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城市综合管廊安全运维风险管理体系研究

2021-09-01 07:01韩振国
江苏建材 2021年4期
关键词:泰州市管廊运维

韩振国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江苏 泰州225300)

0 引言

综合管廊是采取集约化方式综合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实现原本分散化、多样化、重复性布置管线工程的集中布置,已经成为城市公用管线敷设综合化、廊道化的发展新趋势。按照泰州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理办法要求,结合泰州城市综合管廊运行现状,重点分析确定综合管廊安全运维必须考虑的关键风险因素,并对防范风险提出合理化建议,引导泰州城市综合管廊各方管理主体共同组建安全运维的风险管理体系,以提高其安全性、智能性、精确性。

1 国内外综合管廊运维管理现状

国外开始综合管廊建设的时间较早,具有较好的管廊建设管理经验。我国城市综合管廊建设起步于2014年,目前已投入运营近1 000 km,其中泰州城市综合管廊投入运营管廊线路约为10 km,实际入廊管线主要以电力、通讯和给水管道为主,综合管廊运维管理在制度建设、各单位协同管理和管理过程中信息化水平提升等均需不断改进。我国城市综合管廊要实现有序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在充分考虑安全运维的前提下,实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本体,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护好所有入廊管线的城市供给服务功能,为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奠定安全稳定的基础。

2 安全运维关键风险因素分析

通过对泰州市内医药城综合管廊和京泰路综合管廊政府主管部门、运营管理公司的调查,深刻理解国内已有综合管廊运维管理标准规范解读[1],并咨询专家,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整理,分析得出泰州市城市综合管廊安全运维阶段的风险因素来源,确定相应的风险点,结果见表1。

表1 泰州市城市综合管廊运维管理过程关键风险因素

3 安全运维关键风险因素防范措施

3.1 加快综合管廊运维管理的标准化建设

首先应当基于国家层面已经发布关于综合管廊安全运维方面标准体系文件,结合当地政府、单位开展管理工作实际分工,着重考虑建立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管理制度,按照标准化工作体系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开展安全运维管理工作标准、专业维修技术标准、应急处置和演练标准等标准化建设。泰州市城市综合管廊的设计、施工信息应满足服务于后期的运维管理需要,特别对于工程档案制度应按照标准化要求进行信息编制加工,科学管理,将不同阶段的信息通过系统集成,实现综合管廊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信息管理。

3.2 组建综合管廊高效运维管理团队

按照现阶段我国综合管廊运维管理模式,泰州市城市综合管廊运维管理过程中,入廊管线单位需要提出管线进入申请并经政府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开展管线的铺设安装工作,并知会管廊运维管理公司开展管线信息录入和维护保护工作。但同时日常管线的运行维护、定期检修和应急抢险等工作主要由入廊管线单位负责,运维管理公司起到辅助配合作用。综合管理过程涉及众多单位主体,工作内容存在相互交叉重叠,但又因为各自工作角度、工作流程和单位利益差别,进行信息交换、统一步调完成应急处置等均存在困难。为有效避免管廊各主体单位间相互推诿现象出现,可采取项目经理制形式下的管理项目团队建设。各方管理主体共同参与,重视加强人员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及时进行信息交流合作,缩短工作审批和应急处置过程等待时间,提升运转工作效率,为综合管廊安全运维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3.3 提升综合管廊运维管理信息化水平

目前国内的智慧化管廊实践主要运用智能机器人技术,其能够其改正传统人工开展安全巡检时工效低、易漏检等缺点,但相较于智能监控发现管廊运维隐患并及时预警能力稍显不足。采取GIS精确定位技术创设的管廊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了对于管廊内各种管线、管廊本体和配套设施设备的精确位置导航,但是由于管理系统内纳入设计、施工阶段的管廊信息量偏少,对于运维管理阶段的应急救援决策和管廊后期扩容支持作用较小。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的单一应用于综合管廊后期运维阶段的模型建构,缺少设计施工信息的深度衔接,尚未体现出真正的技术价值。泰州市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应重点考虑建立一个以BIM技术为基础,融合GIS技术和工业机器人技术,将综合管廊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维等全寿命周期内的信息,统一嵌入到各方主体共同分享的智慧管廊管理平台中。

为提升城市综合管廊运维管理信息化水平,可通过智慧管理平台,BIM技术应用在设计、施工阶段,借助可视化的技术优势将原本二维平面的管线施工图建构三维的立体模型,通过模块化参数设置方式,将管廊本体、入廊管线和设施设备的各种参数统一编码,将不同阶段获取的管廊结构信息进行集成,协同开展管理[2]。同时运维管理阶段涉及的各单位主体能够及时录入最新的运营管理信息,并通过管理平台动态化呈现给各方单位,为城市综合管廊的进一步建设和运营维护提供决策参考。在开展管廊安全事故预防措施中,可通过安全运维管理的工作界面,随时登录智慧管理平台,实时呈现管廊内管线运行过程中状态数据,做到超过限值时能够自动发出预警[3]。即使在出现突发事件的情况下,救援抢险人员仍可通过BIM和VR技术结合,模拟救援抢险方案的实施过程,修改完善并提高处置突发事故的及时性、安全性和准确性。

4 结语

今后,随着泰州城市综合管廊投入运维的规模增加,对于安全运维管理中关键风险因素的分析和归纳,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的推广,智慧管廊建设过程中智能化管理平台的建设构架等,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泰州市管廊运维
泰州市打造“五个过硬”的应急队伍
泰州市以“四行”下好精准执法“先手棋”
泰州市下好节后安全“先手棋”
竹缠绕复合材料技术在市政管廊中的应用
团队介绍
运维技术研发决策中ITSS运维成熟度模型应用初探
风电运维困局
综合管廊排水系统设计
杂乱无章的光伏运维 百亿市场如何成长
基于ITIL的运维管理创新实践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