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1-08-29 07:40蒋勃
科教导刊 2021年36期
关键词:农耕文化科学教学应用

蒋勃

摘要农村小学发挥自身优势,有效利用地方资源,把农耕文化同科学课程深度融合,发挥农耕文化在科学教学中的作用。利用农具打造农耕文化墙,搜集农具建设农耕文化陈列室,营造浓厚的农耕文化氛围。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石磨加工粮食探究摩擦力,利用风箱工作原理探究风的成因,利用二十四节气探究植物生长与节气的密切关系,利用民間造纸术开展走访调研,寓教于乐,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农耕文化;科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36.043

Application of Farming Culture in Science Teaching

JIANG Bo

(Zheng,an County Hexi Town Shanmuping Primary School,Zunyi,Guizhou 563418)

Abstract:Rural primary schools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own advantages,make effective use of local resources,deeply integrate agricultural culture with science curriculum,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agricultural culture in science teaching. Use agricultural tools to build an agricultural culture wall,collect agricultural tools,build an agricultural culture exhibition room,and create a strong agricultural culture atmosphere. During the teaching,students are guided to explore the friction force by processing grain with stone mill,explore the causes of wind by using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bellows,explore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nt growth and solar term s by using 24 solar terms,carry out visit and investigation by using folk papermaking technolo - gy,combine teaching with fun,mobilize students,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exploring science,and cultivate students,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ve spirit,and cultivate students,scientific literacy.

Keywords:farming culture;science teaching;application

杉木坪小学位于贵州省正安县东南的和溪镇杉木坪村,创建于1946年,距县城18千米,占地面积3578 平方米,其中校舍建筑面积1578平方米。

近年来,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杭州六和公益、桂馨基金会、21世纪教育等资助下,学校立足实际,倾力打造校园文化,师生一起动手建设校园:把乡土文化和乡间草木搬进校园,将科学课堂拓展到田野森林,让学生感受自然,探索科学;有效利用乡土资源,有序推进乡土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通过“农耕文化”课程将科学教育融入学校日常教学之中,将乡土资源转换为科学教学资源。

杉木坪村祖祖辈辈以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为主,每家每户饲养猪、牛、鸡、鸭等,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这里的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生活中形成了悠久的农耕文化,为此,杉木坪小学开设了农耕文化课程启蒙教育,让学生参与体验农耕活动,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同时使学生亲近自然,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拓展其视野,培养其科学素养。

1积极营造农耕文化氛围

我们在校园内积极营造农耕文化氛围。学校打造了一面文化墙,展现各种传统农耕农具,比如犁、刨子、筛子、石磨等;在校门口右侧的墙上展现传统工艺,比如造纸术、水碾房、酿酒术、花轿、喷呐、锣鼓等;在文化走廊上展现二十四节气、我国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四季代表古诗(《春日》《夏时田园杂兴》《秋夕》《冬柳》)等。我们以国画画风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呈现农耕文化,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营造了良好的农耕文化氛围。教师在教学时,以此导入科学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打造农耕文化陈列室

为了让学生了解祖祖辈辈的生活痕迹,我们在班会课、全校师生集会活动时,向学生介绍农耕农具,倡导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让学生回家在大人的帮助下寻找相关农耕农具,了解其名称、形状、功能等。

我们走村串寨,与村民磨破嘴皮,最终把这些农耕“古董”“请”到学校,建起了属于学校的“博物馆”——农耕文化陈列室。由于现代工具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经历了一代一代人的研究与改进,才演变而来的。因此,这间不到50平方米的陈列室成了连接学生和祖辈的一座桥梁,这些“古董”成了师生研究的对象,让他们了解祖辈艰辛的生活足迹,从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激励他们热爱科学,努力学习,长大后建设美丽家乡。

