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建筑设计类研究生国际工作营实验性教学研究

2021-08-30 16:18韦自力
美术界 2021年8期
关键词:新文科研究生培养建设

韦自力

【摘要】文章以广西艺术学院·泰国艺术大学联合实践工作营试验性教学为例,阐述国际化工作营学科交叉、跨界融合、互助互鉴、协作共赢等特色,探讨国际工作营教学活动与设计学研究生培养体系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动跨界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的构建,提高教学过程与培养目标的契合度,加强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推进研究生国际化教学交流平台建设,使设计学研究生培养更好地服务于国际形势与国内环境的需求。

【关键词】联合实践工作营;实验性教学;研究生培养;“新文科”建设

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历史的转型期和换代升级期,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构建一支庞大的“新文科”视野下的研究生培育队伍,以破解学科的单一发展带来的严重不足,满足多元化的社会需求,乃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适时之举。它突破了原有文科的学科界限和专业界限,以跨界融合、协同创新、资源共享为途径,促进学科的融合。基于此,许多高校在研究生培养计划中融入了跨界融合为主导的工作营实验性教学活动,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方式,推进学科的融合发展,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通过校企、校地、校校合作的方式解决单一化人才培养带来的思维固化问题,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解决研究生培养特色不鲜明、实践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增加学科影响力,推动“新文科”建设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新思路,给中国与东盟国家迎来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契机。随着双方经济、贸易、能源、金融、服务等行业领域的深入合作,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文化领域、教育领域的交往也得到不断加强。双方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之间的文教互鉴与共通。广西的许多高校非常支持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文教交流与合作,设立“交换生”培养制度,吸收东盟国家的学生到校学习,同时也推送一部分学生到东南亚国家留学,定期举办中国与东盟国家跨文化工作营活动,使双方的文教事业在守望中得到相助,在合作中取得共赢。

东南亚地区在历史上被称为南洋,早期因谋生和劳工迁移使得南洋各国的华人很多,他们在当地形成了华人圈,沿袭华人习俗,传播中国文化,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南洋华人文化圈,丰富了东南亚国家文化的多样性。其中越南语、泰国语等与广西的壮语更有同源之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这些文化的認同与文化的交流源远流长,血缘与宗族的亲近汇集成今天双方交往的人文基础,形成了今天中国东盟研究生国际工作营文化交流的特殊性。

一、广西艺术学院·泰国艺术大学联合实践工作营教学的特点与内容

(一)学科交叉、跨界融合

与传统的研究生培养单一性做法不同的地方在于联合实践工作营注重教学方式的开放性,把泰国艺术大学的教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以及广西的行业专家邀请过来和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的导师和研究生一道,组成工作营实验性教学团队,到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展开侗族村落的调研工作,参加联合实践工作营的中泰双方由30名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10名教授、副教授、行业专家组成,分8个小组展开活动,本次实验性教学活动体现出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特点,联合实践工作营以传统村落保护与传承为主题,内容涉及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建筑学、环境工程学、历史学、美学等多学科、跨领域的综合研究。不是单纯地就建筑而建筑、就传统而传统的研究,而是跨领域、多视角的综合研究,其研究内容涵盖古今,对于广西少数民族干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相交融的方式,赋予新干栏文化以传统干栏意向的同时,具有新技术的现代特点,适应广西少数民族民众的生产、生活之需。

(二)时间短、强度大、视域范围广

联合实践工作营实验性教学的安排如下:第一天在广西艺术学院举行开幕式,中泰双方的导师及博士研究生作主题演讲;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到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分组进行田野调查,采访木构建筑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考察侗寨的民风民俗;第五天、第六天回到广西艺术学院相思湖校区进行联合实践工作营的资料整理和概念性设计、设计方案分享与交流活动等,全程为6天时间。中泰两国师生测绘了侗族传统的代表性建筑,如风雨桥、鼓楼以及民居建筑。并到国家级木构建筑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杨求诗的工作现场参观和采访,三江县侗学研究会会长杨永和现场讲解侗族的起源和发展、侗族村落的民间传说等。师生们亲身体验了侗族的百家宴与侗族传统民俗文化、歌舞,拓宽了知识面。田野调查的成果丰富,为后一阶段的方案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工作营教学团队回到学校之后,进入了侗族传统村落的信息整合和概念性设计阶段。工作营教学活动时间虽然不长,但其强度大,师生们看到和接触到的信息量也大,可以说是跨越了传统与现代的不同时空领域,工作小组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侗族村落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这个动态的实验性教学活动对学生来说是难得的学习机会。

