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全科阅读课程体系,引导终身学习

2021-08-27 02:28钱伟任锋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7期
关键词:全科交流家长

钱伟 任锋

全科指的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学科,主要包含语言文学类、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综合类这四大门类。全科阅读是覆盖各个学科的阅读工程,不仅包括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而且还包括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科学理念和艺术素质等,要促使学生得到全面成长,让他们养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帮助学生构建全科阅读课程体系,促使他们得到整体融通性成长。

一、推荐系列书目,拓展视野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阅读能力和水平为切入点,结合学生的年级和学情进行分析,帮助他们拟定各个学段的阅读目标,推荐合适的阅读作品,进而构筑全科阅读体系。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制定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提升他们的阅读总量,让他们拓展视野。

教师可以围绕积累和整合、感受和鉴赏、思考和领悟、应用和拓展这几个部分设计全科阅读体系,并选择合适的书目推荐给学生。在“积累和整合”部分,主要提升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语感,提升学习的兴趣。在这个阶段教师主要结合学生的兴趣推荐一些杂志、报纸等,这些作品篇幅较短,内容丰富,有助于他们激发兴趣,更好地积累,如在教授了《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后推荐他们阅读一些医药类的杂志。在“感受和鉴赏”环节,教师可以从课本入手,引导学生展开整本书阅读的活动,促使他们阅读优秀的作品,提升审美赏析水平。如在学习了《林黛玉进贾府》后推荐学生阅读《红楼梦》。在“思考和领悟”环节主要引导学生进行思想碰撞和交流,如在阅读了《哈姆雷特》和《窦娥冤》后引导学生对比中西方的戏剧,说说有什么异同点。“应用和拓展”环节主要考验学生能否在生活和其它领域中运用语文知识展开阅读,如在学习了《喜看稻菽千重浪》后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新闻、传记,又或者阅读一些和生物、植物有关的信息。这样设计更能体现系统性,学生的阅读效果更好。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和其它学科的教师积极联系,了解授课的内容是什么,然后多元整合,帮助学生设定阅读计划。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选项,让他们有自主选择的余地,又或者引导学生自主挑选作品,并和同伴进行交流互动。

二、结合教材文本,比较探究

在构筑全科阅读体系的时候,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情进行推荐,增加他们的阅读量,为他们推荐科学的、适合各个年级的阅读书目。首先可以在课本中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篇目,然后结合其它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类的知识加以引导,促使学生展开主题探究的活动。这样就能促使学生进行比较探究,让他们进入高效的学习情境中。

例如在阅读了《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很多学生对医药类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结合新型肺炎的时代背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选择相关的自然科学类作品展开阅读,如可以先阅读一些和新型肺炎有关的科普类作品,了解新型肺炎是由什么病毒引起的,它的传播原理是什么,如何能有效地防治等。此后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展开更深入地探究,阅读一些相关的论文,了解一下新冠疫苗的研发过程。除了让学生更好地吸收各种科学知识以外,教师还要引导他们了解比较阅读等阅读方法,如可以将科普类的读物和专业论文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一下它们的异同点是什么。学生发现科普类的作品语言更通俗,但是专业类的作品语言更严谨,常常使用具体的数据列表和具体案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所写的角度更专一。这样就将课本中的读物和其它课外知识整合在了一起,有助于学生拓展学习。

若能结合课堂所学的文本,给学生推荐各种其它学科的书目,并引导他们展开自主阅读、小组探究等方面的活动,那么就能营造一个书香环境,让学生读好书,促使积极阅读的风气逐步传承下去。

三、联动家长力量,亲子共进

要想让学生学会阅读,不仅要靠课堂中教师的引导,还要构筑学校、家庭多元结合的阅读情境,促使他们更好地进入到阅读的情境中。教师要积极与学生家长联动,让家长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并积极和孩子一起展开共读活动。此时家长可以将自己对阅读的理解和各学科的知识传授给孩子,这样家长就能成为“全科阅读”的同行者,能让孩子得到全面提升。

