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本科院校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思考

2021-08-31 01:19龚雪张海森
高教学刊 2021年21期
关键词:合作教学双语教学

龚雪 张海森

摘  要:文章根据近20年来普通本科院校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普通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普通本科院校双语课程建设应注重校内合作的建议。针对双语课程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结合双语课程建设的经验,给出校内合作的一些具体措施。

关键词:普通本科院校;双语教学;合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21-0043-04

Abstract: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limitations and problems of the bilingual teaching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n ordin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past 20 year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bilingual cours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operation within the university. In view of the main restrictive factors of bilingual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combining with the experience of bilingual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some concrete measures of cooperation in universities are given.

Keywords: ordinary undergraduate college; bilingual teaching; collaborative teaching

2001年,教育部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要求,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做出了高等院校要使用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的重大决策[1]。在此之后的几年内,教育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双语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在2004年教育部“教高[2004]21号”文件中对“双语教学课程”做了统一界定,即双语教学课程是指“授课课程采用了外文教材并且外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的50%以上的课程”[2]。2007年,教育部正式启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按照分批建设的原则,从2007年至2010年总共支持建设500门(实际建设503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近20年来,全国各高校纷纷响应教育部的号召,积极开展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在教育部及各级教育部门的资助下,一大批双语教学精品课程被迅速建立起来。然而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受到师资队伍、学生外语水平、经费支持等方面的限制,如今我国高校双语教学课程建设仍存在一些实际问题。

作者整理了从2007年至2010年教育部公布的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从立项情况看,拥有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高校共212所。其中非211工程院校总数虽占比52.8%,然而它们的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仅有148门,只占全部立项课程数503门中的29.4%。此外,西部地区拥有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高校共45所,占比仅为21.2%。从拥有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数的排名来看, 西部高校中仅有西南财经大学一所高校排名进入了前30%。由此,作者认为,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目前最显著的问题是重点大学与普通高校发展不均衡,東西部地区差异明显。

一、制约双语课程建设的主要因素

从目前已有文献关于本科双语教学的调查分析来看,制约双语课程建设,尤其是导致普通本科院校双语课程建设滞后,东西部高校双语教学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师资力量

学界认为是否能开展双语教学,学校的师资是决定性因素[3-5]。李振国、谷焕焕指出 “师资水平和教师积极性是影响普通本科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首要因素”[3]。韩立新、于诗卉针对双语教学教师的问卷调查显示“超过60%的人认为教师自身的英语能力问题是双语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首要困难”[4]。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交流合作的广泛开展,大量有国外留学背景和工作背景的专家学者回国成为高校教师。但不难发现,这些具有过硬语言能力和扎实专业知识的教师多分布在国内985/211高校,在普通本科院校就职的仍占少数。此外,有国外学习或教学经历的教师多为青年教师,他们具有较高的专业英语水平,但缺乏双语教学经验。因此,普通本科院校中能顺利开展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仍然不足。

(二)学生外语水平

学生外语水平直接决定了双语教学能否顺利开展是学界的普遍共识[4-6]。要能顺利进行双语教学,“学生的外语水平要达到不仅能听懂学科内容,还要能表达自己学到的内容(比如回答教师问题、做作业、考试等)的程度”[6]。这要求学生必须能熟练运用专业外语。然而目前大学外语教学模式侧重应试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学“推行的四、六级考试过于强调普通英语水平的测试”[7],对学生实际运用第二语言的能力培养有所欠缺。由于受生源的影响,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的外语水平相比重点院校更低,灵活运用外语获取专业知识及学术交流的能力不足。

(三)专业课程教材及课程设置

在双语课程建设中,学者们普遍认为教材的选取非常关键[3-5]。双语教学中带来语言障碍的因素之一是没有选用适合学生的专业英语教材。目前,专业课程双语教材的使用主要分为三类:(1)引进原版外文教材;(2)国外的教学参考资料;(3)国内编写的外文教材或讲义[4]。尽管外文原版教材和国外教学参考资料及讲义保持了语言方面的纯正性,但原版教材内容的容量、深浅程度往往与国内高校课程内容的衔接方面有出入,课程标准与规范性也可能存在差异[8]。即使找到合适的原版教材或教学参考资料,高昂的成本使得其难以在普通高校进行推广。因此,根据各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自主编写双语教材是比较可行的选择。但国内双语教材建设时间较短,有撰写专业外语教材经验的教师较少,特别是普通高等院校此类情况更为严重。

猜你喜欢
合作教学双语教学
小学语文合作教学的有效性探析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对策与研究
浅谈合作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合作初探
如何建构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
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实践
高校通识课程《美术鉴赏》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情景导游》课程双语教学改革探索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
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