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潼关路”

2021-08-27 09:17文杉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苦难百姓现实

文杉

摘 要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借潼关路上的真实景象,联想到在这条路上的历代王朝的更迭,从而揭示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即不管王朝兴盛还是衰亡,受苦受难的永远是百姓,在这样的真理中传达了作者对生活在苦难中的百姓们的同情。

关键词 潼关路;现实;历史;百姓;苦难

张养浩,元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元明宗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已闲居在家多年的张养浩临危受命,“特拜陕西行台中丞”,奉命进陕赈灾。在西行救灾途中,有感而发,作了九首怀古散曲,分别是《未央怀古》《咸阳怀古》《骊山怀古》(二首)《沔池怀古》(二首)《潼关怀古》《洛阳怀古》《北邙山怀古》,其曲调均为《山坡羊》。这九首散曲依据不同地域,书写了古今时空之变,反映出了张养浩在特定时期的人生感悟。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此曲乃作者途经潼关有感而发,借潼关路上的景色联想到古时的秦汉宫阙,又转至历代王朝的兴衰感喟,字里行间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

一、何谓“潼关路”

“路”之一字,在古汉语中有着不同的解释,如“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中是道路,“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中是途径、门路,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烽火扬州路”则是指宋元时的行政区域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路”有着道路、路程、途径、地区等意思。对于“路”的词意,要放在不同的语境下去理解。

《潼关怀古》一开头就提到了“山河表里潼关路”,针对于“路”,诸多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史继云认为原文是“山河表里潼关城”,因为“城”字不押韵而将其改为“路”,并不是指作者真的在某条“路”上,张丛林将其解释为宋元时代的行政区划,元时相当于现在的地区(市),“潼关路”也就是指潼关一带的地方。从本曲的创作背景来看,这是张养浩在西行救灾路过潼关时的有感而作,记录的是在潼关这个地方的所见所闻所感,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着的,因此这里的“路”不能只是简单地将其看作是为押韵所用,而要看到它的实指意义,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它是地区,狭义则指道路。因此,“潼关路”既指潼关这个地区,更是指潼关这条自古以来都意义重大的道路。张养浩在潼关路上看到了现实的风景,并循着这条路追溯到了遥远的秦汉。

二、张养浩所看到的潼关路

潼关位于关中平原,《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潼关地势险要,呈狭长状,北临黄河,南靠华山,西望长安,东有洛阳,易守难攻,不仅是长安的屏障,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那张养浩在潼关这条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风景呢?

1.潼关路上的自然景观

张养浩在《潼关怀古》里写到“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何谓“山”,何谓“河”,又何谓“山河表里”。据潼关的地理位置来看,它紧挨着华山和黄河,“表里”一词指出了华山和黄河的内外位置关系,华山黄河互为表里,共同守护着潼关。提到华山,人们想到的是高耸险峻,黄河则是波涛汹涌,张养浩站在潼关路上,看到的华山和黄河又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呢?

华丽壮美的山河景色是很難用文字彻底描绘出来的,张养浩也意识到了这点,只用一句“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就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宏伟磅礴的山河图。“峰峦”描写的是华山,“波涛”是指黄河,但张养浩不只是简单地描写山河的险要,而是将山河赋予了情感,使其笔下的华山和黄河有了人味,这种味道主要体现在“怒”和“聚”两个字上。“聚”是聚集,在潼关聚集的不是人,是陡峭险峻的华山群峰;“怒”是愤怒,黄河水愤怒地击打着潼关,显示出了汹涌无比的气势。一“聚”一“怒”,张养浩用极简约的笔调勾画出了一幅伟丽的山河图,重峦叠嶂的华山和如万马奔腾的黄河互为表里,更显出了潼关路地势之雄浑险峻。

读者在这样壮观非凡的自然景色中,也感受到了山水的有情。华山“聚”在潼关路,因其地势险要而成为长安的屏障,也就庇佑了一方百姓。但就是这样一个易守难攻、临近都城的地方,百姓们却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张养浩看到了这条路上的民不聊生,此时此刻的黄河水似乎也沾染了作者的心情:不忍心看到饥民的惨状,也愤怒于当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