陈列室的农耕工具,从用途上分为加工、运输、器具三类。加工类:如刨子,是用来刨平、清光木料的一种工具;杆凳,是加工鞭炮纸筒的工具;拉杆钻,是用力牵引绳子来打孔的工具。运输类:如柴模,是人用肩扛物品的一种简易工具;背柱,是背负物品时休息的工具;打杵,是抬重物时用于支撑重物换肩或休息的木棍。器具类:如簸箕,是用于盛装粮食,分离颗粒粮食杂物的工具;簸盖,是用于扬起植物颗粒,分离粉末或轻小块状物的工具;捕鱼篓,是河滩上的捕鱼工具;烘籠,是一种外部用竹篾编制的花篮状的笼框,内部为泥土烧制的盆状容器的取暖工具。

3利用农具开展科学教学

3.1利用石磨加工粮食

石磨是陈列室收集回来的农耕“古董”,它属片式石磨,由两块圆石组成。两层圆石的结合处都有鎏子凿出的纹理,将粮食从上方的圆孔(磨眼)放入两层中间,沿着纹理向外运移,在滚动的过程中粮食被磨碎,出磨时即可变成细细的粉末。教学时,学生都觉得很好奇,不停地询问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拿出提前准备的玉米,问道:“老师,是让我们用石磨把玉米磨成面吗?”话还未说完,大家就争先恐后地抢着尝试、体验。学生先把玉米放入磨眼,再用手握着摇轮的把手一圈圈地逆时针地摇,一会儿,石磨里流出了黄色粉末,他们轮换着体验,兴致很高。此时,我向学生讲解人们利用简单机械的原理和粉碎机理,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

3.2利用风箱探究风的成因

风箱是用来产生风的工具,风箱前后各有一个单向的进风口,前拉时,后部进风口开启,隔板后面的风箱进风,后推时,风箱前部受隔板挤压,前进风口关闭,空气从风箱底面与夹层连接的前风口进入夹层风道,从出风口排出;风进入冶炼炉中助燃,或进入炉灶用于烧火煮饭。

在执教《风的成因》时,我问学生:在生活中,根据需要我们会想办法制造“风”,你有哪些办法制造“风”?同学们七嘴八舌开始发言:用嘴吹、扇扇子、用书扇、开电风扇、打开空调。风是无色、无味、无形的,我们用肉眼看不见的。那么,通过什么方式可以看见风是怎样形成的呢?我向学生展示风箱,验证风箱如何产生风:我在风口处上方贴一张纸,来回推拉风箱把手,观察纸的飘起程度,确定风的大小,拉得快,风就大,拉得慢,风就小。学生不仅体验拉风箱产生风,而且会随着教师预设的导向而去寻找风的成因。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到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

4结合二十四节气教学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帮助人们预知日常生活中的冷暖雪雨,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让学生参与时令种植,我们在学校北面租了1.5亩地,按班级划分责任地,命名为“农趣园地”。学生结合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参与实践体验活动,学习了解农作物的播种、收获以及生长规律。我们把“农趣园地”开辟成实践基地,每班结合科学课程,根据二十四节气来选种、播种。

不同的农作物,播种、收割季节不完全一样,这与它自身生长周期、生长习性有关,二十四节气提醒人们,不同节气,做不同的农事。比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时气温转暖,草木萌动,雨水多了起来,天气也一天天暖和,正是播种南瓜、黄豆、四季豆的好时机。“寒露胡豆霜降麦”,寒露和霜降时,天气变冷,寒露适宜种胡豆,霜降适宜种麦子。

《植物的生长变化》一课,涉及的科学知识是植物的生命过程中要经历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学生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就是从一粒种子成长为一株植物,在这株植物上又结出数粒种子,循环往复,延续它们的基因。凤仙花是一年生草本花卉,性喜阳光,怕湿,耐热不耐寒;喜向阳的地势和疏松肥沃的土壤,在较贫瘠的土壤中也可生长;4月播种,6月开花,花期持续2个月,9月结果。三年级学生通过种植凤仙花,观察记录它的生长变化,认识了解开花植物的完整生命周期。

四年级“新的生命”单元中,前四课时的内容,主要是以观察油菜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为例,对比进行教学,认识花的分类及油菜的传播方式。为了进一步研究油菜,四年级学生动手种植油菜,通过观察油菜生长周期,对油菜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他们还了解到油菜是短日照植物,喜冷凉,根系发达,需要较深厚、疏松的透气土壤,属抗寒力较强的农作物,秋季播种,冬季栽培,春季收获。

