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高校图书馆推动全民阅读

2021-09-03 12:42王傑
南北桥 2021年21期
关键词:战略研究全民阅读现状分析

王傑

【摘    要】阅读能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倡导全民阅读,是希望提高我国国民的整体道德素质及文化内涵,人人提高一点自身的文化素质,国家则提高一大截综合国力。本文主要阐述图书馆如何立足根本,顺应时代,全力培养人民的阅读习惯,建立书香型社会。

【关键词】全民阅读  高校图书馆  现状分析  战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21.021

阅读是人类拓宽视野、获取知识、传承文明的重要方式。社会发展的潜力如何,归根结底体现于每一个国民的素质。因此,应大力倡导全民阅读,坚持以阅读提升道德修养,掌握并提升赖以求生的职业技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应成为当代中国人自觉的责任与义务。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拥有优质的馆藏文献资源,应立足根本,顺应时代,全力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型社会。

一、当前全民阅读的现状分析

据相关数据显示,从2010年至2020年,中国成年人图书阅读率由52.3%提升至81.3%,全民阅读效果非常显著。但仅从读书的数量上来看,全国成年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由4.25本增长至4.70本,提升并不明显,至于电子图书的阅读量,由于之前没有详尽的数据,只知道2020年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29本,不能确定电子图书阅读的提升幅度。近5年以来,因为阅读方式和阅读途径走向多元化,阅读需求向数字化、信息化靠拢。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指出数字化阅读(专指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等电子阅读)的接触率几近八成达到79.4%。

电子书这么受欢迎,那么纸质书会被淘汰吗?以笔者个人的观点,更加喜欢阅读纸质图书,因为手握书籍,坐在椅上,闻着墨香,品着香茗,是人生极乐之事。无虑他人打扰,跨越时间长河,可与先烈贤哲交流沟通,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知识可能会过时,但智慧永远相通。如果用电子产品阅读图书则感觉纷纷扰扰,精神无法集中。蜂鸟问卷曾做过一份“2021年全民阅读情况报告”,65.5%的读者青睐纸质图书;50%的被调查者认为数字化阅读会越来越普及但并不会危及纸质图书;38.35%的受访者认为两者可以共存,相互制约平衡双方的发展;只有11%的人认为数字化阅读发展会越来越快直至取代纸质图书。

二、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意义

我国经过多年的努力拼搏,奋勇发展,在经济上已经能够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面对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需要国家大力发展,让人们享受更多的文化发展成果。满足人们从有书读到读好书、好读书还有相当一段距离,但只要有了需求,就能促进文艺家的创作热情,会有越来越多被大众欣赏和接受的精品书籍面世,为“全民阅读意”氛围的形成及书香型社会的建设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精神食粮。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给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增强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有利于促進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提高文明程度,彰显民族文化自信,传承悠久文化历史,一脉相承,谱写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体系,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国家大力推广全民阅读,社会大众更是有加强阅读增长知识见闻的愿望,但就目前而言,我国的人均收入在满足家庭的日常开销后,大部分群众无力支撑家中书房,所以图书馆就成为大众阅读学习的好去处。

三、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性

书籍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人类发展几千年以来所积累的科技、文化主要是靠书籍承载,而通过读书学习,我们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掌握其中的部分知识,摆脱愚昧,提升自我,加强修养,陶冶情操。读书也是改变阶层最简单、最有效、成本最低的方式。读书还能帮人们树立正确的三观,通过阅读,人们能够与古之先贤坐而论道,与文人骚客精神交融,从无数历史故事中汲取经验,辩证看待世界,塑造正确完善的三观。倡导全民阅读,可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和阅读的环境,拓宽阅读范围。

“人们在阅读时,不仅需要熟读国学经典,更要积极阅读国外优秀的书籍作品,以开拓自身眼界,增强社会意识,从而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在这种氛围下自主进行阅读,通过大量阅读积累,不仅有利于丰富自身的阅历,增长见识,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也能在无形中为自己增加一抹书卷文艺的气息。“腹有诗书气自华”,容颜总有老去的一天,但文化知识能让你的气质更加出众。读书能帮助人们开拓视野,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万事万物,能让我们不再局限于小小生活中的一隅,可以使我们无拘无束地畅游古今中外。

随着读书范围的扩大,我们也会练出广博的心胸与远大的理想和信念。所以我们应该大力倡导全民阅读,减少对手机的依赖,将看手机的时间改为读书、看书,培养自己的好习惯。“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弗兰西斯·培根(英)。阅读与学历、职业、收入、所在地域没有任何关系,只要读书,就会有收获,每个人都能从阅读中受益。或是增长自己赖以谋生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谋生能力;或是了解哲学,与先烈贤哲交流沟通,升华思想;或是阅读小说,体验书中的世界,拥有更多的人生经验;或是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砥砺自己的精神世界,传承伟大的中华文明。“读书是有趣的,不同的书拥有不同的乐趣,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它可以满足你所有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高校图书馆推动全民阅读的战略研究

