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疑问,推进整本书阅读

2021-08-27 02:12田飞虎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7期
关键词:祥子虎妞烟酒

整本书阅读是当今教学的热点更是难点。整本书阅读根据阅读的不同阶段不同的特点建构不同的课型,能较好地提高阅读效益。我们根据“精致教学”的“教学主题精炼深刻、教学内容精当合理、教学方法精巧有效”三个维度为指导,对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型以读为主线分为导读课、研读课、享读课、温读课四种课型,以对整本书阅读进行目的化、结构化、序列化的阶梯阅读能力训练。

研读,即钻研阅读,是一种以获得较全面的知识为目的的深入性阅读。研读课,它是推进学生深化整本书阅读的重要环节,是“深度学习”的必由之路。

阅读不总是愉快的旅程,很多时候是枯燥甚至乏味的。因此,在深化整本書阅读的指导中,针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设计富有挑战的、有趣味的阅读任务和问题,找到学生的兴趣点,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推进深度阅读的好方法。这个兴趣点不光要有趣,还要能触发学生的思维点,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从而促进学生反复阅读,深入思考。

一、阅读中的关节点与切入点

在阅读中,要善于抓住情节的关节点,找到好的切入点,让人物在“浪尖”上展示他的内心活动,突显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变化。这样的问题能够引人入胜,曲径通幽。比如,分析祥子的形象:祥子从什么时候开始吸烟喝酒?请找出描写祥子吸烟喝酒的相关情节,并分析其原因和揭示的意义。

这个问题问得看似比较刁钻,但并不“过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烟酒往往不分,多是用来消愁解闷的东西,“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底层老百姓更是这样,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往往用烟酒作伴,舒缓生活的压力和心中的不快,更多时候烟酒甚至变成了一些人穷困潦倒时的精神鸦片。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找到了相关情节,共有十处描写祥子抽烟喝酒:第一次喝酒是在怒辞杨家后,晚上郁闷回到人和厂时被虎妞引诱喝醉并失身;第一次吸烟是被孙侦探敲诈躲到王家,车夫老程给了他一支“别野”烟“放在唇间吧唧着”,直到“把一支烟烧完”。

其它几处写祥子吸烟喝酒的描写:

第一处,虎妞找到曹家说她“有啦”。祥子心如乱麻,在痛苦、纠结中“摸住酒碗,吞了一大口”。

第二处,虎妞死后,祥子想到自己买车的“三起三落”,“泪被怒火截住,他狠狠的吸那支烟,越不爱吸偏要吸,把烟吸完”;小福子帮他收拾好东西并表示了想和他过的意思,在矛盾中“坐在炕沿上,又掏出支‘黄狮子来”。

第三处,虎妞死后“依旧去拉车”。“烟卷可是已吸上了瘾”,还“绕着圈儿递给大家”,此时也开始陪着车夫们喝酒,但“不多喝”。

第四处,给夏先生拉包月,发现夏太太“像虎妞那样可怕”,勾起对虎妞的怨恨,“吸着‘黄狮子”责骂。

第五处,被夏太太撩拨,想入非非,痛责自己“是坏人”,“一气不知道吸了多少根‘黄狮子”。

第六处,与夏太太苟且染病离开,病后“似乎变成另一个人”,“嘴唇间叼着支烟卷,有时候把半截烟放在耳朵上夹着”,“吊儿郎当”的,但此时他还“不甘心就这么遛下去”,“很想把未吸完的半盒‘黄狮子扔掉,从此烟酒不动,咬上呀攒钱”,然而“及至见了朋友们,他照旧吸着烟,有机会也喝点酒”。

第七处,再次见到刘四。此时,祥子已经变成“头等的‘刺儿头”,成天“无精打采的慢慢的晃,嘴中叼着半根烟卷”。刘四得知虎妞的死很痛苦,他觉得“战胜了刘四”,心里痛快,也曾“不想再吸,从此烟酒不动”,决心“重打鼓另开张”。

第八处,寻找小福子未果。“烟酒又成了他的朋友”;再后来得知小福子吊死,于是“变成了走兽”,“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溃烂,预备着到乱死岗子去”;“一天到晚老闭着口,口似乎专为吃饭喝茶与吸烟预备的”,有钱“马上变成了烟酒”;帮人打旗,“嘴里叼着烟卷”;没钱买烟,就“留神在地上找有没有值得拾起来的烟头儿”。

