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五人格对创造力影响的取向研究

2021-08-27 06:21张华敏薛婷
公关世界 2021年14期
关键词:可塑性稳定性创造力

张华敏 薛婷

摘要:为了深入地探讨人格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选取大五人格模型,首先对大五人格与创造力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结果表明已有研究最开始是探讨大五人格的单一维度与创造力的关系,然后逐渐将五个维度划分为两大模型,将人格(可塑性和稳定性)与创造性思维和行为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最后本研究从神经生理机制的角度探讨大五人格与创造力之间的共性,为之后的实证研究带来启示。

关键词:创造力 大五人格 可塑性 稳定性

创造力涉及到用新颖的、实用的思想或行为来应对新的情况和问题(Amabile,1983)。创造力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具有创造力的进化趋向。一个人对新环境或问题的反应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或她的个性。为什么有些人生活舒适,精力旺盛,追求新奇?而有些人垂头沮丧,在面对新问题时总是选择退缩?人格差异为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答案,因为,人格的本质在于个人思想和行为的性对独特性。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在思想和行为上比其他人更有创造力(Feist,2019)。在心理学中,创造力和人格一直是相互联系的。在20世纪50年代Guilford提出“创造性人格”这一概念后,很多学者相继提出了关于人格的理论模型,来解释人格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在这些理论模型中,比较著名的是“人格的五因素模型”。因此,本文以这大五人格模型为框架,梳理大五人格模型下不同的人格特质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研究。

一、五因素模型和创造力

McCrae和Costa(1987)的人格五因素模型(FFM)是目前创造力研究中常用的人格维度之一。该模型下的五个人格维度分别是开放性、外向性、尽责性、宜人性和神经质。简而言之,开放性指对新经验和新思想的好奇和开放,以及在行为和思想上的灵活性;外向性是指喜欢刺激的社会活动,寻求刺激的经历,在群体环境中具有领导倾向;尽责性是指能够控制自己的冲动、办事细致谨慎、善于维护秩序;宜人性是指在社会关系中表现出热情、关怀和移情的倾向;神经质是由对消极情绪的倾向构成的,如焦虑、压力、抑郁和内疚。在这五个人格维度中,学者们一致认为开放性对创造力有积极的预测作用,开放性是与创造力最相关的人格特征,它与创造力有着紧密的联系(刘怡,段鑫星,2020)。Soldz和Vaillant(1999)对163名男性进行了45年的纵向研究,证实了人格的开放性与创造力的评分呈正相关。事实上,正如Helson所说:开放性是创造力的“基本特征”。开放性的个体更加乐于接受新思想,探索新环境,而创造力的产生需要探索新的思维方式。因此,开放性的个体更有创造力。

宜人性是个体在日常和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信任、真诚、合作、友善和利他倾向。高宜人性的个体往往善于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不愿意打破传统规范,这与创造性思想的产生需要打破传统的原则不相符。因此,很多研究者的研究证明了宜人性对创造力有消极的预测作用(Puryear,Kettler,& Rinn,2017)。

尽责性、神经质和外向性与创造力的关系出现了矛盾的结果,已有的研究并没有达成一致。Feist(1998)利用83项研究的数据调查了艺术和科学领域的创造性人格特征。研究发现:外向性能够正向预测创造力。宜人性和神经质负向预测创造力,尽责性和创造力之间关系的方向取决于研究的领域。在艺术领域,尽责性对创造力起负面作用,而在科学领域,尽责性对创造力起负面作用。该研究结果得到了后来学者的证实,后来的学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外向性与发散思维显著正相关。宜人性和神经质与发散思维显著负相关(Puryear et al.,2017)。

二、五因素模型与创造力的生物学基础

近年来,有学者试图将传统的大五人格进行更深层次的概括,提出了“两人格模型”,两人格模型在一个维度上聚集了开放性和外向性(可塑性),在另一个维度上聚集了神经质、宜人性和尽责性(稳定性),而且它更容易映射到人格的生物学模型上。目前学者们的研究表明,人格与创造力之间存在生物学上的联系,其中最坚实的证据来自于两者的可塑性维度。