(三)在地教学、彰显特色

联合实践工作营实验性教学是在地化教学实施的方法之一,需要在实验性教学中把当地的自然条件、人文资源充分地利用好,在当地选取适当的主题和素材,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活动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要推进另外一个研究生人才培养的体系构建,而是运用地方性资源,助力当地研究生教育达到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学的统一要求,增进学生对当地资源尤其是文化传统及生态意向的了解,增强文化自信和责任担当,鼓励学生在地教学和训练中将自身素质的提升与地方经济建设融合于一体。

工作营的8个工作小组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根据在地考察中发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造设想,如从破坏传统建筑风貌的“乱象”中寻找干栏文化还原的办法;从侗族民俗文化保护的角度构建数字化博物馆的思路;从对应不同的水文状况解决当地百姓过河问题而提出的“可变化”的浮桥思路;等等。同学们在活动中主动融入主题的挖掘,从现状中分析问题,找到问题解决的思路,体现了在地化教学强调研究生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特色化发展。

(四)互助互鉴、协作共赢

联合实践工作营实验性教学是多导师制的教学活动,师资的构成不仅有来自中泰双方的导师,还融入了侗学會的专家、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构建筑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及来自设计院和设计公司的代表等多元化的教学力量。实验性教学活动在整合了多专业、多研究方向的教师资源外,还融入了动态和开放的社会资源,通过跨国家、跨文化、跨时代、跨学校、跨年级、跨研究方向的多项度交流,给学生提供学习和体验机会。一方面,整合了广西艺术学院和泰国艺术大学建筑设计研究、室内设计研究、环境艺术研究、民族传统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文化遗产研究等领域的师资力量,全方位地进行传统建筑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人才培养;另一方面,根据教学需要动态地从社会聘请一线专家和木构建筑代表性传承人,通过讲座、现场讲解、小组点评等形式,参与到侗族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活动中去,通过侗族传统建筑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平台,促进多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促使多领域、多学科背景下中泰师生、行业工作者和民间艺人间互助互鉴的交流协作。在双方学生共同组成的工作小组里,研究方向不同的小组成员,团结协作,既发挥自身的优势和长处,又协同小组展开研究工作,成为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团队其他成员一道共同成长。

二、国际工作营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第一、解决了建筑设计类研究生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的问题。本项目结合中国东盟的地缘优势和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地域特征,打造具有广西少数民族与东盟地域性研究的特色。第二、解决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不足,不适应多元化社会发展需求的问题。研究生培养需要全方位、多方面的综合性培养,多元化、高素质人才更有利于现代社会的发展。第三、解决了东盟地区环境设计类研究生学术交流不充分的问题。与东盟各国之间环境设计类研究生的学术交流活动不够充分,限制了学生的国际视野。第四、解决了高校—企业—地方协同育人推进不足的问题。建立校校、校企、校地合作的培养机制。第五、解决了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科影响力不足的问题。在国际工作营教学实践中,扩大设计学学科影响,推动广西“新文科”建设的发展。

