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歌促赏 以唱促情

2021-08-26 17:24姜柳
求知导刊 2021年23期
关键词:音乐鉴赏高中

姜柳

摘 要:当代高中生受亚文化环境的影响较大,他们通过各式各样的渠道都能获得新鲜的潮流信息,这让他们既早熟又迷茫。为了提升高中生的音乐审美水平,丰富高中生的音乐情感体验,文章作者将从民族音乐——民歌出发,引领学生,以求提高高中生的音乐核心素养,进一步推动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民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3-0075-02

一、民歌教学的现状

作为一线音乐教师,笔者连续多年对高一学生开展测试并统计,结果显示,开学时能够上台完整演唱一首歌曲的学生少之又少,而能演唱一首中国传统民歌的学生几乎为零!原因很简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教师对民歌演唱不够重视。当然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纵观国际音乐教育成功的例子,民歌普及与发展音乐教育的匈牙利,中小学民歌普及程度远远高于我国的德国和日本,都值得我们学习。

二、民歌教学价值分析

“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对民歌进行清晰透彻的研究。”这是音乐家冼星海所提出的。在高中音乐教材中,民歌所占比重很小,但它却不可忽视。从民歌这个知识点出发,像是树找到了根一样,其是学生掌握民族音乐文化的核心与基础。高中阶段的学生心智已經成熟,但在当下大潮流下,审美趋向于商业性、时尚性、娱乐性,传统文化的储备量较少,自身的音乐素养也有待提高,他们就迫切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对其进行引导,所以从民歌这个核心出发,尤为合适。为什么说民歌教学是高中音乐课堂的核心和基础呢?换句话说,高中音乐课中民歌的教学价值在哪里呢?

(一)民歌可以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

当今的中学生大多数喜爱流行音乐,教师应该用平常心来看待这一现象,而不是一味地禁止。既然学生喜欢,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精选一些将传统民歌风格与现代流行风格结合得较好的歌曲引入音乐课堂,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还可将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同一主题作品有机结合,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避免教材曲目的单一,学生既可以感受不同的音乐,又可以全身心投入音乐中去,然而激发兴趣才是一切学习的开端和前提。

(二)民歌可以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

“民歌直接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故事、社会生活、风土人情、爱情婚姻,是认识和了解这个民族民风民俗的重要途径,是人文教育的重要手段。”我国民族众多、文化各异,想在一堂课内普及所有知识是不现实的,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民歌各方面的素材,在课堂上分享并介绍,这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赏析过程中通过聆听、对比、思考,加之对音乐与地理、历史、文学等学科的综合分析,既可以开阔视野,又可以让知识得以内化。

(三)民歌可以深化学生对音乐核心素养的认知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要将核心素养渗透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于音乐学科来说,课堂仅通过“听”来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素质,是不切实际的。学生要通过聆听、体验、演唱、编创等不同的实践方式认识与体会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所有的环节都离不开学生的真实体验与感知,脱离了学生的感知都是空架子。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在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时,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在设计这些体验时,教师还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太幼稚的不太适合高中阶段的学生,太艺术的高中生无法企及,所以还得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只有恰当才能起到深化的作用,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发现和总结。

(四)民歌可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提升

在民歌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单纯地只教学生听赏,还应该教学生演唱、表演、辨别听赏、讨论异同、进行乐器的演奏以及用专业的术语去鉴赏民歌,促进学生大脑思维和智力发展,这样才能激发他们主动追求高雅美、提升鉴赏和发现美的能力。另外,课堂中拓展环节的时间虽然有限,但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缺一不可。拓展是学生鉴赏音乐后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展开自由的想象,充分发挥想象力对音乐作品进行再创造。教师在课堂中给学生展示作品的时候还要将作品的内在精髓转化为对学生人格、修养和气质的提升,甚至上升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尚品质的养成。总的来说,民歌不但可以促进学生艺术修养提升,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独特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高中音乐鉴赏课中民歌教学的几点思考

教学形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演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落脚点,将理论知识融入直接的演唱体会中,学生才能真正感知和接受。这里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思考。

(一)通过模仿演唱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在高中阶段大多是对流行音乐进行模仿,而对更高水平的民族音乐演唱技能了解甚少,教师以鼓励学生模仿演唱高雅民族歌曲的形式将民族音乐文化融入音乐教学中,可以有效提升高中生的音乐技能。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地域性演唱特点的民族音乐,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模仿演唱,使学生在模仿中不断体会音乐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例如,在讲解山歌时,为了让学生体会使歌声传得更远,感情抒发得更充分,我常常在歌曲开始时,会加一个吆喝性的喊句。教师示范第一句的第一个字“哎,月亮出来……”时,让学生模仿这个吆喝性的喊句,做到喉咙、口腔打开,笑肌提起、气沉丹田,学生大胆尝试与以往不同的唱法,可以感受到山歌的特点。再如学生学唱《刘三姐》对歌片段时,男女分工,模仿刘三姐的动作和故事情节,教师在提升学生的音乐技能的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学唱过程中大胆表演,激发学生的演唱兴趣,深化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丰富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体验。

(二)通过合唱体验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猜你喜欢
音乐鉴赏高中
流动的时间,不确定的艺术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
浅谈优化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路径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