2.潼关路上的人文景观

《元史·张养浩传》记载“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张养浩)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道经华山,祷雨于岳祠,泣拜不能起。……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天灾人祸是无法预料的,带给百姓的痛苦也是极其惨重的。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旱灾中,粮食欠收,关中的老百姓们没有吃的,为了苟活下去不得不互相抢夺食物,凡是能吃进嘴的东西都不会放过,更有杀掉自己的孩子去救活母亲的现象,易子而食是多么残忍的选择啊!张养浩作为朝廷钦派的赈灾官员,踏上了这块受灾深重的土地,看到了在这条路上艰难生活着的百姓们,不禁潸然泪下,感慨万千。

自然灾害是百姓受苦的根源,但不是唯一来源。自古以来,当朝统治阶级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百姓们生活的质量。张养浩生于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卒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短短六十年的时光元朝就更换了八位皇帝。统治者的频换更替使得百姓生活不稳,统治阶级的腐败又进一步加深了百姓们的痛苦。正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居于高位且只关心自身利益的人是无法切身体会到底层百姓的苦难的,张养浩亲涉宦海,深知当朝统治的腐败,他不愿同流合污,毅然辞官归隐。可他就算远离庙堂,也心系百姓,哪怕统治阶级再粉饰美化,也掩盖不了百姓处于水深火热的现实,每换一位统治者,其政治经济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会直接体现在百姓身上,如徭役赋税变重、战争变多等。当时元朝的朝局是崩坏的,政治是黑暗无比的,百姓在统治者眼中不过蝼蚁,没有多少人关心他们的实际生存情况,反而沉浸在和平安定的假象中。时年六十的张养浩,面对朽坏的政治与残酷的现实,不禁发出了沉重的感慨:百姓所受苦难的根源远不止自然灾害,更为重要的是来自当时的统治阶级,统治者使得当时百姓的生存面临严重的威胁,横行的天灾又进一步加深了百姓的灾难。

在巍峨险峻的华山和汹涌愤怒的黄河水的见证下,在目睹了当地百姓生活的惨状后,张养浩站在潼关这个有着多年历史的道路上,清醒地意识到了虚伪残酷的统治阶级和处于苦难状态的百姓是永远对立的,也是亘古存在着的。

三、张养浩所想到的潼关路

潼关路因其地理位置重要,承担着关隘的功能,历来都是与政治军事紧密相关,也就见证了这一路的历史演变。张养浩在看到这样一场天灾人祸后,思绪不断飘远,飘向了那遥远的秦汉。

他站在潼关路上,向西望去,望向长安,潼关是长安的屏障,而长安是多代王朝的古都,有着极其显赫的历史地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此建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阿房宫,一时间威风凛凛,好不霸气。可仅短短十五年,欲传基业于万世的大秦帝国就被农民起义的怒火给淹没了,而那富丽堂皇的阿房宫也在一把火中消失了,正所谓“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秦后同样定都长安的西汉,经过“文景之治”后达到极盛状态,哪怕后来汉武帝励精图治、开拓疆土所向无敌,百年后也照样灭亡于烽烟战乱中。更不用说后来有着“万国来朝”的大唐盛世,在经历安史之乱后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到张养浩所处的元代,长安已历经了秦、西汉、隋、唐等多个政权,这些王朝有过不可一世的辉煌,却终究逃不过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命运,所以他“望西都,意踌躇”。潼关路是一个见证者,它见证了一个个王朝的兴衰,现在也见证着这条路上的天灾人祸。潼关这个时候不仅仅是条现实中的道路了,更是一条由古至今的历史之路。