祥子是从破败的农村出来的,他善良、单纯、勤奋、有追求,对生活有着骆驼般的积极和坚韧精神,梦想买上一辆属于自己的车,梦想过上温馨安定的日子,不贪不占,不懒不馋,也没有其他老车夫的不良习惯,“不吃烟,不喝酒,不赌钱,没有任何嗜好”。但那个社会像穷人的“天罗地网”,谁也难逃痛苦失败的命运。我们可以看到,祥子的抽烟喝酒都是在他失落痛苦的时候发生的。第一次花三年心血换来的洋车被军阀乱兵抢走,他尚能扛住打击,挺了过来,他想到丢车的痛,也曾想到烟、酒,“可是,他还是不敢去动它们”,因为他还抱着希望。不久被孙侦探诈去了他冒死卖掉三匹骆驼的30块大洋和辛苦集攥下来的积蓄,这让他非常痛苦,才第一次接了车夫老程递过来的烟抽起来。那时的祥子对生活还是抱有很大希望,或许可以不再吸烟。虽然虎妞像梦魇一般缠着他,让他欲罢不能,几次抽烟喝酒,但直到虎妞死时还没有上瘾。然而虎妞死后祥子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烟卷可是已吸上了瘾”,开始陪着车夫们喝酒,生活的打击让祥子开始麻木,此时还有所克制“不多喝”,说明祥子对生活还在报一线希望。接着被夏太太勾引染病,寻小福子未果,生活中一个比一个严厉的打击接踵而至,祥子开始烟酒不分了,并一次比一次严重,直至得知小福子吊死,心中的希望彻底破灭,祥子再无生活的意义,成为行尸走肉,靠在地上寻找烟头,彻底堕落。

抽烟喝酒是祥子由“人”变“兽”(鬼)的标志,是祥子的命运遭到不断打击的结果。是残酷的现实一点点把祥子人性中美好的东西撕去,一步步将祥子推向堕落的深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与黑暗。

二、人物还原法,设计人性化的问题

人性化设计是在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时,撇开既定的条条框框限制,从正常人真实情感生活的喜怒哀乐入手,对人物进行客观、深入的剖析。比如,分析虎妞形象:她对祥子是真情实感吗?请结合相关情节谈谈虎妞的爱情观。

虎妞对祥子的爱很大程度上是真心的。虎妞是被金钱至上而又自私的父亲耽误了青春和爱情的女子。刘四从自私的利益出发,完全不顾虎妞的感受,只是想着虎妞“是那么有用,他实在不愿她出嫁”,加之虎妞长得又丑,所以一拖再拖。但人人都有渴望爱情的权利,她不愿意一辈子不嫁,她是一个健全的人,她需要男人,渴望爱情。这是一。

第二,祥子值得她去爱、去追求。祥子除了是一个“拉车的”地位低,其它各方面都很好。他身体高大,有的是力气,又年轻,才二十多岁,比虎妞小得多,做事勤快,为人性格好,温顺听话,“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所以,虎妞才有“下嫁”的决心,主动找到曹宅把祥子存在刘四处的钱凑成整数还给祥子,不惜与父亲决裂,放弃父亲的遗产,自己租房子、办嫁衣、雇轿子嫁给祥子。

第三,她对祥子有着女性的温柔,体现出人性上美的一面。祥子拉车辛苦,收车后“一把将他扯过去,好像老嫂子疼爱小叔子那样”,这是她真心关心祥子的自然流露。祥子丢车后回到车厂,虎妞仿佛招待个好朋友似的招呼祥子吃飯,使祥子感觉到一点说不出来的亲热,几乎落下泪来。嫁给祥子后,为祥子做饭、理家,“变法儿给他作些新鲜的东西吃”,让祥子有了“家”的感觉。祥子几次患病,虎妞的焦虑不堪,两个来月,求神问药,倾其所有盼望祥子早日康复。祥子为买上车而拼命干活以致肝火盛,气不顺,对虎妞的好言劝慰不领情,反而出言冲撞,但虎妞却是一百一的客气,不愠不火……这些对于一个从小出身在富裕人家的大小姐来说,是很不容易的。虽然婚后没能完全改掉富家小姐好吃懒惰的恶习,可她是真心实意地跟着祥子过日子。

当然,虎妞的爱情观本质上是利己自私的。

首先,她是耍心机把祥子追到手的。她觉得祥子“是理想的人:老实,勤俭,壮实;以她这个摸样年纪说,实在不易再得这个这样的宝贝”。在祥子对她的关心表现出了冷淡后,她一改原来的习惯“并没有骂上半天的街”而是“一百一的客气,爱护”。这是前期的“感情投资”。当祥子不上钩时,她就弄红唇烈焰骗取了祥子的身体,想借此拴住祥子。当祥子决心和她一刀两断时,她使出了必杀技——用假怀孕胁迫祥子与她结婚。于是,祥子被拴牢了——“像掉在个陷阱里,手脚而且全被夹子夹住,决没法儿跑”,“只感到她撒的是绝户网,连个寸大的小鱼也逃不出去”。

其次,她是以占有祥子为目的。她和祥子结婚后,就摆出了利害关系,“你娶老婆,可是我花的钱,你没往外掏一个小钱。想想吧,咱俩是谁听谁的”。她把祥子当做满足她淫欲的工具,“不许他去拉车,而每天好菜好饭的养着他,正好像养肥了牛好往外挤牛奶”。她对祥子的反抗,采取“松一把,紧一把”的办法,“叫他老逃不出她的手心儿去”,让祥子“成了家便没有了自由”。她利用其原先雇主的权威和现在在金钱上的优势,压迫祥子,满足自己的一切需求。