开放性是与创造力相关的最强烈的人格特征,Passamonti等人(2015)的研究表明,开放性与创造力相关的大脑区域,如右侧颞回和前额叶皮质之间存在联系,尤其是前额叶皮层,因为它涉及编码、维持和更新与适应性行为有关的信息。此外,Petrosini等人(2015)最近的证据表明,小脑在任务之间的灵活切换、快速发现不熟悉的事件、快速适应变化等方面的作用——这些都是寻求新奇和执行功能的特征,并与有创造力的个体有关。

此外,还有研究探讨了大脑、人格和创造力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Jung等人(2015)认为创造力想法的产生涉及到默认网络(DN),这是一个大脑区域的去抑制网络,当人们对外界刺激没有反应时,即当他们只是在做白日梦或走神时,这些区域就会相互作用并参与其中。这些网络以额叶、顶叶和颞叶为中心,许多神经成像和损伤证据表明,这些网络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具有整合活动。Beaty等人(2014)研究了大脑的默认模式和开放性之间的联系,在两项独立的研究中,他们发现默认模式越有效,参与者对经验的开放程度越高。这条研究线索揭示了开放性人格的生物学基础。

除了大脑区域,创造力与人格的生物学基础还表现在神经化学活动的变化。一方面,每个可塑性子成分(开放性和外向性)与更高水平的多巴胺活动相关,多巴胺与开放性的联系在大脑左半球最为明显;另一方面,在颞叶中多巴胺的高水平能够增加创造力,而在额叶中多巴胺的低水平会降低创造力。

三、總结

综上所述,在已有关于大五人格与创造力的研究中,最开始是研究大五人格的单一维度与创造力的关系,后来,逐渐将五个维度划分为两大模型,将人格(可塑性和稳定性)与创造性思维和行为联系起来,发现可塑性与创造力的关系比稳定性更强。更具体地说,可塑性强、稳定性差的人更有可能表现出创造性思维和行为。此外,从大脑特定区域、大脑网络和神经递质等方面的研究表明,大五人格特质与创造力之间在生理机制上也具有密切联系。

参考文献:

[1].Amabile.T.M..The.social.psychology.of.creativity:.A.componential.conceptualization[J]..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 psychology,.1983,.45(2):.357.

[2].Feist.G.J..Creativity.and.the.Big.Two.model.of.personality:.Plasticity.and.stability[J]..Current.Opinion.in.Behavioral.Sciences,.2019,. 27:.31-35.

[3].McCrae.R.R,.Costa.P.T..Validation.of.the.five-factor.model.of.personality.across.instruments.and.observers[J]..Journal.of. 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87,.52(1):.81.

[4].刘怡,段鑫星.大五人格对大学生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15):38-41.

[5].Soldz.S,.Vaillant.G.E..The.Big.Five.personality.traits.and.the.life.course:.A.45-year.longitudinal.study[J]..Journal.of.Research.in. Personality,.1999,.33(2):.208-232.

[6].Puryear.J.S,.Kettler.T,.Rinn.A.N..Relationships.of.personality.to.differential.conceptions.of.creativity:.A.systematic.review[J].. Psychology.of.Aesthetics,.Creativity,.and.the.Arts,.2017,.11(1):.59.

[7].Feist.G.J..A.meta-analysis.of.personality.in.scientific.and.artistic.creativity[J]..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review,.1998,.2(4):. 290-309.

[8].Passamonti.L,.Terracciano.A,.Riccelli.R,.et.al..Increased.functional.connectivity.within.mesocortical.networks.in.open.people[J].. Neuroimage,.2015,.104:.301-309.

[9].Petrosini.L,.Cutuli.D,.Picerni.E,.et.al..Cerebellum.and.personality.traits[J]..The.Cerebellum,.2015,.14(1):.43-46.

[10].謝章明,解登峰.创造性思维的认知机制:回顾与展望[J].皖西学院学报,2014,30(02):153-156.

猜你喜欢
可塑性稳定性创造力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的电网稳定性预测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这才叫指尖上的智慧
纳米级稳定性三型复合肥
非线性多率离散时间系统零动态的稳定性
任意切换下的连续非线性切换系统的输入—状态稳定性分析
钢结构在建筑装饰工程中的运用
认知的发展及衰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