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礼品中的参与式设计方法思考

2021-08-27 05:47吴唯
艺术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设计方法

摘要:针对城市礼品设计研究中设计结果单一、缺乏创意的问题,本文运用参与式设计方法进行探究,使城市礼品设计符合市场需求。通过文献分析法分析参与式设计方法和城市礼品的研究现状,将参与式原则对应城市礼品设计过程,得出设计原则和设计流程,结合城市礼品设计过程提出相应的对策,确保参与式方法能够有效运行。

关键词:城市礼品;文化礼品;参与式设计;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2-0-02

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其世界影响力逐步提升,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影响力的重要一环,作用不可小觑,但我国的文化产业却缺乏成体系、成建制的发展办法。“十四五”规划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了具体要求,明确指出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对外传播交流。

参与式设计是一种源于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方法,最早被应用于计算机领域,在20世纪90年代逐渐扩展到建筑设计、产品设计、公共设计等领域。马特·马尔帕斯[1]指出,参与式设计是一种积极囊括所有利益相关者(诸如雇员、合作伙伴、客户、公民以及用户)的尝试,在设计过程中致力于确保设计工作能够满足所有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可以看出,参与式设计方法旨在让设计适合真正的使用者,这与传统的以设计师为主的设计有着根本区别。

对于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加入参与式设计是一种有力的尝试,纵观该方法在其他领域多年的尝试,其对城市礼品的设计无疑是有益的。本文从城市礼品的现存问题入手,论述参与式设计方法可以运用的方面,并阐述其优势。

1 城市礼品概述

1.1 城市礼品的概念

城市礼品的概念来自国礼,是一个城市文化、品牌、形象的象征,是传播一个城市特定历史时期的地域特色、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精神内涵等物质、非物质方面的商品载体[2]。

城市礼品体现着一个城市的地域文化形象,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小挂件、新加坡的鱼尾狮相关产品等,都以当地标志性建筑为设计形象。这种方法能简单有效地传递城市的文化符号,同时具有很强的纪念性。

城市礼品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城市礼品或使用当地特有材料制作,或运用当地特有纹样,其色彩、造型、材质都能反映城市的文化底蕴,具有收藏价值。如少数民族制品、传统技艺制品等,都凭借其特有的制作工艺吸引消费者购买收藏。

城市礼品的一些特点承自礼品,正因为其具有礼品特性,城市礼品与旅游纪念品的概念常常被混淆。

1.2 城市礼品的发展现状

城市禮品的概念在我国起步较晚,近10年来才逐步发展。何彤在研究中指出,城市礼品应更具品牌性,要彰显出城市个性和城市品位;王鱼鹏指出,城市礼品是城市文化的缩影,但其发展缺乏体系支撑,很难做到全方面覆盖;林剑放、张卓针对城市礼品市场混乱的现象,提出应从三方面定位城市礼品,并列出了五项评估标准,以确定该礼品是否符合需求。

城市礼品的调性应区别于旅游纪念品,陈峰、徐乐祥指出城市礼品具有形式与内容更高端、系统性更强和品牌商更权威三个特点。城市礼品与旅游纪念品存在文化差异,城市礼品更加注重文化内涵。宋晓指出,城市礼品应结合地域符号、历史符号、标志符号进行再创造;宗亮从城市文脉入手,提出三个切入点,以获得城市文化特点;陈晓雨通过分析文化地标的作用,提出三条设计原则,让文化故事融入城市礼品中;赵晨辰则通过分析城市文化的特性,指出城市礼品的特性,并列出城市礼品应警惕的潜在问题;钱鸿翔强调了文化元素的提取、创造方法,认为城市礼品不可脱离城市文化,且需要传承传统、颠覆传统。

城市礼品除了依托地域文化发展外,还需要背靠城市品牌。陈峰指出了城市品牌建设的三个问题,宗亮认为城市礼品的品牌性应由政府主导明确规范,杜壮壮则从构建形象视觉符号入手辅助品牌建设。城市礼品不仅要完善品牌建设,还需要系统地发展设计,以避免旅游纪念品种类零散的问题。王鱼鹏把城市礼品体系分为生活日用品、旅游纪念品、系列化产品及体验模式三个方面。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完善城市礼品设计需要在文化方面深入挖掘,发掘出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当地文化,同时应由政府主导,建设礼品体系,以便城市礼品横向打开市场。

2 参与式设计研究现状

2.1 国外参与式设计研究

参与式设计是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斯堪的纳维亚的一种设计实践,该方法最早被应用于计算机系统设计。

