本对话次数较多,尤其是触碰师生心灵的对话较频繁,或一问一答,或集体回答,是轻松、和谐,充满智慧与哲思的生成过程。

新——教学内容新颖,紧扣时代脉搏,融合社会热点和百姓生活。教师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特点,设计富有时代特征的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手段新颖,借助多媒体、电子白板等进行辅助教学,又不喧宾夺主,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尤其是教师的DIY,简单地自制教具,可以丰富学生的感官。

小清新的课堂没有“错彩镂金”的华丽布置与设计,有的只是“初发芙蓉”的清新之气。犹如源头活水,知识和情感源源不断地流入学生的心田。教师投入热情、真情、激情,时而引经据典,时而幽默诙谐,时而轻松风趣,用美的语言形成思想上的共振、情感上的共鸣。教师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吸引着学生,学生眼中散发着智慧之光。教师传授着美,学生感受着美。

二、寻美之旅,开启小清新课堂

(一)于自然中感受生命之美

自然界给我们展示了姿态万千的美。物种的千差万别是美的具体形态,宇宙的浩瀚无边是一种广袤的美。作为大地之子的人类,置身于自然的环抱中,从高峡出平湖,沧海变桑田中感受各种美的力量。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都是灵动的生命存在。一片花瓣,娇艳欲滴;一对翅膀,张弛有力;一块山石,嶙峋突兀。不管是静态之美,还是动态之美,造物主遵循着美的法则创造着天地间的万事万物。

在讲授辩证法时,教师可以通过两分钟左右的视频展现地球的起源史,感受物种的丰富。在讲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时,教师展现自己搜集的各种各样的树叶,让学生体会“天地间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和“天地间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并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做好这类物品的搜集工作,引导学生不仅要学习哲学,还要对自然保持感激之情。

(二)于社会中感受创造之美

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社会生活的变迁,是科技创新之美。一座新城的崛起,是人类不断挑战光影、色彩、三维空间的结果,是不同形式的美的叠加,是古今的交融,中外的贯通。一条条公路、铁路的建设,是平行、交叉、垂直之美,科学合理富有美感的设计,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又丰富了人们的视觉。手机、汽车流畅的线条,卓越的性能无不体现着科技的魅力。人作为生产力中的实体要素,社会发展更是劳动者的创造之美。

在讲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教师可以请学生谈谈乘坐南京地铁的感受,学生不仅能感受到政府宏观调控的巨大作用,还能感受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讲到《贯彻新发展理念》时,教师可以展现溧水区每年举办马拉松赛事的盛况,分享所经赛道的美景:翠叠成春的无想山,茂林修竹的竹海大道,莓香四溢的傅家边,碧波荡漾的无想水库等,学生领略这些美景不仅能更好地理解绿色发展理念,还能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于人性中感受奉献之美

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他有意识,有思想,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闪现着人性的光辉,彰显着人性的高大与伟岸。对生命的膜拜,对价值的追求,对真理的探寻,是人之为人的最好阐释。人之初,性本善。在突发事件面前,人充分展现了自身的无私和伟大。无关亲情、爱情、友情,人性同样可以迸发他的无穷力量。人虽然是自然界中脆弱的苇草,却是有思想的苇草,具有强大意志力和丰富的精神世界,不惜一切实践着美的诺言。

在讲授《实现人生价值》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思考人生、思考人性。选取身边的平凡人物,介绍他们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如宿管员王阿姨二十年的坚守,王老师的拾金不昧,张同学的妈妈作为一名医生奋战在一线等。虽然只是身边的小人物,但是是成就大事的人。教师要告诉学生人不在于是否做出了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关键在于无愧于心,无愧于社会,无愧于这个时代。从每件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就是不平凡。

三、小清新课堂的造美行动

(一)语言之美,培养表达能力

美的教学语言,如同一个个跳动着的音符,使人欢呼雀跃,精神振奮。美的语言可以是朗朗上口的成语、俗语,可以是优美动听的歌曲、诗。揭示经济学、政治学、哲学规律的同时,传达美的信息,符合学生对真、善、美的渴望。

教师教学的任务是运用美的语言,传达美的信息,供学生吸收、模仿。课堂如果总是充斥着“是不是呀”“对不对呀”这样无效的问题,教师的语言美感会大大降低,学生也会觉得老师的表达苍白无力。因此,教师要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让自己的语言符合逻辑思维,符合学生的认知,不求高大上,但求清新优雅。教师可以选用一些具有正能量的语言。比如,在讲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时,教师可以用“青春行,中国梦,我的梦”这样的语言引导学生明确公民的社会责任。当然,针对“00后”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网络流行词汇,但要注意甄别,坚持正面教育。

猜你喜欢
美学高中政治
印花派对
相悖美学
纯白美学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生活化策略分析
浅析如何打造高中政治简约课堂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麦西西摩登童装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