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居民电梯安全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2021-08-27 07:34白雪飞王元奎王国红
内蒙古统计 2021年3期
关键词:呼伦贝尔市受访者电梯

○ 文 /白雪飞 王元奎 王国红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统计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与日俱增,电梯已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中频繁使用的特种设备之一,电梯的安全运行与我们的人身安全息息相关。为及时了解呼伦贝尔市广大居民对电梯的安全使用情况,使全市广大居民能够享受到良好舒适的居住和出行环境,呼伦贝尔市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于近日在海拉尔区开展了2021年度居民电梯安全使用情况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基本概况

本次调查采取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CATI)的方式进行。以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包括河东新区城镇居民作为拟定样本总量,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电访调查。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及时了解全市广大居民对本地区电梯安全使用和运行知识等方面内容的掌握情况。调查完成有效样本量2189个,均具有代表性。

二、受访者的基本情况

(一)受访者的行政区划构成情况

在2189份问卷中,海拉尔区1828人,占83.5%;市河东新区361人,占16.5%。

(二)受访者的年龄构成情况

在2189份问卷中,18周岁至25周岁的为14人,占0.6%;26周岁至30周岁的为133人,占6.1%;31周岁至40周岁的为706人,占32.3%;41周岁至50周岁的为529人,占24.2%;50周岁及以上的占794人,占36.3%;其他或不清楚的为13人,占0.5%。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有91.5%的受访者每天使用电梯作为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

调查显示,每天使用电梯作为日常出行交通工具的受访者为2002人,占91.5%,其中,使用电梯频率在0-2次区间范围内的受访者为926人,占42.3%;使用电梯频率在2-6次区间范围内的受访者为755人,占34.5%;使用电梯频率在6-10次区间范围内的受访者为234人,占10.7%;使用电梯频率在10次以上的受访者为87人,占4.0%;回答“其他或不清楚”的受访者有187人,占8.5%。

(二)受访者在住宅小区使用电梯的频率较高

在2189份问卷中,选择使用电梯的主要场所为“住宅楼”的受访者为1093人,占49.9%;选择主要在人员密集场所(包括车站、机场、商场、酒店等)使用电梯的受访者为741人,占33.9%;选择使用电梯的主要场所为“办公楼”的受访者为287人,占13.1%;选择“其他或不清楚”的受访者为68人,占3.1%。

(三)超六成的受访者平时出行时乘坐乘客直梯

调查显示,平时出行时乘坐乘客直梯的受访者为1417人,占64.7%;平时出行时乘坐自动扶梯的受访者为689人,占31.5%;选择“其他或不清楚”的受访者为83人,占3.8%。

(四)有61.4%的受访者留意过自动扶梯紧急停止按钮的具体位置

在2189份问卷中,留意过并且清楚自动扶梯紧急停止按钮具体位置的受访者为1343人,占61.4%;留意过自动扶梯紧急停止按钮的具体位置但不清楚在哪儿的受访者为148人,占6.8%;没留意过自动扶梯紧急停止按钮的具体位置,也不清楚在哪儿的受访者为686人,占31.3%;选择“其他”的受访者为12人,占0.5%。

(五)有59.2%的受访者认为在公共聚集场所乘坐电梯的安全系数比较高

调查显示,认为在公共聚集场所乘坐电梯的安全系数较高的受访者为1295人,占59.2%;认为在公共聚集场所乘坐电梯的安全系数一般的受访者为623人,占28.5%;认为在公共聚集场所乘坐的电梯存在安全隐患的受访者为191人,占8.7%;选择“其他或不清楚”的受访者为80人,占3.6%。

(六)超七成的受访者在乘坐电梯时从未遇到过电梯故障

在2189份问卷中,乘坐电梯时从未遇到过电梯故障的受访者为1562人,占71.4%;乘坐电梯时偶尔遇到过电梯故障的受访者为583人,26.6%;乘坐电梯时经常遇到电梯故障的受访者为34人,占1.6%;选择“其他或不清楚”的受访者为10人,占0.4%。

(七)当乘客乘坐的直梯发生安全故障时,多数受访者能够理智的选择正确的急救措施

调查显示,当乘客乘坐的直梯发生故障时,能够理智的选择拨打电梯内应急电话,联系救援人员,等待救援的受访者为1557人,占71.1%;尝试打开电梯门,想办法自救的受访者为22人,占1.0%;大喊大叫,惊慌失措的受访者为12人,占0.6%;没有经历过电梯发生故障情况的受访者为574人,占26.2%;选择“其他或不清楚”的受访者为24人,占1.1%。

(八)71.9%的受访者在乘坐电梯时关注过电梯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

调查显示,受访者在乘坐电梯时关注过电梯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的为1574人,占71.9%;受访者在乘坐电梯时从未关注过电梯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的为565人,占25.8%;选择“其他或不清楚”的受访者为50人,占2.3%。

(九)受访者普遍认为各部门均需加强电梯安全使用管理

调查显示,受访者普遍认为加强电梯安全使用管理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努力,认为需要维保单位定期维保,检验单位定期检验的受访者为1731人,占79.1%;认为需要相关部门切实加强监管力度的受访者为1641人,占75.0%;认为需要政府部门加强宣传力度的受访者为1361人,占62.2%;认为需要公民提高自身安全意识的受访者为1313人,占60.0%;认为需要从其他方面来加强电梯安全管理的受访者为63人,占2.9%;认为“不清楚”如何加强电梯安全管理的受访者有34人,占1.6%。(此题为多选题,比例相加不等于100%)

