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过程》中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探究

2021-08-26 05:28张世博
求知导刊 2021年15期
关键词:启示

摘 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的《教育过程》集中体现了结构主义教育思想,是当代教育经典著作之一。文章从研究《教育过程》一书中的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出发,阐述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四个基本内容,从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两个维度分析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生原因,最后从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重要性;知识传授遵循儿童认知发展;强调培养儿童直觉思维;内在动机是促进学生学习的真正动力四个方面论述了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实践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教育过程》;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启示

中图分类号:G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5-0010-02

1960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的《教育过程》一书问世。该书创造性地将认知心理学和结构主义心理学融合在教育之中,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笔者对其进行研读,收获頗多,特写此文,对《教育过程》中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产生原因进行评析,并探讨此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实践的借鉴意义。

一、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 任何教学都要注重学科的基本结构

布鲁纳是重视科目基本结构的第一人,在《教育过程》一书中,他对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认为,任何年龄阶段的人可以被任何教育形式教授任何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布鲁纳在书中强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对学科的知识结构有详细的了解”。他认为,第一,对学科知识基本结构详细了解,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学科。例如,对于历史学科中关于三角贸易的内容,只要抓住 “一个民族为了生存,必须进行贸易”这一基本观念,学生就能够有效掌握“三角贸易”的相关知识。第二,掌握学科基本知识结构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对知识进行记忆并提取。学习普遍的或基本的原理,在于用简化的方式将详细复杂的知识保存在记忆里,并在需要时准确地提取。例如,数学中的公式,英语中的词根记忆法等。第三,对学科知识结构了解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知识迁移。学习基本结构的意义就在于不仅使学生容易理解特定的知识,还能掌握那些适用于其他类似情境的共性知识,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例如,对英语感知力较强的学生,对西班牙语也能够轻松掌握。第四,对学科基本结构详细了解能够促进教学工作顺利进行,难易知识也能够有效衔接。例如,在教授汉字前,通常先教授汉字的字母拼音。

(二)知识的传授要遵循儿童认知的发展规律

布鲁纳就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在《教育过程》中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所有知识都可以用恰当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段的儿童。他强调,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来教授知识。例如,在教授字体时,面对一年级的学生,教师通常先教每个字的语音、语调,而不是教授它的字形结构或字的含义,如若教师在此教学步骤前教授每个字具体的用法,可能会使学生难以接受,无法理解。因此,教师向儿童教授基本概念最重要的一点,是利用概念这一恰当的方式,帮助儿童不断发展思维,但概念的形式和含义必须符合儿童的思维样式,否则,儿童学到的只是呆板的方法,不懂其意义和连贯性。同时,儿童提供适当的挑战能够促进儿童思维发展,这对儿童的学习是相当重要的。例如,数学中欧几里得几何学就是通过直观教学方式和适当的问题,使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掌握几何学的算法和概念,有助于儿童今后深刻地通晓公式和原理。布鲁纳还提出了儿童的学习行为包含三个过程,其实质上是一种由认知失调到逐渐适应、内化,最后到灵活运用知识的过程。在智慧发展和学习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布鲁纳构建了一种符合儿童认知发展的课程——螺旋式课程。即在符合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把学科基本结构作为课程的核心,在编订课程时对知识编排遵循由简单到困难的原则,使下一阶段内容以上一阶段的内容为基础,注重连贯性、反复性和发展性。随着学生年级升高,科目的知识结构也会随着学生年级的变化逐渐详细并完善,科目也如同“螺旋式”的结构进行变化。

(三)培养儿童直觉思维的重要性

布鲁纳注重培养儿童的直觉思维。在他看来,直觉思维就是一种通过内隐的智力操作,以顿悟的形式表现出对问题的正确把握的思维过程。他认为,在教学中培养儿童直接思维非常重要。首先,儿童思维发展水平多数处在具体运算阶段,直觉思维是其重要的思维形式,特别是在自然科学学习方面,直觉思维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知识,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布鲁纳批判学校教育过分重视对自然学科知识的分析和推导,忽视了直觉的价值,不利于儿童思维的发展。其次,直觉思维是分析思维发展的前提和重要基础,正如布鲁纳在书中所述:“我们向学生揭示演绎和证明这种更传统和更正式的方法以前,使其对材料能有直觉的理解,可能是头等重要的。”[1]再次,在儿童学习的过程中,利用直觉思维能够有效而迅速地解决问题,但对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则会十分缓慢。最后,直觉思维良好的儿童面对问题往往能够做出很好的预测,在多种解决办法中选择出最有效的一个。

