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语文课堂更加有语文味

2021-08-27 02:36苏秋娥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7期
关键词:赏析语文课堂初中语文

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以外,还要让语文课堂更加具有语文味,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深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进步。就目前来看,一部分语文教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只顾着教给学生如何获取更高分数的方法,导致课堂规范化且固定化,语文课堂丧失了语文味。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需要采取多样的方法来进一步加深课堂上的语文味。

一、什么是语文味

所谓语文味,是指教师利用多样且带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以语言教学为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建立相融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能力,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一同进步,打造有美感的语文课堂[1]。

二、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语文课堂中试题化严重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课堂上的试题训练占据了比较多的时间,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而选择了过于单一且传统的方式,让学生写试卷,之后再由教师讲解试卷,这种方法不仅不利于学生产生对于学习的兴趣,还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甚至有的教师忽略了语文教学的宗旨,只为了获取学生家长的信任,明确的展示出了自己的教学环节,从练习,考试再到讲解试题,一步步的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方式严重阻碍了课堂上语文味的产生,丧失了课堂原本多样的功能,导致了课堂的枯燥乏味[2]。

2.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跨度较大

在初中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内容跨度过大的问题。教师为了有效实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创新,加入了更多的内容,帮助学生开阔了视野,掌握了更多的延伸内容。但是教师的这种行为也随之带来了一些问题,首先是由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过多且跨度较大,导致学生对于所学的内容掌握的比较浅薄,很难真正理解其含义;其次是教学内容的增多要求学生的思维长期处于集中状态,学生很容易对学习产生疲劳感,这样一来,不仅教师的教学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课堂上的语文味也越来越弱了。

三、让语文课堂更加有语文味的对策

(一)把朗读贯穿语文课堂中

把朗读贯穿于整个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是提高课堂语文味的一种十分有效的策略。学生可以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加深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产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认识到语言的魅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让课堂更加具有语文味。教师可以把朗读分为三个阶段,诵读,默读和有感情的阅读,诵读要求学生读的流利并正确,学生通过诵读能够很容易的表达出自己在文章中獲得的体会;而默读则是要求学生在读的时候带有一定的思考,联系上下文,产生新的感悟和理解;对于有感情的阅读来说,学生的感情通过阅读获得了升华,课堂上的语文味更浓了。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教师在进行《社戏》这一课的教学时,就可以先让学生对文章进行诵读,流利的诵读完毕后说出文章中主要描写了哪几件事儿,在学生对文章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教师再让学生进行默读,同时思考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文章中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第二个是这些表达方式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在默读完毕后,教师再与学生一起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感悟到文章中更深一层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最后,教师再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阅读,对自身的感情进行升华。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教师的教学效果还获得了保障,课堂上的语文味也越来越浓厚了[3]。

(二)让学生进行语句的赏析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让学生进行文章中语句的赏析也是增加课堂上语文味的有效策略。通过文章中语句的赏析,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并掌握所学的内容,产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实现自身多方面能力的进步,同时,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也在这种方式中获得了统一,课堂上更有语文味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让学生进行赏析时要多加引导,保证学生的思维逻辑是正确的,防止赏析时出现错误。教师还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性,让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帮助学生感受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丰富内涵,在赏析中掌握人文情感,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增强课堂上的语文味。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教师在进行《桃花源记》这一课的教学时,就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文章中语句的赏析,教师可以先对学生提出问题:你最喜欢的句子是哪一句,为什么?学生根据这个问题可以尽情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意见,对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在学生表达完毕后,教师则需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带领学生进行更深一层的理解,让学生掌握文章中作者所运用的一系列写作方法,帮助学生获得启发,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学生会从文章的赏析中认识到语言的魅力,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让课堂的语文味增强。由此可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采取让学生进行文章中语句的赏析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让语文课变得更有滋味。

(三)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

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为了让课堂更具有语文味,首先要采取多样且灵活的教学方式,?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所学的内容,在保证教师教学效果的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初中语文教材中内容比较复杂,涉及了很多方面的知识,所以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教学,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比如说教师在进行比较难懂的文章教学时,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把学生平均分成几个小组,一起对所学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学生在不断的交流与沟通中会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同时学会团结协作的精神,促进自身思维的发展,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实现自身更大的进步。假如教师进行教学的内容是比较枯燥的,那么教师则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通过电子屏幕为学生展示所要学习内容的相关视频,或是播放相关的音频,以此来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让学生的抽象思维更加立体,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加了解所学的内容,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由此可见,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师生的关系更为和睦,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也会获得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与质量也有了一定的保障,同时课堂也更加具有语文味了。

(四)读写一体,帮助学生领悟语文味

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读写一体的教学方式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领悟语文味,提升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让课堂上的语文味更加浓厚。?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从文章的阅读学习中掌握有关写作的技巧与方法,让学生在养成良好的素养的同时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推动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教师可以在进行文章的教学时,让学生先阅读文章,然后找到自己喜欢的句子做好摘抄,为日后的写作提供一定的积累;在学习完文章之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做一些仿写,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加深对于文章的认识,这样把语言得以运用,情感得到表达,语文味自然而然就出现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知识的迁移,更好的把读写融合为一体,帮助学生领悟语文味。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教师在进行《壶口瀑布》这一课的教学时,就可以运用读写结合的方式,先让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掌握其内容,之后再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并阐明理由,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写游记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语言的魅力,实现自身的发展,领悟语文味。由此可见,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读写一体的方式可以让课堂更具语文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素养,在轻松愉快的师生氛围下取得进步。

根据实践探索,我们可以认识到更多让课堂更加具有语文味的有效策略,这样不仅让学生更好理解了所学的内容,还保证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语文素养,提升了自身的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倩倩.新课标下高中作文辩证思维训练策略[J].学语文,2020(06):65-66.

[2]沈建芳.高中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考试周刊,2020(85):43-44.

[3]苟伟.论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策略[J].科技资讯,2020,18(28):137-139.

苏秋娥,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第二十二初级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赏析语文课堂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