三、国际工作营实验性教学对设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影响

(一)推动跨界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的构建

首先,联合实践工作营在人才培养的思维上改变了传统认知的模式,主动探究或学习替代了灌输式的被动接受,个体学习也变成了小组团队式学习,团队成员在工作中探索、在协作中交流,相互促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思维的改变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其次,工作营实验性教学跨越了传统学科单一的阶段,采取学科交叉与融合的方式,整合学校、企业和地方资源,利用跨学科的研究引导学生多视角地去发现、分析和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如从历史学、建筑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的视角去发现传统村落中存在的与当代生活需求格格不入的现象;以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切入点,解决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经济开发的互利问题,等等。最后,工作营实验性教学在组织方式上,也有许多创新的地方,如:利用走出去研学的方式使校内单一性教学变为在地化的多元性教学,师生的关系也从单纯的校内关系转变为校企、校地和校校的关系等,国际化工作营的组织特点使实验性教学更具“新文科”的开放性。

(二)完善硕士研究生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过程与培养目标的契合度

国际工作营实验性教学的过程包含了前期的讲座、实地调研、概念设计的总结与交流过程。恰好与设计学研究生教学的基础理论、社会实践和方法论的三个核心内容相契合,工作营的实践过程虽然不长,但其涉及的内容对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构建和完善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明确了基础理论、项目实践和设计方法论研究等在设计学硕士研究生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对跨界融合型人才培养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促使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知识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不仅影响研究生某一阶段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对其一生的成长都有帮助。

(三)构建实践教学平台,推进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联合实践工作营教学是建立在校企、校地、校校联合的基础上,多点联合的合作方式和“走出去,引进来”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在实际项目中锻炼创新思维和提升综合能力的机会。多点融合将教学课堂延伸到校外,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校外导师融入进来,实现校外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教学的模式。同时,加强校与校之间(尤其是东盟艺术院校之间)的教学与交流,把教学的场地从校园中延伸至企业或地方性文化特色明显的传统村落中,利用实践基地为研究生实践教学提供优质的环境。此外,改变研究生实习阶段的学习方式,从阶段性实习转变为项目式实践,增加实践教学的目的性,而不是为了实习而实习,荒废过多的学习时间。校企、校地、校校合作的联合培养方式不仅使学校师生受益,同时可以发挥学校师生研究型思维的优势,与企业一道开拓研究领域,提升企业的科研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四)推进研究生国际化教学交流平台建设

“中国—东盟建筑空间设计教育高峰论坛”从2015起连续五年举办,对东盟地区设计学研究生教育水平的提升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在教育高峰论坛中研究生们更多的是以听众的身份参加,交流意见的机会有限,国际工作营实验性教学活动给研究生在研学中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同学们各抒己见,分享工作营研学的工作体会,也通过他人的分享而受益匪浅。这一多元跨界、深度融合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丰富了研究生实践教学交流平台的类型,解决了设计学研究生学术交流不充分的问题,交流平台的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位研究生教育影响力不足的问题,扩大了与东盟国家研究生的教育往来和交流力度。

(五)增强设计学专业构架下高校非遗保护研究力度

悠久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我国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将非遗文化纳入到国际工作营实验性教学中,可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优秀文化建设。构建地方性设计教育体系。解决高校设计教育缺乏特色的问题;解决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解决教学研究成果难以服务社会的问题;解决学科特色和影响力不足的问题,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结语

“学科交叉与融合”是未来“新文科”建设的特色和专业设置的核心要素,构建多学科领域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协同育人机制,探索“新文科”建设内涵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职责。积极构建联合实践教学平台,推动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开展国际工作营教学交流活动,大力尝试国际化教学交流平台建设等,其目的都是为了探索和推进“新文科”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工作,为了传统研究生教育迭代升级,为了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培养担负历史重任。

注释:

*文章系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研究项目“中国东盟建筑设计类研究生联合实践工作营实验性教学研究”,批准号JGY2019131,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廖祥忠.探索“文理工艺”交叉融合的新文科建设范式[J].中国高等教育,2020(24).

[2]高迎爽,王涛.“新文科”建设视域下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路径探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0(4).

[3]刘贺明,路培,曹虎,李涛.基于“工作营”模式的景观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6(6).

猜你喜欢
新文科研究生培养建设
寒露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研究生培养中导师与辅导员联动机制的构建
基于非形式教育理论的研究生素质培养的研究
对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一些思考
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