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英雄王海的三封信

2021-08-30 19:40钟兆云
同舟共进 2021年8期
关键词:王海敌机中国空军

钟兆云

西琳娜的少年来信

王海是解放军第一批飞行员。1944年参加革命后,曾在东北老航校有过一年零四个月的艰苦训练。人民空军初建,王海在第四航校进行为期半年的飞行训练后,于朝鲜战争爆发前一个星期,即1950年6月19日,分配到人民空军第一支航空兵部队——第四混成旅(后改为空四师)担任飞行中队长,进行米格-15喷气式歼击机的改装训练。年底,作为飞行骨干,调往由空军第三歼击旅改名的空三师,担任九团一大队大队长。

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的决定后,举国上下涌现了捐献飞机的热潮。在雪片似地飘向志愿军空军的来信中,王海读到了一位在苏联防空洞出生、署名西琳娜的少年来信。信上说,我把买糖果的钱都给捐了,你们要是被美国人打下来,就不配当共产党员,不配为中国人民的飞行员。她还说,“西琳娜”在俄文是警报防空之意,现在身在祖国,你们不会再让我们天天听防空警报、跑防空洞了吧?

王海读后心潮起伏,情不自禁地想到贯穿抗战期间刺耳的防空警报。岂能再让新中国的百姓和孩子再跑防空洞!

战前动员,朱德总司令来空三师听了王海的豪言壮语,眉开眼笑,叮嘱也要讲战术,勇敢加技术战术才能打胜仗。一路陪同的刘亚楼也笑,却不忘激将:“王海,是英雄还是狗熊,空中见分晓!”

1951年10月20日,为中国空军揭开“空战之谜”的空四师,带着让毛泽东主席批示“甚好甚慰”的辉煌战绩结束实战锻炼,撤出一线机场,王海所在的以临战姿态进行紧张有序训练的空三师,同日进驻安东(丹东)浪头机场,接替作战,迎战世界技战术水平最高的空战。誓师大会上,王海又想到了那封信,代表一大队全体人员立下誓言。

谁能想到,他驾驶心爱的战鹰,率领一大队飞越鸭绿江后,连着几次战斗起飞,别说战果,就连敌机的影子都没照见,乘兴而去,扫兴而归。眼见兄弟部队七团在11月4日首战胜利,三大队大队长牟敦康击伤一架F-84,副大队长赵宝桐击落2架F-84,在空三师战史上写下光荣的第一页,能不在巨大的压力中窝着一把火?

王海说:“在空中一听到敌情通报,精力就分配不过来了。有的只顾看座舱内的仪表,忽略了向外搜索;有的心情急躁,东张西望;有的顾此失彼,只看一个方向。结果只是每天起飞、搜索、返航,再起飞、再搜索、再返航,瞪大了眼睛,就是看不见美机的影子。”

空战变成了空忙。落地后就召开讲评会,少不得一通连“吵”带争。身为大队长的王海,觉得必须尽快甩掉这个包袱,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团里开完会,他在本大队再开,让队员们把每次战斗起飞的情况都摆上桌面,一同琢磨分析。

为什么地面指挥员提醒了,全大队前后左右也都看了,就是搜索不到目标呢?慢慢才弄明白:飞机在空中是立体的、运动的,你动敌也动,加上各有各的角度,又有高度差,前面中队是二千米,后面就可能二千五百米,再后就是三千米高度了,看的都不一样。让大家更明白的是:自己基础差,知识浅,改装后在喷气式上只飞几十个小时,确实不如“老油条”那样会搜索目标。

为了提高目视搜索的能力,王海亲自带着队员们在地面观察空中的飞机,观察飞鸟,研究出一套搜索敌机的要领。

11月9日,王海奉命率大队升空,南追100公里至镇南浦上空,他平生第一次向敌机——英国FMK-8型机(配置双发动机)开炮。“咚咚咚”,炮弹出膛的声音多解恨啊,带着他的满腔怒火,一股脑儿地向敌机倾泻。眼见炮弹打光了,敌机却没往下掉,摇晃中拼命往“三八线”方向逃窜,王海一面退出战斗,一面指挥后面三架战机攻击。接连开炮,人人皆没落空,终于让这个大家伙冒烟起火,拖着长长的黑色火焰栽落海里。

