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教学高效的三条策略

2021-08-27 02:12梁飞燕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7期
关键词:调动典型细节

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一、教师把写作知识作为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课堂上给学生大量讲解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联想、想象等表现手法,写作课成了写作知识讲解课;二、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习惯于展示名家名篇,通过大量的阅读片段示例来教授学生写作方法与技巧,写作课成了经典示范课。不可否认,这两种安排的初衷是好的,教师期望用写作知识和方法的引领,写作经典片段的示范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但事实上教学效果却并不突出甚至非常低效。实践表明,学生并不能通过一节课上写作知识和经典片段的即时学习,写作能力就有立竿见影的提高。正如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学生只有在写作中学习写作,才能在写作过程中真正锻炼写作能力,教师才能实现作文教学的高效。笔者以写作训练《抓住细节》为例,通过选择有趣的话题,安排层进的活动,渗透有效的方法,聚焦写作过程,逐层推进写作活动,在一节40分钟的作文课中水到渠成地让学生学会细节描写,把细节写得真实、典型、生动,写作能力提升显著。

一、选择有趣的话题

写作教学很容易枯燥,学生往往面对教师的写作要求无话可说,无文可写。这需要教师要善于把普通平常的生活当成写作的材料、写作的源头、写作的动力和写作的灵感,选择有趣的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开展写作训练。在《抓住细节》这课的教学中,笔者选取了我们非常熟悉的“手机”这个话题,开展写作训练,贴近学生生活,使得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具体设计是:首先,教师围绕“手机”的话题,让学生在家庭成员和手机之间填写动词,并进行片段写作训练,例如:爸爸玩手机、妈妈看手机等。时间3分钟;其次,让学生在刚才的片段基础上,写出人物身体多个部位的具体表现。例如:爸爸玩手机时眼睛是怎样的,手是怎样的……时间4分钟;第三,让学生从刚才所写的片段中再选择一个典型细节调动多种感官写一写;最后,让学生在刚才的细节描写中运用“像……”或“想到了……”的句式,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进行润色。整节课教师始终围绕“手机”这个有趣的话题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写作活动中练习抓住细节,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写作热情高涨。整节课轻松幽默,张弛有度,教师和学生都在意犹未尽中不知不觉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

二、安排层进的活动

本节课在以“手机”为写作话题的基础上,笔者注意让学生在不同的写作活动中学会抓住细节,全课共设计四次活动:第一次活动,教师让学生在家庭成员和“手机”之间填写动词,并进行片段写作,例如:爸爸玩手机,这次活动相当于前测,让学生真实呈现写作水平。学生习作如下:

例1:哥哥玩手机——每一天,哥哥都会拿起他的手机玩上两三个小时,不知疲倦。他有时玩游戏,有时看视频。

例2:爷爷玩手机——我的爷爷竟然玩起了手机!这可真是新鲜事儿!我走近去瞧,爷爷正玩得不亦乐乎。他手指灵活,仔细地按着每一个键。他熟练地发送信息。这可真令我大吃一惊。

教学实践表明,大多数学生在这次写作中呈现出来的习作片段只会简单叙述,并不能进行深入的细节描写,个别同学有关注细节的意识,但细节描写仍有提升的空间。在此基础上,笔者安排第二次活动,请学生在刚才的片段基础上,写出人物在玩手机或看手机等过程中身体多个部位的具体表现。例如爸爸玩手机时眼睛是怎样的,或者手是怎样的,脖子是怎样的……学生第二次习作如下:

例3:哥哥玩手机——那次,哥哥拿起手机,打开“爱奇艺”,观看他喜爱的电视剧。他在看电视剧时,眼睛紧盯着屏幕,一动不动,生怕漏掉一个片段,手还做着一些与人物一样的动作,腿晃来晃去,脸上的表情一会儿笑,一会儿悲伤,一会儿显出坚定的神色。看,他现在连连摇头,是不是又看到了令人无奈的剧情。(写了眼睛、手、腿、脸、头五个部位。)

可以看出,学生在以上写作中明显关注了人物身体多个部位的具体表现,这说明和前测相比,在老师指导下学生第二次写作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是不是写作细节越多越好呢?笔者又设计了第三次活动,先给出一个例子“哥哥玩手机”的片段:

哥哥最喜欢用手机和朋友微聊,经常见他背靠着沙发,两腿互相交叉,头枕着靠垫,双眼紧盯着手机屏幕,左手拿着手机,右手手指则在手机屏幕上飞快地移动,时不时发出“嗒嗒嗒”的声音。

