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丘脑-大脑脚胶质肉瘤1例

2021-09-01 03:45陈思敏莫笑开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1年8期
关键词:轴位丘脑胶质

陈思敏,莫笑开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广东 广州 510630)

患者男,66岁,头晕、视力进行性下降1月余;既往高血压病10余年。查体:双眼视物模糊。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头部CT:双侧丘脑-大脑脚片状等-低密度影,内见少许点状钙化影(图1A)。头部MRI:双侧丘脑-大脑脚2.8 cm×4.0 cm×2.2 cm团状异常信号,双侧对称分布,边界尚清,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病灶左后份见小片状囊变区,周围水肿明显(图1B);弥散加权成像呈稍高信号,表观弥散系数1.05×10-3mm2/s;增强后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内见无强化区(图1C)。影像学诊断:双侧丘脑-大脑脚病变,考虑高级别胶质瘤,不除外弥漫中线胶质瘤。行幕下小脑上入路肿物切除术,术中见双侧丘脑-大脑脚灰白色鱼肉样肿瘤,质韧,部分边界不清。术后病理:光镜下见肿瘤由分化差的星形细胞和致密长梭形细胞构成,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见,并见瘤巨细胞及多核瘤细胞(图1D);免疫组织化学:GFAP(大部分+),Olig-2(部分+),ATRX(+),IDH1(-),BRAF(弱+),S100(+),H3K27M(-),MGMT(+),SSTR2(小灶+),P53(野生型),STAT6(-),PTEN(+),CD34(灶+),Ki-67热点区约30%(+);银染色:Ag(+)。病理诊断:符合(双侧丘脑-大脑脚)胶质肉瘤(gliosarcoma, GS),WHO Ⅳ级。

图1 双侧丘脑-大脑脚胶质肉瘤 A.轴位CT平扫图像;B.轴位MR T2WI;C.轴位增强MR T1WI;D.病理图(HE,×40) (箭示病灶)

讨论GS为同时含胶质和间叶组织成分的少见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者多为30~60岁成年人,男性稍多,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预后差;好发于幕上,以颞叶最常见。MRI常表现为不均质肿块,边界较清晰,内可见出血、囊变(偏心性囊变)及坏死,小血管丰富,T2WI可见“椒盐征”,部分瘤内可见粗大滋养动脉,瘤周常伴中、重度水肿;弥散加权成像病灶信号多变;增强后肿瘤边缘明显环形强化或栅栏状强化。本例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导致术前诊断困难。鉴别诊断:①弥漫性中线胶质瘤,多见于儿童的脑干、丘脑、脊髓,沿中线对称浸润性生长,MRI信号相对均匀,伴轻度弥散受限及瘤周水肿,以不均匀轻-中度强化为主;②胶质母细胞瘤,多位于深部脑白质,可沿白质束向四周扩散形成卫星灶,常侵犯胼胝体并穿越大脑镰形成蝴蝶状病灶,而GS更易发生颅内及颅外转移。确诊需靠病理检查。

猜你喜欢
轴位丘脑胶质
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3对前丘脑γ-氨基丁酸能抑制性轴突的排斥作用
人类星形胶质细胞和NG2胶质细胞的特性
利用OPD scan Ⅲ与传统裂隙灯法评估Toric IOL轴位的对比研究
小胶质细胞——阿尔茨海默病中重新回炉的热点
屈光不正误诊为弱视49例视光学因素影响
人丘脑断面解剖及磁共振图像三维重建
电针“百会”“足三里”穴对IBS 模型大鼠行为及丘脑中CGRP mRNA 表达的影响
视网膜小胶质细胞的研究进展
丘脑前核与记忆障碍的研究进展
侧脑室内罕见胶质肉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