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盘游戏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自然心理治疗作用

2021-08-27 23:50李忠琼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17期
关键词:沙盘游戏作文教学小学

李忠琼

〔摘要〕我国儿童检测出有心理问题的比率已达到15%左右,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而很多儿童不愿意被家长带进心理咨询室,很多家长也不愿意因为接受心理咨询让孩子被贴上“有病”的标签。因此,我们想找到一个相对自然、孩子和家长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来对孩子进行心理干预。我们在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证研究中发现,通过使用沙盘游戏,可以润物细无声地起到缓解学生情绪、反映学生潜意识活动、诊断评估学生心理问题,以及处理學生心理问题的作用。本文试就沙盘游戏在小学生作文教学中这几方面的自然心理治疗作用进行探究,旨在通过使用沙盘作文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沙盘游戏;作文教学;小学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17-0048-04

一、引言

沙盘游戏是由多拉·卡尔夫基于洛温菲尔德发明的“游戏王国技术”结合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并且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发明出来的一种更加完善的心理咨询方法。沙盘游戏也叫箱庭疗法,是由咨询师制造出一个自由的、受保护的空间,来访者在盛有细沙的特别容器(沙盘)里,利用各种小模具(沙具)创造一个小世界,来反映自己的内心世界。沙盘游戏强调“无意识”的重要性,通过沙盘游戏咨询师引导来访者寻找一条通往无意识的途径,并且在无意识的引导下使来访者获得治愈和发展。

科学心理学已经诞生了一个多世纪,但是,心理咨询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人们的语言交流。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很低,他们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所以谈话疗法对于解决儿童心理问题就显得明显不足。为了寻找能有效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心理学家们找到了一种儿童较擅长的媒介——儿童游戏。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并且儿童极其喜爱沙子,对沙好像有一种出自天性的情感,因此,一种十分适于儿童的分析心理技术——沙盘游戏,就应运而生了。此后,经过40多年的发展,在欧美一些国家,沙盘游戏已成为一项较为成熟且应用广泛的心理学技术。

我国沙盘技术的引入,是在心理学家范红霞1997年发表了国内第一篇有关沙盘游戏疗法的论文之后,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至此已经有了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沙盘游戏理论和实践也越来越走向成熟和完善,应用对象不仅仅局限于儿童,也广泛应用于有心理疾病的成人和各种非临床人群,如家庭治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企业和团队的组织和管理等,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现在,我们把沙盘游戏与小学作文教学结合起来,期望在提升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同时,起到自然心理治疗作用。

二、沙盘游戏应用于小学作文教学的益处

(一)通过使用沙盘游戏,可以自然有效地缓解学生的负向情绪

中国心理学家申荷永和高岚通过实验研究证明,沙盘游戏疗法对缓解学生的负性情绪是十分有效的。当前困扰小学生最多的负性情绪之一是学习和考试焦虑,而学生可以通过沙盘游戏宣泄内在的负性情绪,使自己得到放松。因为沙盘游戏疗法是集情绪表达、认知重构、心理动力等为一体的临床心理方法,当学生面对沙盘这一内心意象时,也会重构自己的意识或者无意识认知。有研究证明,搭建沙盘的过程,会使个体的感受力和创造力明显提高,这会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自尊和自信,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等情绪。

表现为情绪低落,较长时间没有感受快乐的能力,回避与人接触,且伴有食欲减退、失眠等症状的抑郁情绪,是困扰学生的负性情绪之一,抑郁情绪也可以通过沙盘游戏得到缓解。意大利学者弗朗西斯科·蒙太奇(Francesco Monthecchi)利用沙盘游戏疗法成功地治好了一个十岁的患有抑郁症的学生的实际例子及其他学者的研究,都证明了沙盘游戏疗法对缓解抑郁情绪的有效性。

在我们开展的沙盘作文教学中,每次课程开始之前,都会利用沙盘进行一个视听嗅味触的五感冥想放松训练,这样可以让学生们带着平和安静的情绪进入课堂。特别是当学生因为家庭、学校、人际冲突而引起强烈情绪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个环节来完成放松训练。