11月18日,几分钟电闪雷鸣的抵近格杀中,王海亲手击落两架敌机,僚机焦景文也击落两架,孙生禄击落一架,全大队无一伤亡,酣畅淋漓地打出了一场“5∶0”的漂亮仗。

喷涂在他机身上的五角星渐渐多了起来,实心的代表击落,空心的代表击伤,都是对他功绩的表彰。五角星直径为20厘米,颜色为鲜艳的红色,镶以黄边。五星画在座舱下部的机身两侧,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架飞机的战果,也增进飞行员的荣誉,焕发再立新功的豪情。

王海和战友们驾驶战鹰,带着一颗又一颗星星冲上天,常常也在残阳如血时返航。不仅自己来回厮杀,还给初上战阵的新部队提供必要掩护、有力救援,危难之处显身手。有一次,他和僚机还奋力救下陷入美军重围的苏联友军一个单机,此后,苏联友军一听是王海,就拼命喊“達娃里希,哈拉绍!”(同志,真好!)

在前线机场每见苏联友军飞行员,王海也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在苏联听惯了防空警报的中国女孩“西琳娜”那封信,暗暗和自己较劲,要为共和国看护好天空。

投身大机群作战,王海大队的仗也愈打愈好,愈打愈精,他的组织指挥渐趋成熟。他的空战经验,为刘亚楼提出那个克敌制胜的著名空战战术原则“一域多层四四制”提供了借鉴。爱才若渴的刘亚楼,在听取王海汇报时,看到眼前冉冉升起了一颗新星,那也是他刻意要为空军,要为解放军,要为这个国家寻找的星、培育的好苗子。

志愿军总司令兼政委彭德怀也来到空三师驻地机场视察,记住了王海、刘玉堤、赵宝桐等一批优秀指挥员的名字,坚信中国空军这只雄鹰必将昂首于世界上空。

全大队、全军上下的翅膀,都在风雨中摔打得刚硬而灵巧,连连给不可一世的美国空军以重创。胜败之间,美国远东空军不得不承认其所谓的“空中优势”受到很大削弱,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从朝鲜战场返回五角大楼后惊呼:“共产党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世界上主要空军强国之一。”

空三师结束为期86天的第一轮空战后,王海的名字进入空军党委的贺电中:“创造出目前各空军师战果的最高纪录,并锻炼出赵宝桐、刘玉堤、范万章、王海等功臣模范同志。”1952年2月1日,不久前在中南海宴请空军第一支轰炸机部队空八师时喊出“空军万岁”的毛泽东,在空三师的战果综合报告上写下批示:“向空军第三师致祝贺。”

第一次实战锻炼刚结束,王海被擢拔为空三师九团副团长。

烈士战友的家书

1952年五一节,空三师再次开赴前线,参加第二轮作战。这期间让王海念念不忘的,也有一封信。

那是战友孙生禄父亲孙国臣写来的,数十年后再读,仍让王海哽咽。信上说:“我只有一个儿子,他牺牲了,自然是很悲痛的。但我最恨的是无耻的美国强盗,竟然打到我的心上和头上来了。我还有个女儿,她也在部队上工作,我坚决要给儿子报仇。现在我在保定建筑公司当木工,虽然五十多岁了,但也一定要在后方积极生产,支援你们。希望你们把我的痛恨变成你们的力量,来狠狠地打击美国空中强盗,替我那牺牲的儿子报仇!”