(十)有85.2%的受访者对使用的电梯运行质量情况持满意态度

在2189份问卷中,有1864个受访者对使用的电梯运行质量情况表示满意,占85.2%,其中,表示非常满意的受访者为416人,占19.0%。表示比较满意的受访者为1448人,占66.2%;对使用的电梯运行质量情况表示不太满意的受访者为229人,占10.5%;对使用的电梯运行质量情况表示很不满意的受访者为51人,占2.3%;认为不清楚电梯运行质量情况的受访者为45人,占2.0%。

四、存在的问题

(一)在乘坐电梯时,受访者的安全防范意识较淡薄

调查显示,受访者在乘坐电梯时,安全防范意识不高,有待加强。从来没关心和注意过乘坐电梯内张贴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的受访者为998人,占45.6%;注意过,但无所谓,继续坐的受访者为456人,占20.8%;注意过,向物业反映后,继续坐的受访者为420人,占19.2%;注意过,向物业反映后,未贴上合格标志前不再坐的受访者为194人,占8.9%;选择“其他或不清楚”的受访者为121人,占5.5%。

(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了解的受访者仅为13.2%

调查显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了解的受访者仅为13.2%,其中,非常了解的受访者为32人,占1.5%。比较了解的受访者为256人,占11.7%;不了解的受访者为1877人,占85.8%;选择“其他或不清楚”的受访者为24人,占1.0%。

(三)维修保养不及时和电梯质量问题成为电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通过调查显示,受访者认为维保部门维修保养不及时和电梯本身质量问题成为诱发电梯事故的主要原因。认为维修保养不及时的受访者为1529人,占69.8%;认为电梯本身存在质量问题的受访者为1137人,占51.9%;认为政府部门监管不到位的受访者为800人,占36.5%;认为居民自身安全意识不够的受访者为484人,占22.1%;认为其他原因的受访者为118人,占5.4%;认为“不清楚”的受访者为136人,占6.2%。(此题为多选题,比例相加不等于100%)

五、对策与建议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驶入“快车道”,高层建筑与日俱增,电梯的使用率快速提升,电梯在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安全性、可靠性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电梯的采购、日常管理、维护和检验等方面问题,已成为公共安全的新考验和新挑战。

(一)明确电梯使用单位主体责任,确保维修保养工作落实到位,切实把好电梯生产检验质量关

目前,电梯制造维保行业竞争激烈,生产销售渠道不规范,维保质量不达标的问题时有发生,从而导致各类电梯安全事故频发。同时,个别电梯使用责任单位安全意识不高,管理存在漏洞,机制尚未健全等因素,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从源头上规范电梯行业的市场行为已刻不容缓。建议相关部门:

一是提高电梯制造维保行业的准入门槛。加强对电梯制造企业、采购安装及维护保养等方面的资质许可监管,切实提高制造维保行业的准入条件。一方面电梯制造企业要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的要求对电梯进行出厂检验,并建立和完善特种设备检查验收和销售记录制度,做到各类技术资料齐全备查;另一方面督促电梯制造和销售企业对其制造和销售的电梯形成有效的跟踪调查机制,并对其在维护保养和安全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避免电梯事故频发,出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治标不治本的现象。另外,在软硬件要求上,切实提高对从业单位的注册资金、专业技术人员、仪器设备的配备和准入门槛的具体标准要求,同时对安全责任制、维保质量、服务水平方面进行定期评审,从而不断提高电梯从业单位的整体水平。

二是落实电梯维保单位的安全责任,建立维保质量自我声明和公开承诺制度。实行对运营中不能满足质量保障体系条件的电梯维保单位退出机制,依法依规从严查处维保质量未达标准的单位,采取电梯维保诚信机制规范电梯维保行业。完善电梯保险机制,构建电梯使用安全的社会治理体系。

三是明确电梯使用单位主体责任,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法律意识,严格落实日常管理职责。建立健全电梯的管理制度,建立完整的电梯安全技术档案,包括定期与维保单位签订维保合同等。建立完善的电梯应急救援机制,定期举办电梯模拟救援演练,调动维保单位参与救援的积极性,实现专业救援队伍人员力量的均衡分布,进而提高救援工作的时效性。

四是规范对电梯的检测检验程序,依照法规、标准、规程,利用科学的手段对电梯运行安全质量进行实地检测验证。及时对电梯在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予以排查,对频繁发生故障的电梯要及时关停,并对电梯的整体安全性进行客观、合理、公正的评价。制定电梯风险评估机制,为老旧电梯的修理、改造、更新,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五是进一步优化房屋住宅维修基金管理使用办法,简化办理程序、提高办理效率,使维修基金启用更加方便快捷。适时修订完善物业管理办法,在物业管理费中要明确电梯使用维护专项费用的比例,并做到专款专用。

(二)加强电梯使用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部门监管和社会监督的良好舆论氛围

随着呼伦贝尔市居民使用电梯数量的逐年增加,安全使用电梯愈发重要,避免电梯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排除电梯的安全隐患,切实提高广大市民对电梯安全使用知识的知晓率,已势在必行。建议相关部门,一是加强电梯的制度监管和社会监督。定期开展对电梯领域督导检查,贯彻落实国家对于电梯运营的相关法律法规,对电梯的管理、维保、检测等领域的违法违规问题进行处理。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以科学的监管手段,守好安全底线,不断提高电梯安全使用水平。二是加强电梯安全使用方面的知识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以及小区物业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内蒙古自治区电梯安全管理办法》,使广大居民对相关的法律、规章、规定有深入的了解,切实加强公民的自身安全防范意识。通过宣传报道电梯事故的典型案例,激发使用单位以及广大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积极拓宽电梯使用问题的咨询投诉渠道,呼吁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电梯安全监管工作的行列中来。

猜你喜欢
呼伦贝尔市受访者电梯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卡伦敖包清理
丰收会
被困电梯以后
电梯不吃人
被困电梯,我不怕
乘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