有一次,一个三年级的男孩子因为上课之前跟母亲起了很大的冲突,带着眼泪走进教室。在课前的冥想开始时,这个男孩子还是在抽泣,慢慢地,随着他闭上眼睛,将手放进沙子里抚摸,感受沙子,我看到他脸上的表情发生了细微的变化,紧皱的眉头舒缓下来,面部表情开始变得平静。随着冥想的深入,他的脸上开始出现微笑,我知道,他的情绪已经从因和母亲冲突而产生的愤怒、悲伤中慢慢出来了。后来他把他的体验分享给我们的时候,我更确认了这一点。

利用沙盘进行的五感冥想放松训练,可以从视听嗅味触五感提升感受力,让孩子们的身体和情绪放松下来。长期做这种训练,会有效缓解学生们的负性情绪,达到一个持久平和、稳定的状态。

(二)通过使用沙盘游戏,可以自然有效地反映学生的潜意识活动

由于小学生的年纪尚小,他们还不能很好地把自己的情绪感觉和想法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所以言语面谈的咨询方式对他们来说就比较困难,而沙盘游戏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能够通过象征性的沙具模型来反映学生的潜意识活动。在沙盘游戏中,学生对于干湿沙箱、沙具模型的选择过程,本来就是潜意识投射的表现。即使有学生选择了一模一样的沙具,但是不同个体在选择时赋予沙具的意义也是不同的。并且在完成沙盘作品时,学生对于自己创造的“世界”的解释,也可以有效地反映学生的潜意识活动。

沙盘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老师曾经遇到过一个有读写困难问题的12岁小男孩的实例,他通过智商检验排除患智力障碍的可能,但在读写中存在明显问题。为了探究其产生读写困难问题的原因,老师在作文课中对小男孩使用了沙盘游戏,发现小男孩创造的沙盘世界反映了小男孩潜意识里对这个世界的防备和对人际交往的拒绝。之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在沙盘作文教学中,小男孩连续参与了30次沙盘游戏活动,小男孩的心理问题和读写问题得到明显好转。

我们的沙盘作文课程是小班制,一般十五个孩子组成一个班,教学过程中除了专注提高孩子的作文能力,也会就课堂上的特殊情况跟孩子一对一互动,了解每个小孩的内心。记得在一节主题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地方”的沙盘作文课上,班里有个特别内向的小女孩在沙盘里搭建了这样一个场景:沙盘里一边是一个被栅栏围起来的庭院,庭院里面有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背对着背站着;在距离庭院较远的另一边,是两座重叠起来的拱形桥,重叠搭在一起,形成十字;桥上站着一个小女孩,在桥的两端都放着一只动物,分别是狮子、老虎、大象、长颈鹿。

在她分享的过程中,她告诉我,第一个场景是她的家,爸爸和妈妈都在家里面,第二个场景是她最喜欢的地方。

为了进一步了解她,我细问道:“这是什么地方?”我指着这个庭院问她。

“我家,这是我爸爸和妈妈。”说完之后就直接指向另一边,说,“这里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是我自己的乐园。”

“在这个地方,你是什么感觉?”我指着她的“樂园”问。

“我觉得很安全,没有危险,而且可以专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为什么两个桥是这样子的,成十字搭建起来。”

“这样的话,这样的话我的朋友们就能通过桥来保护我。”她说这话的时候,用手指着四个动物。

“这些动物是你的朋友吗?”

“是的。”

“那你愿意给我介绍一下他们吗?”

“好,他们是保护我的神兽,每个人都有神力,这样我就不会害怕了”

“这个地方离家远吗?”

“远。”

“那爸爸妈妈知道这个地方吗?”

“这个地方只有我一个人知道。”

“如果你待在这个地方,爸爸妈妈找不到你怎么办?”

“找不到最好,最好永远不要找到。”说完她低下头,沉默不语。

我抚摸了一下她的头发,问:“嗯,那就不要找到。”停了一会儿,她抬起头来,我问她:“找不到的话,爸爸妈妈会不会担心呢?”

