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探讨

2021-08-26 23:53贺志勇
今日财富 2021年22期
关键词:法律法规会计信息环境保护

贺志勇

现阶段,随着国家政策的制定与推行,使得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经济发展,一方面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加剧了市场的竞争力度。部分企业基于經济利益最大化以及保持并进一步改善市场竞争力的考虑,将企业发展重心置于经济发展,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未能采取完善的潜在的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方案以辅助经济发展。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而言,这是对企业发展不利的。因此,为了实现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的共同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企业应该注重完善环境会计信息,及时处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说,环境会计披露内容与披露形式。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健全与环境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企业提供好指导,进而帮助企业提升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综合能力。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然后阐述了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企业经营发展,精准的会计核算是基础。新时期,企业财务会计发展更注重核算、监督以及管理,对会计信息披露提出高要求。基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企业本应做好这方面的披露工作,以推动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适应。但是,基于我国大多数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依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披露内容比较简单,披露形式不够规范,披露目标不够明确,进而不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提升企业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有效性,并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展开深入研究。

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

环境会计,集会计学、经济学和环境学为一体,遵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运用会计核算方法真实、全面的确认、记录、计量和报告环境信息,以反映企业环境活动的资金运动以及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处理方案,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高质量的环境会计信息。之所以要完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考虑:

(一)基于我国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推动了GDP的快速增长。但是,经济发展、GDP增长的背后是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若是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然环境,那么最终会阻碍经济发展。然而,在企业日常经营发展过程中注重发挥环境会计的核算与监督功能,有助于推动企业投入人力与物力去保护环境资源,进而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基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传统的企业发展模式,即高资源消耗型模式,导致资源环境过度开发。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改变了社会大众的消费习惯,即开始关注“绿色消费”。由于企业生产和发展方向取决于消费需求,传统的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合企业发展,应关注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将经济发展带来的利益投入一部分到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中,重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协同上下游企业,从根本上创新企业发展模式。

(三)基于平衡国民生产总值和企业生产成本的需要。据相关统计数据,我国GDP的增加值中,近1/5是以过度消耗环境资源为代价。通过完善企业环境会计确认、记录、计量和报告,能够有效反映环境资源相关的成本、费用,进而客观反映国民生产总值和企业相关成本。

二、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经济发展,使得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形式不断丰富,不再局限于在财务报表中进行披露。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形式有:公司年报、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健康安全环保报告、环境保护公报等。大多数企业主要在报表附注中披露环境信息,未单独设置环境会计的科目来核算。同时,在年报中,企业在财务年报中也未充分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主要集中在如何加强环境管理、如何管控企业环境风险、监事会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见等,并且所披露的信息大多属于非财务信息,而且都属于积极正面信息,很少会对环境污染等负面信息进行披露。

三、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披露内容相对简单

目前,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比较简单且不够全面,主要是披露环境保护的成效、目标以及节能等方面,而对由于企业经营方发展而带来的环境污染等负面信息涉及得相对较少。同时,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阶段,注重定性信息的披露,忽视了定量信息的披露,比如说:大部分企业都未设置会计科目来核算,导致环境会计信息方面的货币性内容比较笼统,未能够体现出环境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不够正规

据相关研究显示,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占比相对较少。部分大型企业占比约为30%—40%,部分高污染企业占比约为50%—80%,部分重污染企业的配套比例仅能够达到 50%-60%,因此,可以看出与各行业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对于非重污染行业来说,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占比更低,基本在19%左右,并且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还有待提升。不仅如此,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随意性相对较强。根据现阶段来看,披露原则主要采用了自愿性和强制性相结合的方式,在强制性制度的要求下,不管是披露内容或者披露格式都会按照相关部门的标准来实施,但是,在自愿方面的披露内容由企业确定,使得企业有选择地进行信息披露,很难收集到企业的真实信息,也不能够做出合理的决策。

(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不够健全

现阶段,证券市场进一步完善,为企业上市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使得上市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多,但是,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滞后,主要表现为披露制度不够健全,有待进一步提升。虽然我国相关部门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提出了强制性的要求,相关企业需要定时向环保部门提交相关的会计报表,但是,大多数信息主要是与国家相关,较少涉及或者不涉及与企业自身以及社会大众相关的信息,因此,这类会计报表的应用价值并不高。另外,关于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具体细则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解决对策

猜你喜欢
法律法规会计信息环境保护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新时期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韩中法律法规翻译研究
韩中法律法规翻译研究
会计信息市场的构建研究
“民间网络反腐热”冷思考
装配式建筑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
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国际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