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2021-08-27 05:33许建华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33期
关键词:英语学困生学科教学转化

许建华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众多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中,学习成绩是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关键因素。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遇到困难和障碍,以至于学困生问题尤为严重。结合英语学困生的心理问题,阐述了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以及对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关键词:学科教学;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1)33-0067-02

初中英语学困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是基础差,缺乏学习自信心,在长期的心理暗示叠加效应下形成了习惯性的“失败感”“自卑感”,他们往往自我隔离,表现出课堂与自己无关、无所谓的心态。同时,初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怕被同学嘲笑,被老师批评没面子,存在语言交际恐惧心理。因此,英语教师应从心理角度出发,采取有效教学策略,为学困生解困。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消除自卑、厌学情绪

传统课堂氛围下,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畏惧教师、害怕回答问题、沉默接受现象普遍存在,在英语教学中主要表现为“哑巴英语”“两极分化”“英语恐惧症”“自我隔离”等。英语教师应以生为本,立足差异,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健康的课堂心理氛围,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英语教学有机融合,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为学困生创建有安全感的课堂。

一方面,教师宜多用“Never mind”“Have a try”“Try it again, you can do it well”等鼓励性语言,善用“Good”“Excellent”“Well done”“Clever boy”等赞赏性语言,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将英语动画视频、歌曲、游戏引入英语课堂,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创建轻松的学习情境。同时,从不同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出发,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给予提示,降低语言难度,为学生搭建语言输入输出的支架,让学困生敢试、能试。如人教版新目标英语G8(上)U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Section A第一课时的教学难点是“学会用英语描述制作奶昔、沙拉的过程”。对于农村学生来说,“milk shake”是一种陌生的东西,而对“How do you make?”他们更是没有一点生活经历体验。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搭建语言交际运用支架,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给学生进行心理减负。先用“英语微课”引入“How to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的基本词汇及操作步骤用语,为学生搭建语言输出支架。在此基础上,把blender(搅拌机)、banana 、milk 等实物搬上讲台,来一个现场展示,把“英语课堂”变成“英语厨房”,把“英语知识过程描述”变成“名厨小妙招”,在展示时提供目标语言提示。在轻松的语境下,学困生在兴趣动机的驱动下放下了英语语言学习的心理负担,消除了自卑心理,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达到了语言学习的目的。

二、采用“隐性分层教学”策略,为学困生搭建英语学习信心支架

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差异,积极调试教学方法策略,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信心支架。

(一)立足差异,分层定标,为学困生探索适切的教学模式

为摆脱“传统班级授课制”下学困生怕学、厌学英语的困境,我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教学中立足差异,尝试了“隐性分层教学”。“隐性分层教学”是以“分层”策略将学生分为A(提高层)B(发展层)C(学困层)三个层次,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层次学生区别对待,在“分层定标”,允许学生“分步走”的理念下,让不同層次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实现差异最优发展。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以“隐性”策略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去除“标签”负面效应,做到“分而隐,隐中分”“心中有数”。如在单词教学目标设定上,对英语学习基础比较差的C层学生要求在数量和难度上是相对较少和较简单的。“分层定标”“隐性施教”迎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各层次学生各尽所能,特别是让学困生做到“吃得了”“踮起脚尖够得着”,从而达到面向全体、差异发展的目的。

(二)面向差异,分层施教,为学困生创建有效的发展空间

语言学科中,语言符号的输入和输出之间需要花一定的时间转化生成。因此,英语课堂应该慢下来,教师应该面向全体,给学困生消化、思考和发现的空间,满足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在“隐性分层施教”理念下,我着眼差异,探索满足各层次学生心理需要的有效方法。如在人教版新目标英语G9U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 Section A部分的阅读教学设计中,我利用网络资源,把阅读素材Full Moon,Full Feeling配上动画视频,以“视频直观化”的形式将课文中枯燥的文字转化成语音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各层次学生会根据自身的认知能力进行吸收、思考。在此基础上设计观后分层问,对基础较差的C层学生(学困生)主要采用 Who wanted to steal the medicine?这种表层性问题,而对于基础较好的A层学生则采用What story is the reading about?这种深层次、需要组织语言的问题。在“After Reading”任务中,对基础较差的C层学生要求是完成3a“Put the events in the correct order”理清故事脉络; 而对于基础较好的A层学生则要求在“理清故事脉络”的基础上进行故事复述。

教师对各层次学生分层对待,给高层次学生以挑战,让他们的潜力得以发挥;为学困生创建发展空间,为他们减轻压力,让他们能参与活动、完成任务。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从而达到分层最优发展的目的。

(三)着眼差异,分层评价,为学困生建立积极的评价机制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是学生从感性学习上升到理性学习的阶段。这一阶段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容易出现“怕回答问题出丑”“听不懂干脆不学”“好学生的英语课,自我课堂隔离”等消极现象。在“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我在英语教学中根据“分层定标”理念对学情实行“多元分层评价”,“用不同的尺子量不同的人”,为学困生建立动机激发积极评价机制。如对C层学生(学困生)的形成性评价考虑到活动参与度,而不是英语知识掌握运用;在终结性评价方面侧重学困生的自我纵向发展,而不是英语成绩在班级的排名;在作业完成评价上,我设计了几种难度系数不同的作业供学生选择,让C层学生(学困生)自选、挑战,只要能自主完成,不抄袭、不敷衍,即使选择了容易的,也能得到A级评价;能主动挑战较难、较多的作业,更是能得到A+级评价。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促进学困生的健康发展更是一项艰巨任务。实践表明,立足差异,结合学科特点,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实施隐性分层教学,有利于帮助英语学困生消除自卑心理,树立学习信心,端正学习态度,回归英语课堂,从而为学生差异最优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编辑/刘 芳 终校/卫 虹

猜你喜欢
英语学困生学科教学转化
浅议高中英语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
在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策略与方法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外来务工子女英语学习现状浅析及转化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