张养浩说“伤心秦汉经行处”,这条自秦汉以来反复征战的这条路是充满灾难的,更是令人伤心的。为什么要单单提到秦汉,是因为秦汉在这里有着特殊的意味,它们不仅均在长安这个地方建都,而且还代表着王朝政权的更替。在这样一个秦汉经行的特殊地方,以往的繁华都消失了,现在能看见的就只有“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万般富贵都化成了一抔黄土,张养浩所剩下的只有“伤心”而已。古代的封建社会是由一个个王朝更迭组成的,这是历史的发展规律,但是张养浩洞察了每一个封建王朝的兴衰荣辱的背后,受苦受难的都是老百姓,当王朝兴起时,必然大兴土木,赋税加重,老百姓就是封建统治阶级剥削的直接对象。而一个王朝要覆灭时,战乱频发,老百姓们面临的是流离失所,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潼关路上的山水是那样的奇特险峻,它们同时光一起目睹了朝代的更迭,也跟张养浩一起怜悯饱受饥荒折磨的百姓,恼怒腐败无能的当朝统治者。

当张养浩看到百姓因旱灾而“饥民相食”“杀子以奉母”后,他从自然灾害对百姓造成的苦难联想到封建王朝的更替给百姓生活带来的毁坏。古往今来,老百姓用自己的苦难和鲜血造就了每一个王座,那些在历史上曾兴盛无比的王朝和代表着繁盛的宫阙也都化作了一抔黄土,但他们带给百姓们的苦难是无法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張养浩的“伤心”,不仅是为逝去的繁华伤心,更是为在这繁华衰败下备受苦难的百姓伤心。

张养浩由景入情,从潼关路西望长安,借潼关路的“饥民相食”联想到在这条路上的历代王朝,并由历代王朝的兴衰引到人民百姓的苦难,从而揭示了一条封建社会颠扑不破的真理,即“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四、张养浩所感受到的“路”

张养浩是心系天下苍生的典范,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为百姓而奉献。年少入仕,渴望改变乱世的现状,但元代统治者的荒淫暴虐使得他对朝廷彻底失望,于至治元年(1321年)“弃官归隐”。他归隐后历经朝廷先后七次征聘而不起,再度出仕是在天历二年(1329年),“及闻西土凶荒,一命即驾,出币发粟,全活生灵,不知纪极,斯其胸中所蕴。”为了救济在旱灾中饱受折磨的百姓们而进陕。正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张养浩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士大夫,并不只是将思想拘泥于个体生命的渺小,而是时刻将民生疾苦放在心上,同时又凭着其独到的眼光对历史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在赈灾途中写下了九首怀古散曲:《洛阳怀古》《北邙山怀古》《骊山怀古》和《咸阳怀古》,这几首散曲侧重感叹朝代的兴亡是无差别的,但感情的侧重点却不尽相同,如“功,也不长久!名,也不长久!”(《洛阳怀古》)中写出了追逐权利的欲望终究会吞没人物;“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北邙山怀古》)点明了君臣之间森严的等级秩序也会在尘埃中泯灭;《渑池怀古》《未央怀古》则是感叹再厉害的英雄人物也难逃落寞的一天。只有《潼关怀古》以难得的沉重,从因自然灾害导致的民生疾苦,联想到王朝的兴衰对百姓生活带来的巨大苦难,从封建统治阶级与人民百姓的对立关系中认识到了历史演变的规律。

潼关这条路见证了太多波澜起伏的历史,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没有哪一个王朝的建立不是在百姓的血汗上,也没有哪一个王朝的覆灭不是以百姓的累累白骨作为结尾。从当年的秦汉,到如今的元代,改朝换代了不知多少次,历代的辉煌显赫消失了,只有潼关路还记载着这漫长岁月中百姓们所承受的苦难。

五、结语

《山坡羊·潼关怀古》由潼关路的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作者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感情和精妙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在对历史的深刻认识中又蕴含着对百姓悲惨命运的同情。除了这种认识之外,张养浩在赈灾期间尽心尽力,“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懈怠。随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的爱民为民精神也同样值得后人敬仰。

[作者通联:重庆市重庆师范大学虎溪校区]

猜你喜欢
苦难百姓现实
不让百姓撇嘴骂
百姓记着你
百姓看家“风”
浅析《许三观卖血记》的苦难意识
历史齿轮上的累累伤痕
从蒙克看向朱耷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现实的困惑
从虚拟走到现实,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