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D-LTE 4G基站同步授时安全应对策略研究与试验

2021-08-31 08:05洪春金许向东黄毅华卢洪涛
广东通信技术 2021年8期
关键词:以太时钟北斗

[洪春金 许向东 黄毅华 卢洪涛]

1 引言

目前国际形势复杂,中美关系紧张,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目前全球GPS 同步卫星服务由美国运营掌控,而目前中国绝大部分4G基站均采用美国GPS 作为授时同步源,若由于种种原因,美国切断中国区域的GPS 同步授时服务,中国绝大部分4G基站将由于丢失同步源而全部瘫痪,4G 业务无法使用,对中国的影响极大,后果不堪设想。在中美关系每况愈下的情况下,提前考虑中国4G移动通信网络的同步授时安全问题及相应对应策略,将是极其重要及必要的。

2 FDD-LTE 4G基站同步模式选择

FDD-LTE 4G基站采用频分双工机制,4G基站小区间不需要严格时间同步,采用频率同步方式即可满足4G基站同步要求,因此在5G NR TDD基站建网前,FDDLTE 4G基站在不需要时间同步应用场景(例如COMP 等)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如“以太同步、GPS 频率同步”等方式。5G NR TDD基站建网后,由于涉及4G/5G 互操作,FDDLTE 4G基站要求选择时间同步,原因分析如下。

(1)4G-FDD基站采用频率同步,5G-TDD基站采用时间同步

如图1 所示,因4G基站与5G基站间时钟同步模式差异,标准5G 终端在现网4G网络配置的LTE GAP 测量周期内(测量周期Measurement Gap Repetition Period=40 ms,测量间隔Measurement Gap Length=6 ms)大概率测不到NR 邻区SSB 信号,从而导致4G基站到5G基站切换不成功,极大影响5G 终端在SA 组网架构下的4G 到5G 切换功能。

图1 4G-FDD 频率同步5G-TDD 时间同步

(2)4G-FDD基站和5G-TDD基站均采用时间同步

如图2 所示,在4G-FDD基站和5G-TDD基站均采用时间同步的情况下,假设4G基站帧头与5G基站帧头对齐(站间Time Alignment 校准Error,TAE=0 ms),所以考虑到5G基站SSB Offset 设置下(通常为0,SSB在第0 个子帧),4G基站的MG offset 设置和MGL 测量间隙时长能够满足在MGL 时间段内能够测量到5G SSB 信号,因此4G基站到5G基站能够切换成功。

图2 4G-FDD 时间同步5G-TDD 时间同步

3 4G基站丢失GPS 同步源的应对策略

通过第2 章节的理论分析,第3 章节将结合每种同步技术方案实施的应用场景、改造成本、实施难度等进行多维度比较分析,并对以下4 种替代同步技术方案进行现网试点评估或逻辑推导,得出具有实际应用参考价值的部署方案。

3.1 应对方案

(1)SyncE 同步以太方案

4G基站在GPS 同步源丢失的情况下,依赖4G基站自身晶振,基站一般能保持12~24 小时频率同步,在此时间后,基站将无法保持严格频率同步,从而导致滑码、累积误码,影响基站切换,严重影响用户业务体验。通过第二章节的分析,在不考虑4/5G 互操作的场景,可以采用“SyncE 同步以太方案”,为4G-FDD基站提供频率同步,从而保障4G网络的正常运行。

如图3 所示,同步以太方案的双BITS 时钟的时钟源为北斗BDS 系统,通过同步以太或外时钟口接入CX600设备,同时每台BITS 与设备间的接口最好进行11 保护,中间网络需要规划好主备跟踪路径和时钟跟踪接口,并全网启用SSM 协议。环上节点应从最短路径跟踪。优先级规划建议10、20、30 类推,为后续增加时钟源预留优先级值。4G基站一般通过ETH 口从A 设备获取时钟。同步以太方案需要逐跳支持,另外中间网络需符合以下原则:从BITS 设备到基站的同步路径节点不超过20 个,超过20 个的场景,需要将时钟源下移。目前传输网的传输设备均支持频率同步信号传递,不需要进行OTN 传输改造,因此该方案改造成本低,部署相对容易。

图3 同步以太方案

(2)1588v2 时间同步方案

在考虑4/5G 互操作的场景,4G基站要求时间同步,此时可以采用1588v2 方案,但该方案涉及相关网络设备的升级改造,包括BITS 时钟需增加北斗星卡模块、北斗天线模块及时间输出模块,传输设备(主要是M-D 设备间波分设备)需升级支持PTP(1588v2)信号,因此该方案对现网影响较大,改造成本高,部署难度较大,适合在4G基站无法安装GPS 同步天线的场景,作为有效补充。

