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同抑郁的孩子共处

2021-08-30 00:37
奥秘 2021年8期
关键词:来访者心理咨询挫折

日前,国家卫健委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工作特色服务工作方案》,要求加强抑郁症防治,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在“加大重点人群干预力度”内容中,“青少年”被放在了第一位,可见对青少年群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科学认识抑郁症、以及鼓励他们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已经成为国家层面的共识。

在这条新闻下面,我们发现有网友留言“别,直接初中开始吧”,这条留言还得到过百的点赞,从中不难看出大家对青少年抑郁的认知在提升,但同时也处于非常迷茫、不知如何应对的境况。

事实上,在笔者的心理咨询执业过程中,因抑郁前来寻求帮助的青少年,年龄跨度从11、12岁到20多岁。可以说,从小学高年级阶段到大学、研究生阶段,都是需要家长关注的心理危机高发期。

在咨询过程中,笔者感到部分家长对如何与被确诊抑郁症的孩子相处,还有一些认知误区。这些认知误区不仅不利于孩子病情的恢复,严重的甚至会加重病情。比如,是不是可以减药、停药?是不是可以恢复上学?孩子是不是装的?是不是想太多才会这样?

其实这些疑问在咨询中都可以通过讨论,去更好地理解孩子的状态,但我们最担心的是咨询终止,这样我们就失去了讨论如何改进的机会,失去了继续帮助孩子和整个家庭的机会。

笔者和一些咨询师朋友督导的时候,经常会聊到一个话题,如何鼓励家长让孩子坚持长期心理咨询。我们都接触过咨询了三、四个月,甚至几次心理咨询后,就停止咨询的个案。

以下是笔者询问家长原因时,得到的部分反馈:

1.感觉孩子已经好多了

事实

1.心理疾病的治疗需要较长时间

许多心理疾病的形成都是长期得不到适宜的情感反馈和支持造成的。相应的,想要从根源上改善孩子的情况,不管是哪种流派的心理咨询师,都需要和孩子一起工作较长时间,帮助孩子建立新的关系,学习建立新的看待、理解世界的方式,以及重建对自我的认知。这都不是几个月能完成的。

笔者在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进修时,教授們经常对家长说的话是:“你花了那么多年把孩子变成这样,现在也要准备好那么多年等待孩子慢慢变好。”

2.疾病有反复

包括心理疾病在内的许多疾病,在治疗和痊愈的过程中,经常会经历反复的过程。抑郁症也同样有很多个波动期,就算是一直坚持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也一样会经历波动,这就是这类疾病的特点。我们千万不能因为目前看起来好多了,就以为痊愈了,这反而会带来隐患。

3.很多孩子会对父母隐瞒真实情况

很多抑郁的来访者告诉我,“在爸妈面前每天装得开开心心的,真的好难受,爸妈都以为我好了,只有我自己知道情况还很严重。”

他们隐瞒的理由有的是不想让家长担心,有的是看到父母为自己担心的样子太有压力,有的是父母催促自己快点好起来……抑郁症患者真的有办法“装出”好了的样子。孩子是否痊愈,需要经过专业人士的评估,不要自己下判断。

对策

当孩子确诊心理疾病后,家长要做好长期治疗的心理准备,或者说,家长要改变以往和孩子的相处方式,改变家庭生活的状态。如果你的孩子看起来好多了,你正在考虑是否要减药、停药或者停止心理咨询,请和孩子的主治医师讨论,不要自行决定。

2.已经对孩子降低要求了

事实

1.抑郁者会体会到低价值感、能力减退感,对孩子降低要求并不能使之提升

甚至有的孩子从父母降低要求中,解读出父母放弃自己、对自己失望的感受,陷入更深的负面情绪。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中对此有这样的描述:“与重性抑郁发作有关的无价值感或内疚感,包括对自我价值不现实的负面评价,或对过去小失败的内疚性的先占观念或思维反刍。这样的个体经常误读中性或琐碎的日常事件,把它们当成个人缺点的证据,同时在感受上夸大了对不顺利事件应承担的责任。”

2.父母对孩子降低要求,并不能直接改变孩子人格结构中的“超我”对自己的要求和评价

随着个人的成长,会把父母、老师、社会等外在的权威的判断标准内化为对自己的评判,弗洛伊德称之为“超我”,有时候我们也可称之为道德或良知。一个人的超我建立起来后,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改变,还会在一段时间内对自己进行“审判”,觉得自己无价值、有罪等。因此,即使父母改变了对孩子的要求,甚至经常肯定、鼓励孩子,也需要经过较长一段时间才能影响到孩子的人格结构。

对策

和抑郁的来访者开展咨询工作时,心理咨询师会寻找来访者身上的积极资源和闪光点,以此提升来访者的自我价值感和能力感。但更重要的是,心理咨询师可以全然接纳来访者,不管此时对方有多么糟糕,这样的接纳可以让来访者感受到“我不需要做什么,也依然是有价值的”。