迈克尔 J·穆勒、莎拉·库恩指出,参与式设计质疑了工作场所、社区、家庭和社会机构中有关技术的主要假设,并引导人们思考技术和人的关系。道格拉斯·舒勒、阿基·纳米冈在其著作中对参与式设计为何具有批判性进行了分析总结,指出该设计方法的发展依托于强大的工会体制,工会推进了设计民主化过程,并最终形成了参与式的设计方法。

参与式设计在早期实践过程中显现出用户参与设计的迷茫。利拉·达曼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一套理论框架以支撑用户参与设计过程,指出了用户参与设计过程的条件、目的和优势,并列出了确保用户有效参与的方法。伊丽莎白 B·N·桑德斯观察到了实际过程中用户身份的转变,通过对比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和参与式设计,指出参与式设计完成了对设计关注对象的转变,参与式设计聚焦于用户持续的体验,并进一步论述了设计研究者、设计师和用户的关系转变,借此阐述三者关系转变后应在设计过程中起到何种作用。

参与是参与式设计重要的实践方式,但很少有文献具体定义什么是参与。拉图尔·B和摩尔·A都在研究中指出不同情况下会产生不同方式的参与,且这些参与不受方法和设计师的控制;拉尔斯·博·安德森、彼得·安霍尔特、金·哈尔斯科夫等人通过分析一个“电视对话”项目总结出参与式设计面临的三个挑战,并强调参与并没有完美的标准,不同的参与形式都有助于研究的进步。

2.2 国内参与式设计研究

国内对参与式设计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学、建筑学和土木工程学,这与国外的研究进程有紧密联系,且这些领域与用户体验的关系十分密切。邵建敏、方毅、张学昌等人将参与式方法引入教学方法,以此优化教学效果;冯凉运用参与式设计方法规划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蒙小英则通过分析国内住房设计过程中的问题,指出用户参与难以具体实施、设计过程缺失设计对象、设计师排斥用户等情况。

除去早期的应用研究,部分学者开始全面认识参与式设计。姜莹、胡锦通过分析参与式设计,预言其未来在教育、电脑设计方面的运用;王颖澜、胡锦、王江澜通过分析信息时代的特点,阐述参与式设计的可能性,指出参与式设计的门槛在降低,参与的形式也在发生变化;赵娜通过明确设计师和用户在设计过程中的作用,构建参与式设计的方法。

近年来,随着学科的发展,参与式设计理念的运用更加全面。钟芳、刘新通过分析参与式设计的方法与过程,提出设计如何参与社会服务,通过设计解决社会问题;唐啸、何人可通过探讨参与式设计与社会创新的关系,发掘参与式设计在社会创新中的潜力;缪珂分析了互联网与智能化时代的特点,结合参与式设计方法,提出产品设计过程中的新思路;闵晓蕾、季铁则通过运用参与式设计模型建立设计对话方式,实现文化差异下的设计师与用户交流。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参与式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设计流程中用户、研究者、设计师的关系,三者在新实践的推动下形成了有机整体,只为确保设计发挥应有的作用。该方法能在确保设计可控的情况下,尽力满足用户的设计需求,有助于改善现阶段城市礼品不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情况。但参与式设计也存在一些关键问题,一是用户是否有能力参与设计,二是用户以何种方式参与设计,这两点决定了参与式设计方法的实行效果。

3 参与式设计的应用思考

参与式设计方法的核心问题,即如何使用户有效参与设计流程。参与式设计流程涉及三个问题:用户的知识水平、用户参与的方式、用户在参与流程中的身份。可根据上述三个问题的回答,评估用户在该项目中的参与程度和参与效果,这有助于确保设计达到设想的作用。

3.1 共享知识库的建立

用户的知识水平是参与式设计概念出现后面临的关键问题,该设计方法虽意在囊括所有流程相关利益者以确保设计发挥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参与者的层次各不相同,提供的设计思路各不相同,这导致参与者在设计流程中的反馈存在两面性。一方面,参与者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自身层面的看法;另一方面,由于参与者相关知识的缺乏,其提出的设想可能与实际效果背道而驰,或干扰设计的正常运行。这是参与式设计流程中的矛盾之一。

利拉·达曼[3]在其论文中指出,参与式团体需要外部给予支持,这种支持包括建立一个共享知识库,以供参与团体学习设计流程中的必要知识,在必要的时候,用户甚至需要参与一定的培训以完成必要的决策,但切不可进行过多的干涉,否则“参与”的意义会被破坏。

在城市礼品的设计流程中,普通人作为参与者面临的一个难关是如何确保产品的文化性。文化宣传一直是我国的重要政策之一,在各种宣传的耳濡目染下,寻常百姓具备基础的文化底蕴,但要论述细节,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到,所以建立一个共享知识库是有必要的。其中应当包含城市礼品设计过程中需要的各方面知识,如设计相关知识、文化相关故事、市场相关知识等,方便用户在参与过程中随时查阅,以确保自身可以跟进设计流程。