第二轮作战,正逢美军实施“绞杀战”,清川江上空敌我飞机常有上百架穿插、交火。混战中,常有飞机凌空爆炸,或拖着黑烟消失,降落伞在空中飘荡。空战惨烈空前,空三师飞行员或牺牲,或跳伞,严峻时一天只有八机浴血长空,并且都是副大队长以上指挥员殊死作战。

空军和陆军有所不同,空军当了团长、师长还得打仗,而且第一个冲天。担任副团长后的王海,仍亲率一大队出战,站在全大队的最前面。曾高喊“老子不怕死”的他,偏偏向敌机喊出了“你给老子去死!”他不怕死,但不能轻易死,出征前女孩西琳娜的信、空军首长的期待,说的都是不能被美军打下来!

面对空战出现的低潮和一时的黯淡无光,空军上下高度重视,加强战术研究。王海在组织大队认真学习“一域多层四四制”空战战术原则时,也研究敌军战术。总的感觉,敌人越打越滑,爱在云层里捉迷藏,有时冒出来看一看,伺机偷袭,你一打它又进去了,看不见了;他们常常搞两架一组或四架一组,为的是不容易被雷达捕捉,而我们的飞机在天上待机时间过不了半小时,等到要着陆放起落架时,速度小,油料也不多了,人家就突然蹿出来咬你,能不吃亏?

王海与战友们共勉的,还有气吞山河的心声:“美军飞行时间虽比我们长,但也刚开始见识世界上第一次喷气式飞机作战,能有多少经验?飞行时间短虽是我们的弱点,但我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敢于和敌人拼命,在这点上我们占了上风,我们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政治觉悟高!”

王海知己知彼,带领一大队在艰苦卓绝的空战中,和兄弟部队组成一堵让美机无从逾越的“米格墙”。

1952年11月,年仅26岁的他升任九团团长。12月2日,他率一大队12架米格-15,毫无惧色地迎战美军最新式的F-86机群。敌众我寡,加之无线电受到干扰,开局甚是不利,王海沉着指挥部队协同配合,互相支援,灵活处置,很快就变被动为主动,孙生禄取得了一次空战击落美机2架的好成绩。次日,王海又受命率部协同友空军截击上百架敌大机群,在穷追猛打中,击落击伤F-86各3架。这两天空战,王海大队共击落F-86飞机9架、击伤3架,自己也被击落2架、击伤3架,以小的代价夺取了大的胜利。

但每个胜利都来之不易。时隔多年讲到孙生禄的牺牲,王海还忍不住落泪。12月2日空战中,孙生禄的座机被敌人打了十几个洞,机翼都快变形了,但他仍舍不得扔下这架快到极限的战鹰,以精湛的技术勇敢地驾驶回来,迫降于兄弟部队的大虎山机场。翌日中午坐了两个小时的吉普车回到浪头机场来,又主动提出参加下午的空战。

王海忘不了当时劝他的话:你太辛苦了,下午就给我好好休息吧。更忘不了孙生禄的回答:我又没病,飞行员这么少,多我一个就多一份力量,党培养我们这些人当飞行员不容易,是用金子把我们堆起来的,我们也要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不惜一切要为中华民族、为中国空军争一口气!

孙生禄牺牲时年仅24岁,已取得击落击伤敌人7架飞机的辉煌战绩,王海常常想,他如果活着,会是一颗多么耀眼的星。

孙生禄的追悼大会让全军垂泪,而烈士父亲孙国臣信中的嘱托,却深深感染并激励着每一个战友,升腾起滚烫的热血。

血与火的考验,终于迎来了空三师“击落击伤敌机百架祝捷庆功大会”。那是1953年1月10日,中央军委发来嘉勉电。庆功会上高高飘扬的横幅上写着:“巩固胜利永远前进!百架是千架的开始,决不骄傲!”庆功会后十几天内,空三师又击落击伤敌机十余架,王海及其大队战友的银鹰上,又画上了新的五角星。

当年轻的中国空军出现在朝鲜战场上空时,不独麦克阿瑟、李奇微,就是美国远东空军那些头头脑脑,都无比狂妄地认为不堪一击。却未料,其后“联合国军”的主帅、美国远东空军的司令不管换了谁,面对从鸭绿江畔到清川江一线形成的“米格走廊”“米格墙”,一直都望而生畏,有限格斗中不敢挥师妄入,使得该空域在世界空战史上享有不可忽视的知名度。

