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究

2021-08-31 01:19李晓丽
高教学刊 2021年21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新媒体

李晓丽

摘  要: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更为复杂,教师的主导地位发生了动摇,同时新媒体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多样的途径,这就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积极心理学倡导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探究人的积极品质,挖掘个人优势,从而使人类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并获得幸福感,其研究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教育资源的扩充、教育方法的多元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确定以积极体验为主的教育目标,营造积极的教育现实环境,构建网络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帮助大学生实现更好的自我。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21-0058-04

Abstract: In the era of new media,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more complex, and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teachers is shaken. At the same time, new media provides a variety of ways for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which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ositive psychology advocates the us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s to explore people's positive qualities, dig personal advantages, so that the potential of human beings can be fully exerted and then they can obtain happiness. Its resear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realization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bjectiv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expans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the diver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methods and other aspects. Therefore,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work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media era should establish educational goals that focus on positive experiences, create a positive educational realistic environment, build a network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latform, and help college students to achieve a better self.

Keywords: new media;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ositive psychology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带来的心理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时期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更是我国教育发展关注的重点。近几年来,无论是在理论探索还是在实践研究上,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诊断和治疗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随着大众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入,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人们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重点从心理障碍问题的防治转向为引导人发掘自身潜力从而和谐自主发展,将研究重点更多的集中于人类的力量和美德,并探索如何激发人性中的力量和美德,帮助人们实现更好的自我。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出现的以网络媒体为主的新形式。2021年2月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9.89亿,大学专科占10.5%,大学本科及以上占9.3%[1]。大学生的成长在新媒体的影响下,有了更多获取信息的途径,也可以更好地彰显大学生的个性,但是由于过多地依赖网络,容易使他们的人际交往、学习、人格形成等方面出现问题,影响心理的健康成长,这就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学生问题的复杂性

新媒体时代学生的生活中铺满大量信息,新闻信息、娱乐信息、广告信息、科技信息等,这些复杂的信息呈现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每个学生从不同角度接受信息,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有兴奋、有激动、有焦虑、有迷茫……新媒体时代学生之间的交往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更多地从现实世界转为虚拟世界。虚拟世界的交往一方面提供了新的交往途徑,扩大了学生的交往圈,另一方面降低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参与,拒绝现实中的交往合作,与社会、学校脱节,出现网上网下判若两人,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2]

(二)教师主导地位的动摇性

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话语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受到影响,教师已经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传播者和人生成长的引领者。新媒体技术的使用,教师的权威受到挑战,师生关系发生变化,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已超越教师。网络媒体无形中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样受新媒体影响的教师由于社会角色和认知兴趣的不同,必然和大学生的关注热点、使用方式存在差异,不一定能从学生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新媒体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