3.2 參与度适中的介入方案

用户参与设计流程的方式也极大影响着参与式方法的效果,过多参与和过少参与都会导致效果无法达到预期。巴蒂亚·菲里[4]在其论文中阐述了一种延伸自参与式设计的价值导向设计方法,其中提及设计过程中的难点是如何正确引导用户,以确保用户在设计流程中的自主性,设计师和设计研究者需要制定合理的方案,一是满足用户的需求,二是正确限制用户涉及的方面。

以计算机举例,用户在使用时会期望其具有更多更强大的功能,但是如果工程师在设计之初让用户直接操作代码,用户则会对系统产生抵触。虽然可操作性上升了,但学习成本也大大增加了,用户的自主性将被破坏。在设计中同理,用户可以在了解一定的设计原理后提出需求,但是将全部设计原理交由用户学习是不合适的,这会使用户被迫思考“非用户”身份需要顾及的事情,从而影响参与式方法的实行效果。

在设计城市礼品时,应设立参与决策和使用反馈两个以用户为主体的环节,决策环节在确认用户获得所需知识后即可执行,这一过程是反复多次的,在设计师和用户的不断交流中对设计方案进行迭代,与以往设计的区别就是用户在设计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在使用反馈阶段则是用户对设计结果进行测试,以确保后续使用中不存在重大失误。

3.3 设计流程中的身份转换

纵观参与式设计的研究历史可发现,早期各参与者在设计流程中的身份未定,影响了流程的顺利进行。第一,用户在身份不明时,无法发挥全部作用;第二,用户身份被过度转换,无法发挥原本的作用。所以,设计师和设计研究者在引导用户确立身份时,需要根据不同用户不同层次的能力进行不同的安排。

伊丽莎白 B·N·桑德斯[5]在其相关研究中对参与式过程中的各角色身份转换进行了深入研究,从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到参与式设计的发展,设计的关注对象发生了转变。原本的以用户为中心是将用户的相关信息转换为设计需要的信息和准则,但用户并未真正参与设计流程;而在参与式设计中,用户会亲身参与设计决策过程,直至设计真正落成发挥作用。在参与式设计中,用户、研究者、设计师三者的身份有所变换,并逐渐形成有机整体,在设计环节相互帮助,用户最终成为合格的“合作设计师”。论文指出,用户按能力分为四个阶段,研究者和设计师需要引导四个阶段的用户发挥最大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其向下一阶段前进,而这四个阶段则对应了用户创造能力的提升。

身份确定在设计过程中是重要的,在传统的城市礼品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和研究者或分离或合并,甲方通过设计外包的形式指导乙方公司进行设计,或者设计师自身深入了解文化,再整合自身知识进行设计,这一点与参与式设计不谋而合。但参与式设计囊括了用户,设计师需要和用户合作,和用户交换各自的资源,协助用户成为合作者,这样用户便可充分探讨设计的可能性。用户的身份确定是一项周期性工作,且需要依托于前两点的确立,设计各环节中用户扮演的身份、起到的作用不尽相同,这一切都需要知识的支撑、方案的支撑和设计研究者们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运作好参与式设计方法。

4 结语

城市礼品作为有别于传统旅游纪念品的地方文化产品,具备的文化性作用强于后者,借助参与式设计方法,城市礼品的宣传作用在设计阶段便可影响消费者,不断提升消费者的文化认可度。从商品层面看,参与式设计方法能使城市礼品更符合市场的需求,解决旅游纪念品重复度高、缺乏实用性的问题。参与式设计方法的运用能激发该行业的活力,为原本落后、单调的设计带来新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英]马特·马尔帕斯.批判性设计及其语境:历史、理论和实践[M].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9:31.

[2] 朱自瑛.杭州城市礼品设计研究与实践[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4.

[3] 利拉·达曼.用户参与系统设计过程,为用户提供实用指南[J].行为与信息技术,1996,15(6):363-377.

[4] 伊丽莎白B.N.  桑德斯.从以用户为中心到参与式设计方法[J].设计与社会科学:建立联系,2002,1(8):1.

[5] 巴蒂亚·菲里.价值敏感的设计[J].相互作用,1996,3(6):16-23.

作者简介:吴唯(1997—),男,湖北武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产品设计。

猜你喜欢
设计方法
古城墙中所包含的艺术文化解析
景观设计中的儿童娱乐场所设计与探索
让灵活精悍的微课程成为初中语文课堂的左膀右臂
浅析儿童家具模块化设计方法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公路桥梁结构桥梁抗疲劳设计方法应用
如何利用七年级新教材进行英语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