虎妞的爱情观很大程度上是由当时的社会环境和阶级地位决定的。她的父亲刘四是一个金钱至上的封建小业主,他一切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宁愿牺牲女儿的婚姻前途,这种利己观影响着虎妞。虎妞帮助刘四操持着人和厂,她是上层社会的领导者,她拥有上层社会的作乐享福,同样也与上层社会一样拥有本质的自私与贪婪。

三、从辩证角度,全面分析人物形象

辩证分析人物形象,是文学鉴赏的一个重要方法,有利于学生提高认识水平,培养创新能力。人物的性格是复杂的,具有多重性,他们复杂的特点需要我们全方位、多角度分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通过现象看到本质,从外观看到内心,而不能用一种或褒或贬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是英雄,就“高、大、全”;是坏人,就十恶不赦。

如,分析刘四老爷形象:刘四七十大寿生日宴发火的原因是什么?这对人物命运的变化有什么影响?请结合全文辩证分析刘四老爷的形象。

刘四生日宴是故事情节的又一个关节点。这次生日宴,让刘四很失望,甚至很伤心。本来办得很风光,但热闹过后是凄凉。“看着女客们携来的小孩子们,他又羡慕,又嫉妒”,“没有人继续自己的事业”,一切都是“白饶”,“忽然感到自家的孤独”。再看到虎妞对祥子的暧昧态度,“看她的眼,老跟着他”,“就更觉得凄凉难过”,他怕虎妞嫁给了祥子,从而使祥子继承了他的家产,“教个乡下脑袋连女儿带产业全搬了走”“没那个便宜的事”!他隆重地举办自己的七十大寿,满以为平时帮了那么多人,别人也会像他一样回报,送来厚厚的礼物,没成想,只收到“二十来块礼金”,连饭钱都不够,让他感到社会的冷漠和人心的冷酷——他的火终于引爆了!把怒气撒向虎妞和祥子,致使虎妞设计的“好局”(让刘四承认接受祥子的婚姻)被搅黄了。

这次生日宴是祥子、虎妞和刘四命运的转折点,预示着人物命运的悲剧结局。

毫无疑问,刘四老爷是一个反面形象,是一个典型的剥削阶级人物。他霸道残忍,自私自利。开赌场、买卖人口,为发财不择手段;让虎妞帮助管理车厂赚钱,不惜牺牲自己女儿的青春;看不起祥子,与女儿决裂,断绝女儿关系,“一个子儿不给”等。但我们深入挖掘后发现刘四也曾经是条汉子,有正义感有自尊心,对人很仗义。

年青时候当过库兵,设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账,他所做的这些事,显示出他年青时候的本领与资格——力气、心路、手段、交际、名号等等,所以说,不能算叱咤风云,也绝非是个小角色。“跪上铁索,刘四没皱一皱眉头,没说过一句饶命”,看得出刘四爷年轻时是条“硬汉”。有见识,有能力,到了民国,他“看出地面上的英雄已成过去的事”,再混迹江湖没好果子吃,转行开了人和车厂;父女俩把人和车厂“治理得铁筒一般”,“成了洋车届的权威”“刘家父女的办法常常在车夫与车主的口上,如读书人的引经据典”,说明他有能力。

有同情心,爱家人爱穷哥们儿,“大家若是有个急事急病,只须告诉他一声,他不含糊,水里火里他都热心的帮忙”,“讲面子,叫字号,决不一面儿黑”。由于女儿中年还未出嫁,觉着对不起她,平日里也挺让着她,虽然快七十了,但身体“棒之呢”,并没有像有钱人“娶个小媳妇”,由此可以看出对女儿还是很关爱的。

是封建的思想使他忘记了亲情,葬送了女儿的“幸福”生活,最后连女儿的坟也不知道在哪儿,当他醒悟过来是已为时过晚。

当然,以上三个方面在问题设计时不是孤立的,可以综合起来运用。问题的设计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

参考文献:

[1]老舍.骆驼祥子[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8.8.

[2]初中语文教与学[J],北京,2020.03.

[3]语文教学通讯[J],山西,2020.5B.

[本文为湛江市中小学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精致教学”的整本书阅读课型探究》(课题批准号2019ZJYB095)成果之一]

田飞虎,广东省湛江二中港城中学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

猜你喜欢
祥子虎妞烟酒
可爱的虎妞
虎仔和虎妞
3.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 第一课时
中秋的月
我家的虎妞
骆驼“祥子”在唐朝的一天
中外烟酒茶杂志《问道·中国茶》专刊各地读者俱乐部
《中外烟酒茶》各地读者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