例子中写了人物用手机时多个部位的表现,尤其是划线语句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来选择手指的细节写哥哥微聊时的动作熟练。由此,笔者引导学生从所写的片段中再选择一个典型细节调动合适的感官写一写,从而表现人物的特点。学生习作如下:

例4:爸爸看手机——爸爸坐在沙发上,一只手托着手机,另一只手拿着一根点燃的烟,一边看着手机,一边抽着烟吞云吐雾,于是房间到处充满了刺鼻的烟草味和那烟雾缭绕,仿佛是仙界一般奇幻。(调动视觉和嗅覺的感官写出爸爸看手机时烟不离手的特点。)

第三次活动的目的在于告诉学生,细节描写要写好并非面面俱到,细节描写贵在精而不在多。细节描写中学生要善于选择最能反映人物特点的细节来写,通过调动眼耳口鼻手这些感官,可以全方位感知细节,更好地选择细节,写得典型。

调动多种感官选择了典型细节后,如果细节描写的用语生动、简洁,就会让读者在精当的描写中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笔者安排第四次活动则让学生运用“像……”或“想到了……”的句子来润色细节,以求写得生动。

例5:姐姐迫不及待地拿起手机,坐在沙发上,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像是在研究数学题一样认真,嘴里还哼着流行的歌曲,手机在她手里热乎乎的,让我想到了刚出炉的烤红薯。(调动了视觉、听觉和触觉多种感官写出了姐姐玩手机时专注的特点,既用到了“像……”的句子,又用到“想到了……”的句子,语言生动形象。)

由此可见,对人物进行细节描写时,在选择典型细节的基础上,调动生活积累,运用“像……”或“想到了……”的句子进一步润色细节,可以让细节写得更加生动。

以上教学中,笔者通过四次活动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现有写作经验,由浅入深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教学生学会抓住细节,学生进步明显,课堂高效。整节课活动贯穿、环环相扣、梯度分明。

三、渗透有效的方法

本节课中笔者注重在感知训练中教学生抓住细节,在围绕“手机”这个话题开展的教学活动中,第二次活动让学生学会通过感知全方位捕捉细节,写得真實;第三次活动让学生通过全方位感知选择细节,写得典型。可以说,“感知全方位”和“全方位感知”这两个写作活动中的方法指导是写作活动有效开展的保证。

在第二次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人物身体多个部位的具体表现,可以真实呈现出人物的特点。这种捕捉细节的方法叫做感知全方位,感知全方位即观察、了解人的各个部位和表现。运用这种方法捕捉细节可以让细节写得真实。笔者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观察家庭成员在玩手机时身体各部位的表现,捕捉人物细节,方法操作性强,易于实践,和前测相比,学生写作表现进步明显,学生展示出现第一个高潮,教师顺利完成了第一个教学重点——捕捉细节,写得真实。

接下来笔者又教学生在捕捉细节的基础上,运用全方位感知的方法进一步选择细节。全方位感知即调动眼耳口鼻手多种感官去观察、了解人物的典型表现。笔者让学生用这种方法,进一步抓住家庭成员在玩手机时的典型细节,调动多种感官进行描写,从而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捕捉细节相比,学生写作由面到点,能力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出现第二个高潮,教师带领学生顺利突破课堂教学的第二个重点——选择细节,写得典型。可以说,感知训练的引入给了学生很好的抓手,教师通过感知全方位的方法引导学生捕捉细节,写得真实;通过全方位感知的方法引导学生选择细节,写得典型。学生通过练习,写作水平均有明显提升,写作训练真实有效。

综观整节课,笔者选择了一个有趣的“手机”话题,吸引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安排了四次层进的写作活动,提升了学生写作的梯度;渗透了“感知全方位”和“全方位感知”的两个方法,指导了学生写作的方向,从学生习作效果来看,学生由浅入深练习把细节写得真实、典型、生动,整节课既注重传授方法,也注重写作过程,方法贯穿在写作过程之中,学生实现了“在写作中学习写作”,写作高效,很好地落实了七下统编教材单元训练中对学生的写作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明霞,李建国主编.学生为本与高效课堂.[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11:27.

[本文系广州市花都区教育科学规划2019重点课题“初中语文‘一四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编号:HDJYKY2019B003)的成果之一]

梁飞燕,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秀全外国语学校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调动典型细节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多项式求值题的典型解法
调动多方资源 加快成果转化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调动感官,描绘多彩的世界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细节取胜
典型引路 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