种植过程中,学生开展翻土地、播种、除草、施肥、捉虫、收获等系列劳作,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农作物收获时,学校根据情况,组织学生进行美食加工,让全校师生分享劳动成果,体验劳作真“香”。

我们围绕“农耕文化”主题,开展多元农耕文化课程活动,让学生对农耕文化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丰富了科学课程的内容和内涵,传承了农耕文化,提升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5开展民间造纸术调研

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纸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一般由经过制浆处理的植物纤维的水悬浮液,初步脱水,再经压缩、烘干而成。原材料不同,工序就有所区别,会造出不同种类的纸。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杉木坪慈竹漫山遍野,很多村民以家庭作坊造纸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几十年过去了,这些原始的造纸技术被现代科技取代而消失。受三年级科学教材“纸”相关内容的启示,我设计了“民间造纸术调研”活动,指导学生对本地的民间造纸进行了调研。

5.1实地采访

教师带领三至六年级共20名学生到造纸老人郑锡辉家中对其进行采访,了解传统造纸术。老人拿出了当年保存下来的纸,让学生触摸和感知。民间造纸术主要有六个步骤:第一步,每年12月,选取嫩竹,截成约2米长后,打破放入池塘,撒一层石灰,注入清水灌满池塘,让竹子在石灰水中浸泡。第二步,6个月后,将竹子捞出池塘外清洗沥干,放干池塘里石灰水,清洗池子,再将竹子存放在池塘,注满清水浸泡1月后待用。第三步,从池子中捞出竹子,放入石臼,以石碓叩打直至竹子被打烂,形如泥状。第四步,将被打烂的竹料倒入小水槽内清洗后,放入大水槽内,并加入滑药,用竹帘在水中荡料,竹料成为薄层附于竹帘上面,其余之水则由竹帘的四边流进槽内。将帘反转使湿纸落于板上,即成一张纸。第五步,将一张张的湿纸叠积,用木板重压挤去大部分的水。第六步,逐一将湿纸揭起、晒干。

5.2情境再现

了解了民间的工艺流程后,我们邀请郑传模老人,找来造纸工具——帘架和帘子,带领学生到当年的民间造纸场地,通过演示,再现造纸情境。从原材料砍竹子开始,时间至少也要7个月,经历11道工序,一张纸才能成形。接下来的动手制作环节,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很多工序我们无法完成,于是大家提议用废纸来体验造纸的方法:将废纸撕碎后加水浸湿,用家里的地蒜臼打纸浆,用大盆子代替大水槽,将造纸用帘子分成小块,在大盆里荡料……在造纸过程中,虽然遇到的困难特别多,比如纸的厚薄不一、比较粗糙、一揭就碎等,但是丝毫不影响学生体验“造纸”的乐趣。

5.3撰写报告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撰写《杉木坪民间造纸调查报告》,结合最初的采访和现场示范讲述,全景再现了砍竹、破竹、浸竹、打碎、清洗、加药、搅拌、舀纸、榨干、揭纸、晒干等民间造纸的11道工序,直至亲自动手成功造纸并将学到的知识以及自己的心得感悟记录到报告中。这样的活动,学生很感兴趣,他们还主动了解各类纸张原材料以及加工流程,同时也将这份热情延伸到了造纸之外的其他科学活动。

6结语

农耕文化是人文学科知识,它可以与科学课有机结合,也可以与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学科有机地融为一体,通过看、学、做、劳、游等实践活动,让学习与生活发生碰撞、紧密相连,从而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寓教于乐,在教育形式上不断创新,实施科学课程校本化,很好地形成了教育合力,丰富了教育内涵。

参考文献

[1]韩嘉玲.小而美: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变革故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177-194.

猜你喜欢
农耕文化科学教学应用
从农业谚语看壮泰民族的传统农耕文化
小组合作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民间美术是本我的放逐和情感的宣泄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