如图4 所示,1588v2 时间同步方案的时间源,采用双BITS 部署1588v2 OC 模式,双BITS 通过FE/GE 口或者1PPS +ToD 向核心汇聚点注入时间,同时IP RAN网络将从时间服务器获取的时间信号通过1588v2 协议传送至4G基站。逐跳部署1588v2,承载网络全网配置BC 模式,协议封装格式一般采用L2 组播,BMC 算法支持破环。1588v2 需要保障每对光纤长度对称性,否则进行补偿。和以太同步一致,实际部署一般控制在20 跳以内。4G基站通过PTP 接口(FE/GE,1588v2 OC 模式)或(1PPS +ToD)&2M 外时钟接口接收1588v2 时间同步信号。

图4 1588v2 方案

(3)4G基站升级到支持北斗/GPS 双模方案

2019 年9 月,中国北斗卫星授时系统正式向全球提供服务,因此通过对4G基站星卡进行升级或更换,更换或增加相应板卡以及GNSS 天线,实现对北斗的适配,从而使4G基站可以通过中国北斗授时系统实现时间同步,该方案技术成熟,但改造成本相对较高,适合某些需要重点保障的4G 站点以及有紧急任务需求和保障的场景,例如应急通信车上的4G基站。

(4)4G SyncE 同步以太方案+5G NR SSB 周期20 ms→5 ms 方案

如图5 所示,在GPS 授时服务无法正常提供,1588v2时间同步方案无法全网部署的情况下,如果还要保证4G/5G 的互操作功能,则可以考虑4G基站采用“SyncE同步以太方案”,同时将5G NR SSB 周期从原来的20 ms 修改为5 ms,增加SSB 的发射频率,从而保证5G 终端的4G 模块,在LTE GAP 测量周期内能够搜索到NR SSB,同步到NR网络从而成功切换到5G基站。

图5 4G 频率同步,5G 时间同步,SSB 发送周期5 ms

如表1 所示,以某运营商5G基站上下行子帧配比为DDDSUDDSUU为例,由于该方案增加了SSB的发射频率,因此会对5G网络的下行性能造成一定的损失,经计算对比,5G网络的下行性能损失约为3%,该方案适合在战时或紧急情况下,基本保证4G、5G网络均能正常工作的场景。

表1 NR SSB 周期20 ms →5 ms,5G网络下行性能损失计算表

3.2 小结

通过对“方案1”和“方案2”在某运营商进行试点评估,“方案3”和“方案4”逻辑推导等方式,并结合同步授时精度、4/5G 互操作功能、改造成本、实施难度、应用场景等维度进行综合阐述分析,得出如表2 所示,具有实际应用参考价值的结论。

表2 试验评估及逻辑推导结果

4 FDD-LTE 4G基站同步授时方案创新思考

虽然中国北斗授时系统已在2019 年正式启用,但由于历史原因,目前某运营商FDD-LTE 4G基站绝大部分仅支持GPS 卫星授时,如果对全网4G基站改造为支持BDS/GPS 双模授时服务,改造成本高,不经济也不现实。因此可以研发一种参考中国北斗系统同步产生GPS 信号授时的转换装置,通过该转换装置,可以产生与中国北斗信号严格同步的GPS 信号,并向下集中授时,支持“一拖多”,可以对机房中多个4G BBU 进行集中授时。如图6、图7 所示。

图6 改造前后系统对比示意

图7 北斗转GPS 信号发生器原理

该系统满足BBU 的GPS 同步信号输入要求,并且频率精度和时间精度均能满足基站要求,仅需增加北斗同步GPS 信号发生器,而无需对现有4G基站和网络进行任何改动,可以实现改造最小化,以较低成本解决4G基站无GPS 同步授时的问题。此方案尤其适合某些重点区域的4G 站点或者应急通信车的4G 站点,若国际形势非常危险,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考虑在整张4G网络全部部署该装置,以确保4G网络可以正常运行,4/5G 互操作正常,5G网络性能无损失。

5 结束语

通过对4G基站丢失GPS 同步授时的4 种技术方案进行多维度分析,经现网试点评估验证或推导分析进行综合阐述论证,得出具有实际意义的结论。同时,在中国北斗授时系统已正式启用的情况下,创新性的提出可行性高的解决方案,具有很大应用空间。众所周知,网络信息战已然是现代战争的重要一环,从国家网络战略安全层面考虑,提前考虑及制定4G网络同步授时应对方案,借助中国自研的北斗授时系统,加快“参考中国北斗系统同步产生GPS 信号授时的转换装置”的研发及应用,防范于未然,将可以使中国能够更加从容应对4G 移动网络可能受到的安全攻击问题。

猜你喜欢
以太时钟北斗
北斗时钟盘
别样的“时钟”
古代的时钟
“北斗”离我们有多远
车易链:做汽车业的“以太坊”
有趣的时钟
首个北斗全球“厘米级”定位系统开建
中国的北斗 世界的北斗
时钟会开“花”
A Study on the 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