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班就读听障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现状

2021-08-26 08:53欧阳谊珊胡雅梅
求知导刊 2021年23期
关键词:听障儿童同伴关系随班就读

欧阳谊珊 胡雅梅

摘 要:同伴关系是儿童成长发展中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现有研究显示,随班就读听障儿童的同伴关系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在分析听障儿童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探究其在随班就读过程中同伴关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干预方法,为改善随班就读听障儿童在班级中的同伴关系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关键词:同伴关系;随班就读;听障儿童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3-0004-03

一、问题提出

自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首次提出融合教育的思想,并呼吁各国积极开展融合教育后,我国结合本国国情,提出以特教学校为骨干,以在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的安置形式开展融合教育工作,让大多数轻度、中度的特殊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就读,使他们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适应普通学校的校园生活,为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做准备。

同伴是指儿童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或相近社会认知能力的人。年龄相近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儿童,在某种共同活动中体现出相互协助的关系,就构成了儿童的同伴关系[1]。同伴关系是儿童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在儿童的成长发展过程中有着很大的作用,特殊儿童也是如此,它将直接影响儿童的自我评价、自我定位以及听障儿童今后能否顺利融入主流社会。但听障儿童由于其自身听力的缺陷,在日常沟通交流中会有语义表达不明、语音含糊不清等问题,在人际交往中会面临许多挑战,若不及时干预将影响其身心健康及社会性发展。而友好融洽的社会关系更有助于听障儿童人格的完善、社会性交往的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的养成。

二、随班就读听障儿童的特点

(一)人际沟通特点

听障儿童的听力障碍必然会导致其缺乏对音色、音调的感受力,在向外表达时可能会出现发音不清晰、说话不流利、音色音调让人无法接受等问题,甚至使用手语沟通,无法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导致普通儿童不能理解,甚至失去耐心,不愿意与其一起游戏、学习。同样,当普通儿童想要对听障儿童发起交往或表达沟通意愿时,听障儿童可能无法完全理解普通学生的话语,甚至没有听到,会让普通儿童误认为其不愿一起交流而不再发起交往,这些都将严重影响听障儿童在随班就读过程中的同伴关系。

(二)情绪发展特点

情绪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对个体的生存发展、人际间的信息传递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在情绪理解方面,听障儿童理解同伴的情绪除了依靠残存的听力,更多的是依靠视力来感受的,但有些情绪所代表的意图并不是表面的,而随班就读听障儿童更多的是受到表面化情绪的刺激,不进一步地分析该情绪的深层含义,因此形成对情绪意图的理解的表面化,无法理解普通儿童所表达的情绪。同时听障儿童在一定程度上自我意识、心理封闭意识较强,因此在情绪表达上比普通儿童更随意、更注重自己,缺乏稳定性。这导致他们在与普通儿童交往的过程中,情绪问题极易影响其同伴关系。因此,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应当创设情境引导随班就读听障学生理解深层次情绪、学会控制自身情绪,这样才有助于其同伴关系更好地发展。

(三)認知发展特点

听障儿童由于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在认知发展方面与普通儿童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在注意方面,由于听障儿童在听觉方面的障碍致使语言发展迟缓,因此与普通儿童相比,其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形成和发展都较为缓慢,并且有意注意的稳定性较差,需要活动的支持和吸引。在思维方面,听障儿童的思维能力主要建立在自己熟悉的具体事物上,抽象思维的建立较为困难,经过推理所得出的思维结果较浅薄,深入分析问题能力较差。并且,听障儿童由于听力缺陷而造成的语言缺陷,导致其对语言、词语的理解也不够深入,经常出现概念的扩大化或缩小化,用词不当等情况。这将严重影响其与普通儿童的交往,例如,在游戏中无法理解游戏规则;对其他儿童所传达的意思理解困难等。因此,教师在引导听障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中应当采用活动、图片、手势等方式,从具体事物入手,调动多种感官,开展同伴关系的教育干预。

三、随班就读听障儿童同伴关系存在的问题

(一)同伴接纳程度较低

同伴接纳是儿童同伴关系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反映了群体对于个体的态度,是个体在整个群体受欢迎或被拒绝的程度,是整个同伴群体指向个体的单向关系。儿童的同伴接纳可以从同伴接纳程度和社交地位两方面分析,社交地位的类型包括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受争议型和普通型五种。许多研究表明处于融合教育环境中的大部分听障儿童被普通儿童接纳程度低,在班级中的同伴地位也较低。较少的随班就读听障儿童属于受欢迎型,而属于被拒绝型的听障儿童中男生数量显著多于女生。由于听力的缺陷,社交能力、语言能力的差异,听障儿童在班级中易被忽视、排斥,难以得到班级中普通儿童的接纳和喜爱,这对听障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具有很不利的影响。

(二)友谊关系建立受限

友谊关系是个体与个体在相互喜欢、合作、信任等基础上建立的一种亲密关系,反映了个体间的人际关系,是两个个体之间的双向关系。有部分研究显示,听障儿童互选朋友的数量和拥有互选朋友的概率显著低于普通儿童,即使随班就读教师有意识地为其提供与普通学生交往和互动的机会,属于被忽视型或被拒绝型的听障儿童依旧难以建立亲密友谊关系。但也有研究表明,随班就读听障儿童朋友的数量也与普通儿童无较大差异,在友谊关系的选择上具有明显的同性别倾向,他们愿意选择与自己性别相同的同伴发展亲密的友谊关系,这与普通儿童也没有较大差异。但由于其听力和语言等方面的障碍会导致他们在同伴交往过程中受到很大的限制,友谊质量总体低于普通儿童。

(三)班级群体中受忽视

群体是指在共同目标的基础上,相对稳定的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人所组成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组合体。班级群体则是在一个班级中由两个及以上经常待在一起的同学组成的关系紧密的组合体,是个体在建立稳定友谊关系基础之上的关系。从现有的研究可以看出,随班就读听障儿童的班级群体类型有线型、Y型和环型,并且线型数量最多,数量最少的类型是环型,说明随班就读听障儿童班级群体的交往模式还是较为多样化的,并且他们往往更愿意通过一个中间人形成由三人组成的小群体。但也有一部分听障儿童处于被孤立的班级群体,这部分儿童大多数在同伴接纳中属于被忽视型或被拒绝型,由于被班级中其他儿童拒绝或忽视而形成紧密的小群体。

猜你喜欢
听障儿童同伴关系随班就读
论政府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中的职能
普通小学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调查
同伴关系作为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保护性因素
探究分组自主游戏促进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高中生同伴关系的影响途径及启示
小学教育中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培养策略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早期阅读在听障儿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