“他们担心才好,这样他们就不吵架了,就不会离婚了。”说到这句话的时候,她流下了眼泪。

后来我知道,她爸爸妈妈准备离婚,每天吵架。但是每次当孩子离家出走后,爸爸妈妈就不吵架了,齐心协力寻找孩子,然后接下来的几天,家里看起来会很幸福。虽然如此,其实这个家并没有实质上的改变,他们还会吵架,还会说到离婚。这种情况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种重复性的伤害,因此孩子潜意识里不希望被父母找到,这样的话爸爸妈妈就永远不会吵架,不会离婚,更不会给她带来伤害。

我从事家庭治疗,很清楚这种情况背后的三角化关系,于是找到孩子爸爸妈妈做了沟通,给他们反馈了孩子的情况。他们也表示愿意做出改变。

(三)因为沙盘游戏具有象征性和投射作用,所以沙盘也具有有效诊断评估个体心理问题的作用

沙盘的评估价值也引起了很多沙盘游戏疗法研究者和心理治疗师的关注。以从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一系列关于沙盘游戏研究的Bhler为代表,她努力研究一种理解沙盘的科学的指导规则,最终制定出了3种评价问题儿童的模式,即歪曲的世界模式、攻击世界模式、贫乏世界模式,对用沙盘游戏诊断评估个体心理问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之后,很大一部分研究者把个体的初始沙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沙盘游戏创造者卡尔夫关于沙盘游戏疗法的著作中,也认为初始沙盘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他们觉得初始沙盘主要展示了个体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关系,及个体现阶段的心理问题和帮助个体解决其心理问题的可能方式。

一些学者的研究也证明,对于有不同心理问题的个体,沙盘作品也呈现出不一样的状态。例如,有考试焦虑心理困扰的个体,他们在沙盘游戏的过程中表现出完美主义倾向,对自我像有消极评价,且多次选择象征防御的沙具模型;具有孤独症候群倾向的个体,他们创造的沙盘世界缺乏活力和生机,反映出他们渴求良好人际关系,但是对和他们实际相处的对象又十分挑剔,还有对自我认识不清楚的苦恼;而具有高攻击性心理问题的个体,他们的沙盘世界多是攻击主题的,选择摆放很多攻击性玩具,和谐性差,界限模糊,并且在游戏过程中多次移动沙具。藤井忍、丹科斯等对沙盘游戏疗法的信度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盘游戏是一个有效的诊断评估个体心理问题的工具,信度较好。

我们沙盘作文教学中就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由父母带来上沙盘作文课的孩子,在我跟其父母交流时,这个孩子就安静地站在一边,不说话,也没有什么动作。当我问他话时,他也不回答,父母说孩子比较内向。试听课刚开始,这个孩子不像其他孩子一样对眼前的沙盘充满好奇,而是安静地坐在凳子上,面对着沙盘,还是一点动作也没有。我引导他去感受沙盘,他在许久之后才把手放进沙盘里,但也只是放着,完全没有动作。再引导他观察沙具,孩子也是安静地站在沙具架子面前。我引导他搭建沙盘,他才有了动作,拿了一个小男孩的沙具,放在沙盘里,用沙子把那个沙具埋了起来。

当时我评估这个孩子可能有些抑郁状态,于是又跟他父母了解了一下日常情况,然后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做一个诊断,后来确实诊断出孩子有中度抑郁症。

(四)通过使用沙盘游戏,可以自然有效地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

1.可以有效防止学生出现注意缺陷

小学生经常会出现注意困难的问题,对学生的课堂学习、作业完成、平常生活都造成了较大的困扰。而沙盘游戏中的盘子是一个有边界的空间,能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个有限的空间内,对训练学生的注意力非常有用。且沙盘游戏中的沙子和沙具具有可触性和可移动性的特性,可以通过触觉和运动觉刺激学生的大脑神经,让他们的注意力能够集中在具体的物件和活动中,可以帮助有注意缺陷问题的学生提高注意力。另外,贝尔泽的实验也证明,沙盘游戏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关注和注意力。而且在使用沙盘游戏之后,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得比平常更好,他们的情绪也更加稳定和轻松愉快。