(四)内在动机是促进儿童学习的真正动力

布鲁纳在书中认为,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兴趣是促进儿童学习的真正动力,即儿童学习的内在动机。布鲁纳批判了奖赏制度,认为奖赏制度作为一种外在动机,容易使儿童的学习变成一种恶性竞争。学习好的儿童会获得更多的机会,并一直保持延续,而那些智力开发较晚,学习不好的孩子,在全面奖赏制度下,全都成为不可避免的受害者。他还强调,奖赏制度对教育环境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布鲁纳认为,儿童学习是一个主动而并非被动的过程,要想儿童主动学习,必须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而这种动机要尽可能地建立在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科目的兴趣上。

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产生的原因

(一)时代背景

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发射成功震惊美国政府。为了和苏联抗衡,美国政府对各个领域全面比较分析后,认为教育方面存在弊端,盛行全美的实用主义教育开始遭到质疑。1958年,美国《国防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美国政府开始对教育领域进行大力扶持,尤其注重扶持基础教育、科学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以及“天才”教育的发展,拉开了教育改革的序幕[2]。1959年,布鲁纳在伍兹霍尔的教育改革会议上首次阐述了结构主义教育思想。会议结束后,他以结构主义教育思想为主导,综合了众多专家的意见,在1960年完成了《教育过程》这一著作。该书呈现了系统完整的结构主义教育思想体系,对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理论基础

1950年,美国认知心理学得到极大的发展。认知心理学注重对人脑内部机制的研究,特别是人的思维、认知等,它认为人的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建构,并不是机械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布鲁纳作为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之一,深受结构主义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影响。他吸收了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教育应符合儿童不同阶段认知的特点,按照儿童各个阶段的认知结构来传授知识。布鲁纳在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结构主义教育观。

三、布鲁纳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教学活动的启示

(一)学生应有效掌握学科基本结构

如前文所述,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知识以及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整个学科的基础,应是明了易懂的,而不是复杂抽象的。教师在教授学科的具体内容之前,要先明确学科的基本结构,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为以后高深理论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内容的编制要与学生的认知发展相适应

布鲁纳认为学生学习的内容应该与其认知发展水平相一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螺旋式”课程。这个观点非常具有借鉴意义。具体到我国教育实践中,即课程内容编排在以学科基本结构为中心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将学科知识体系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顺序编排到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课程之中,并尽可能地使用“学生语言”来呈现课程内容。另外,课程内容的编排要注重连续性、衔接性,下一阶段的编排要以上一阶段为基础,部分难以理解的内容要进行适当的重复,以便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三)加强学生直觉思维的训练

布鲁纳提出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他认为,直觉思维的培养对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的智力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学习自然科学非常有利,并且批判了教学中过分注重发展分析思维的弊端。在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具体方法上面,布鲁纳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猜想,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主张学校评价方式要多元,注重精神的鼓励,而不是单一的奖惩和一味强调考试的重要性。结合布鲁纳培养直觉思维的观点,我国老师尤其是小學和初中教师,课前应要求学生对所学材料进行预习,以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课堂上尽量多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不要苛求学生分析自己的想法,对各种答案都应给予表扬。对于学生的学业评价,教师在考试中尽量缩小事实性知识的考查,增加发散性思维题目的比重。教师要弱化学生依据成绩排名的意识,更多地给予学生口头表扬、关怀关爱等精神鼓励。直觉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内在动机是促进学生学习的真正动力。如前文所述,内在动机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或材料本身感兴趣而产生的动力。按照这一观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安排个性化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自主完成任务,感受战胜困难的成就感,并形成相应的刺激。当学生不断表现出对这种刺激的需要时,教师要适当地提高学习的任务难度,不断强化学生的内在动机,使其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当学生在学业上遭遇挫折时,教师要运用精神激励的方式,如关注点滴进步、时常给予口头鼓励等,帮助其建立自信,重新唤起其学习的欲望。

总之,布鲁纳的《教育过程》完整体现了结构主义教育思想,是教育史上一部经典的著作,不仅对当时美国教育改革产生了巨大影响,对后世教育实践也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该书所阐述的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重要性,知识传授遵循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强调培养儿童直觉思维;内在动机是促进学生学习的真正动力四个基本内容,对我国当前的教育实践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美)杰罗姆·S·布鲁纳.教育过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2]鲜 兰.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及其时代解读[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20(4).

作者简介:张世博(1999— ),男,河南临颍人,本科在读。

猜你喜欢
启示
发达国家现代物流发展的启示
浅谈庄子眼中的“至德之世”
马克思的管理思想对加强中国社会管理的启示
浅析目的论视角下汉语新词英译的特点及启示
国外企业融资主要监测体系、法理依据及启示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