当美军远东空军悲哀失去“百战不倦”“特别勇敢善战”的“空中英雄”戴维斯等王牌时,志愿军空军却越打越强,王海和赵宝桐、刘玉堤、孙生禄、鲁珉等人,被打造成了中国空军的“王牌”飞行员(即五星英雄)。

王海的功绩,还在于打造出了一支让敌人闻风丧胆的“王海大队”。抗美援朝期间,王海大队共击落击伤敌机29架,全大队人人都立下战功,架架飞机都描上了红星,荣立集体一等功。

大洋彼岸的橄榄枝

1992年6月,一封来自美国的信,跨洋越海,飘到了空军司令员王海的案头。信中写道:亲爱的王海将军:

自从我们互访以后,时间已过去很久了。但是,我对您和你们的人民以及你们伟大的国家仍记忆犹新。

得知您身体很健康并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我感到非常高兴。我最喜欢的格言还是你们中国的一句话:“不打不成交。”

今年底我可能有机会在中国会见您。

顺致最良好祝愿

加布里埃尔

1992年6月10日

写信人加布里埃尔,美军退役上将,曾任美国空军参谋长。他说的“不打不成交”故事,发生在1984年。

那年7月,时任空军副司令员的王海跟隨国防部长张爱萍所率的中国军事代表团访问美国,时任美国空军参谋长的加布里埃尔得知他是当年朝鲜空战中的老对手,提出要单独会见。在互相了解双方参加朝鲜空战的时间和所在部队后,加布里埃尔突然告诉王海:我当年是远东空军第51大队的中队长,在朝鲜战场上就是被你们击落跳伞的。王海幽默地说:真是不打不相识,如果你们再敢侵略,我们还是要把你们打下来!顿时,会议室里响起一片笑声和掌声。

1985年10月5日,已任空军司令员的王海在天津杨村机场,陪同到访的加布里埃尔上将观看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表演。美国空军最高指挥官伸着大拇指,连称中国空军飞得好。他们已从对手变成了朋友。

当被问到:“您有过‘走麦城的经历吗?”老将军平静如水地回答:“有过,还被击落过。”那天是1953年3月27日,王海在辽宁大堡、宽甸上空一场空战中,因为敌情观念淡薄、思想麻痹,座机被击中起火,只好忍痛跳伞……

王海在回忆录《我的战斗生涯》里写道:“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率领本大队创造过15∶0的战绩。在我本人的战绩簿上,也曾有过击落击伤敌机9架而未曾被敌机击中的记录,遗憾的是这一记录没有保持到战争结束……”后来他也查清了击落他的对手——美国远东空军第67大队飞行员詹姆斯少校和约翰中尉。

世上难有常胜将军,坦率承认曾吃败仗,进而总结教训,只会让人更敬慕他的磊落胸怀。

1975年10月,为纪念抗美援朝25周年,王海跟随中国人民友好代表团访问朝鲜。踏上曾经血染的土地,无限感慨涌心头。离休后的王海,还特别找到了抗美援朝之初那个写信的“西琳娜”,感谢信中带给他的无形的精神力量。

那些年,我采访过张廷发、罗元发、何廷一、林虎、刘玉堤、岳振华等空军群星,他们口中的王海,莫不是中国空军的骄傲。2020年“八一”刚过,94岁的王海也在他们之后化作了天上的一颗星。回顾那些访谈,我脑际总会油然响起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的一句话:“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作者系文史学者)

猜你喜欢
王海敌机中国空军
歼-20:中国空军的王牌战机
载入史册的中国空军英雄
冲着敌机,开炮!——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
我猜你是开玩笑的
我 猜 你 是 开 玩 笑 的
新中国建国后击落入侵敌机大盘点
中国空军首次对日大空战
M 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agnesium Alloy Sheet by Friction Heating Single Point Incremental Form ing
王海
偷架敌机开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