在一次活动中有一个小朋友,之前不怎么会写作文,因为他性格比较调皮捣蛋,也静不下来仔细地观察周围。但是他比较喜欢玩,于是我们通过沙盘游戏让他体会玩与学习的共通性,在感兴趣的事上培养注意力,让两者产生联系,然后更好地体现在学习中。通过后期课程的追踪,加上父母的反馈,他在学习中的注意力确实有所提升。

这个小朋友通过沙盘把他想要表达或者想象的东西展现出来,然后通过想象沙盘世界,作文写得比以前更生动,很好地展现出他内心的世界、想法等。之后再通过沙盘游戏发现他心理上的问题并进行调整,比如之前不被小朋友接纳的性格。

2.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人际关系

影响个体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人际关系的和谐,它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还会产生进一步影响,所以改善学生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非常重要。而使用沙盘游戏的学生,可以以注入真实情感但是虚拟的角色扮演的方式展开人际关系,并在沙盘游戏的帮助下调整社会认知系统。国内外的许多学者的研究也证明,沙盘游戏在人际关系改善方面是十分有效的。

在我们的沙盘作文课上,我会安排团体沙盘游戏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会产生互动连接。对团体沙盘中孩子表现出的不同人格层面,让他们相互见证,彼此调适。这样的团体体验,有助于改善孩子们的人际关系。

3.可以有效地处理学生攻击性心理过强的问题

绝大部分的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是较弱的,而愤怒、挫折、攻击等侵犯性情绪会进一步引燃攻击性行为,这类情绪积累得越多,学生想要发出攻击的心理就越强。要降低其攻击性心理,就需要进行负性情绪的宣泄。而沙盘游戏就为这一类学生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可以宣泄情绪。学生在创造属于自己的沙盘世界时,可以将攻击性的行为和情感通过象征性的模具表现出来,以替代性活动消耗其攻击性的心理能量,从而改善矫治攻击性心理过强的问题。

孩子会在沙盘体验里释放自己的攻击力,而且小孩的心理攻击性也和榜样作用有很大关系,我们的沙盘活动通过发泄与引导弱化他们的攻击性,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就会变得平和稳定。

三、結论

沙盘游戏最初是应用于临床的,后来被引入学校,使用领域得到不断地扩大。沙盘游戏可以用于心理问题的诊断评估、心理疾病治疗,还可以促进正常人的心理健康,使用价值特别高。沙盘游戏最适用于儿童,但是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都可以有效使用,适用人群特别广。

沙盘游戏对小学生更具有超强的吸引力,沙盘里具有流动性的沙子,较易让学生产生操纵的想法。在搭建沙盘的整个过程中,教师的陪伴是不指导、不干预的,可以给学生一种被重视、被接纳的感受,而这些感受正是学生内心渴求的。另外,小学生不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问题也被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可以利用沙具的象征性,在没有和教师语言交流的情况下,让其内心的冲突矛盾被了解,然后老师帮助其找到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甚至在教师没有干预的情况下,学生就可以在沙盘游戏的过程中完成自我疗愈。

很多研究证明,通过沙盘游戏,可以润物细无声地起到缓解学生情绪、反映学生潜意识活动、诊断评估学生心理问题以及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的作用。

尽管沙盘游戏疗法越来越成为心理治疗和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很多研究和实例也证明沙盘游戏有很大的推广价值,但是它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例如,有效的沙盘游戏治疗依赖于咨询师的高水平高素养,而沙盘游戏疗法又是比较深奥难懂的一门学问。在沙盘作文教育中,教师的心理知识水平一般没有专业的心理治疗师水平高,因此,利用沙盘作文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干预,效果就参差不齐。

个案研究是沙盘游戏疗法的主要研究方法,如果缺少测量学的支持,还想找出沙盘游戏能够产生作用的具体原因,就十分困难。现在沙盘游戏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但是否应该对不同的人群区分使用,具体差别是什么,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瓯江小学,温州,325000)

编辑/张国宪 终校/刘 芳

猜你喜欢
沙盘游戏作文教学小学
让沙漠之花悄然绽放
沙盘游戏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与应用
沙盘游戏在中职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