在学习《声声慢·寻寻觅觅》后,很多学生都对传统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时教师尝试联系家长力量,和孩子一起展开亲子阅读活动,家长可以选择自己熟悉且孩子也感兴趣的主题,展开阅读活动。例如有的家长对于历史、政治等比较熟悉,那就可以着重选择这方面的古诗词作品,和孩子一起品读讽刺诗,思考作者如何用讽喻的方式表示自己的政治想法。如可以一起阅读《题临安邸》,然后和孩子讨论一下宋朝的历史,孩子感兴趣的话还可以阅读《宋史》中的相關内容,了解一下相关的历史问题。这样就起到了学科融合的效果。又如有的学生对植物有一定的研究,可以和孩子一起诵读《诗经》中的各种作品,然后找出其中的植物名称,结合生物学知识和历史、语言学方面的知识,探究这些植物现在叫什么名字。这样的亲子阅读不仅有趣,而且还起到了多元融合的效果。

不少家长错误地认为学习就是做题、补课,对学生的广泛阅读非但不支持,反而还会百般阻挠,认为孩子是“看闲书”。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积极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让他们认识到广泛阅读的重要性。此外,有的家长很少阅读,在闲暇时间常常看电视、玩手机,甚至打麻将,这样很难给孩子起到榜样作用。教师要联系这部分家长,让他们也加入到亲子共读中,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搭建展示平台,定期交流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提出教师要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读书会,引导学生自编班刊、校刊,利用网络展示读书报告等方式进行交流。教师要构筑线上线下互动交流的学习模式,在线下通过读书沙龙定期交流,在线上则鼓励学生用微信、微博实时交流,在论坛提出阅读中的各种问题,上传自己创作的作品等。这样就能优化阅读效果。

在学习了《林黛玉进贾府》后教师组织学生展开整本书阅读,围绕《红楼梦》展开赏读,并给他们搭建平台,引导其上传阅读笔记,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在此过程中,教师积极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良好的阅读方法,如有的学生没有掌握批注阅读的方法,教师就可以组织他们展开定期交流活动,引导其展开探讨,各自说说自己的批注方法。学生发现有的同伴标注十分简单,只是标注出了自己感兴趣的词句,所用的符号也比较简单,只是使用了波浪线、横线等,而有的学生使用的符号却比较复杂,而且还加入了各种文字,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在交流互动中,学生得到启迪,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他们就会优化自己的读书笔记,在展示中呈现出更高水平的作品。

在搭建展示平台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定期交流的活动,结合课本的内容设计每次讨论的主题,然后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在定期交流中提交阅读成果。这样也能更好地展开评价,能对学生起到激发的作用。

五、加强过程督促,形成习惯

要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教师还要注意采用多种措施,进行阅读评价,监督他们的阅读过程,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采用过程督促型评价,引导学生记录阅读档案,展现读书笔记。此时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批注、整理方法,让他们提升阅读效果。

在学习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水浒传》,并尝试将历史、政治等相关的人文学科整合进来,采用对比阅读的方式,了解宋朝的历史状况,探究《水浒传》中的各个人物在真实历史中是否有原型人物。这样的主题探究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要加强对他们的监督,了解他们是否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如有的学生虽然找到了相关的史料,但是却不知道如何整合信息,也不知道如何对比分析,此时教师就要加以引导,让学生从历史人物和小说人物形象、社会背景在小说中的展现等各种不同的角度入手展开对比。最后教师还要监督他们的自主创作,让他们积极将自己的个性化想法写入读书笔记中,和大家共享。

教师除了要关注学生的阅读过程以外,还要适当地给他们一定的奖励和激励。例如可以评选班级“读书之星”,树立模范榜样,让其介绍自己的阅读经验,让其他同学加以模仿借鉴。又或者可以评选“书香家庭”,这样能对家長也起到激励,让他们更支持学校的工作。在全科阅读中,若能展开分层、分级的多元化评价,则能促使学生更好地探索实践。

在构筑全科阅读课程的时候,教师不仅要给学生呈现出精选的阅读书目,并构筑家校合一、多元评价的课程体系。这样能促使学生全面成长,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本文是淄博市“普通高中全科阅读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实施”(课题编号2020ZJZX008)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钱伟,任锋,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全科交流家长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家长请吃药Ⅱ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