家长需要学习如何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让孩子感受到“我不需要做什么,也依然是有价值的”,这是非常重要的体验。但很多时候家长在生活、工作中积攒了很多压力,很难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始终保持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经常是孩子一表现出负面情绪,家长就着急想把孩子往好的方面引导,如果引导了一阵子没见效,就开始烦躁。所以让孩子和心理咨询师保持长期稳定的咨访关系,有助于孩子体验被全然接纳的感受。

3.陪孩子旅游散心了

事实

旅游作为散心的选择,确实有效。从防御机制上来讲,旅游是一种“隔离”。把自己和原本产生问题的环境、关系“隔离”开,这样问题好像就不存在了。

但是大部分人不能一辈子都在旅游,旅游结束还是要回到原来的环境、关系中,还是要面对这些问题。所以没过多久,以前的问题还是会回来。

对策

去讨论产生问题的原因,讨论如何应对问题,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4.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了

事实

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自觉对孩子有愧的家长身上,希望用无微不至地照顾,“弥补”过错,让孩子“回归正常”。但是个体的发展有很多“关键期”,这些“关键期”一旦错过,就是错过了。无微不至地照顾对应的是孩子0-6个月的时期,当孩子进入到青少年时期,无微不至的照顾反而让孩子感觉“窒息”;若孩子配合这种照顾方式,行为甚至心智将会“退行”到婴幼儿时期。所以我们在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的家庭中,会看到孩子好像什么都不会做,生活自理能力、思考成熟度,低于其年龄应有的水平。

心理学家比昂认为,挫折在孩子成长,尤其是思考发展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挫折就是主要养育者和孩子在互动过程中,没能“猜”对孩子的需求并及时提供照顾,但是养育者发现错误之后进行调整,让孩子在可以容忍的范围内接受需要的照顾。

当孩子可以容忍一个挫折时,这个挫折就不再是挫折了。所以,对青少年来说,无微不至地照顾并不是最佳的养育方式。

对策

心理学家经过临床观察发现,主要养育者(一般来说是母亲)对挫折的容忍度有多大,养育的孩子对挫折的容忍度就有多大。所以家长需要更多耐心,学习陪伴和等待,学习在适当的时机给与一些提示,促进孩子的自主思考和能力体验。

5.药都吃上了,应该没问题了

事实

现代心身医学基于“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认为一个人患心身疾病的风险状况,往往跟这个人的心理特征、社会特征有关。

首先是人格上的差异,比如性格冲动急躁的人更容易得冠心病,性格内向消极的人容易得支气管哮喘;其次是个人看待问题的差异,比如一直都是优等生的学生某次考差了,如果解读为自己是废物,就会遭受巨大的精神打击,如果解读为小失误就没有问题;再次是社会支持系统,比如一个人身边始终有理解、支持的人,即使遭受了挫折,也可以走出来。

因此现代心身医学推荐的治疗方式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理+社会支持系统重建。仅仅服药,并不能改变一个人对问题的看法,也不能改变人格气质,更无法增进社会支持系统。

对策

在坚持服药的基础上,坚持稳定的心理咨询,学习家庭沟通技巧,提升家庭对孩子的支持资源。

6.我们一直在鼓励孩子

事实

南希·麦克威廉斯在《精神分析诊断》中对抑郁有这样的描述:“人们最初将个体抑郁归因于过快、过早地断奶,或早年遭遇了超出其应对能力的某些挫折……用性驱力和攻击驱力来解释这种心理机制,上述现象即被描述为自我虐待或转向内部的愤怒。弗洛伊德的这一解释在临床实践中很受欢迎,受到同道们的热捧,他们开始努力帮助来访者识别自己的愤怒起源,以便于扭转抑郁的病理性过程。”

从心理动力角度理解抑郁,是因为在遭遇挫折或经历丧亲之痛后,伤痛未被“看到”或共情,內心没有顺利经历“伤痛-哀伤-哀悼”这一自然的修通疗愈过程。所以,在和抑郁者咨询时,心理咨询师首先要做的是“看到”和共情这一份伤痛,让抑郁者充分表达这些伤痛和哀伤,充分哀悼,甚至表达愤怒。但鼓励会阻断这个过程,抑郁者便无法开启这一修通疗愈的过程。

对策

孩子早年经受了自己无法承受的挫折或丧亲之痛后,为了“让自己活下去”,会采用各种防御措施,以维护一个表面的、虚假的自我。为了修通这一过程,达到疗愈效果,需要更长的时间,允许抑郁者慢慢建立信任后,放下防御,再去进行表达。

猜你喜欢
来访者心理咨询挫折
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来访者
Chapter 5 An important visitor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来访者
Chapter 1 The beginning of things
挫折使我更坚强
放下“应该”,才得自由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生活需要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