当今是网络时代,大学生利用手机、电子阅览器、iPad等设备进行数字化阅读,娱乐化阅读,功利化阅读、浅阅读的比例逐年提高。如何把学生吸引到图书馆,改善读者严重流失现象,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各类文献资源,是相关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大学是学生最后一段能够无忧无虑学习的时光,刚刚进入校园的大学生还保留着要求学习的习惯,没有转化为自主学习的习惯,而大学教师和高中教师相比具有明显的区别,高中教师会把知识掰开了、揉碎了教给学生,深怕学生有哪一点不了解而耽误学习,但在大学里,学生均已成年,并且有更多方面的综合素质需要被培养,大学教师的教学远远没有高中教师细致,也没有高中教师的严厉要求。在大学一切均靠自律,这时大学校园里的图书馆就发挥了积极作用。高校图书馆有着丰富的学习资源,担负着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是教师为开展教学活动而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也是学生学习和阅读资源的主要来源。图书馆全面参与了学校人才的培养工作,是学校师生的“第二课堂”,服务师生是高校图书馆最重要的存在因素。

“以服务创新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就是中国图书馆学会提出的办法,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开展阅读推广服务,培养当代大学生的阅读热情和阅读习惯,增强大学生的阅读选择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大学生乐于自主学习、即使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仍能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为建设学习型社会、书香型社会打下基础。顺应时代,加强高校学风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传播知识,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担任起推动全民阅读的重要使命。

(一)高校图书馆推广全民阅读活动的策略

“高校图书馆应该尽可能地向社会用户和社区开放。”“积极采用新媒体,开展阅读推广等文化活动。”这是教育部对高校圖书馆的要求,在保证校内服务和正常工作秩序的前提下向社会用户服务。规模较大、资金充裕的重点高校已经向社会公众提供了开放服务。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也承担着社会教育的责任,为学习型社会、书香社会的创建贡献出一份力量。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首要目标就是高校的学生,因为高校图书馆的藏书非常丰富,不仅存在纸质图书,还配置有丰富的电子文献资源,并进行过严格的审查,书本质量有相当高的保证。图书馆每年都有高额的采购计划,并且针对性极强,分门别类,可以大力开展主题阅读活动,打造情景阅读空间,拉近读者与图书馆的距离。

以我校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每年图书的采购计划优先选择医学类图书,其次开通网上选购图书的需求,有需求的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上传自己喜欢的各类图书。满足学校师生对各类学科书目的需求,让读者成为图书馆馆藏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以此来激发读者的阅读热情。另外,校图书馆还配备歌德电子图书借阅机,免费为全校师生提供服务,并开通了学习通,学生在寒假、暑假、毕业后都可以继续使用校图书馆的所有资源。

每年我校图书馆都会以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开展“读书节”活动,弘扬传统文化、塑造学人精魄、砥砺青年成才。读书节活动把书香文化与党史教育结合起来,以“在阅读中明理增信于实践处崇德力行”为主题,营造浓厚的党史学习氛围,陆续开展了“建党百年 峥嵘岁月”党史知识竞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史故事诵读大赛、“汉字英雄书写大赛”“中华好诗词大赛”“百年峥嵘 吾辈自强”主题征文等10多项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彰显了诚朴精业的校训,用经典阅读点燃全校师生爱党、爱校、爱国的理想情怀,为美丽的漯医校园增添了浓郁的书香。每年9月份新生入学,学校图书馆的教师就以“如何利用图书馆”这一主题对新生进行图书馆的入馆教育,提供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入馆培训PPT等方式宣传阅读,宣传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提供专业的服务,将学生吸引到图书馆阅读与学习。

2021年开始,我校图书馆联合学生处共同举办了“书香漯医悦享书声”线上诵读大赛。得到了师生的积极响应,提高了学校师生的阅读兴趣。学校师生利用图书馆朗读亭和微信服务平台朗读小程序两种方式积极参赛,在为期20天的活动中累计收到参赛诵读作品315个,参与活动师生383人,参赛师生诵读作品播放量达28528次,参赛作品网络投票总数达82138次。助力了我校大学生“四个习惯”的养成,进一步提高了校园的文化氛围,培养了我校学生的阅读习惯,获得了良好的文化育人效果。

(二)高校图书馆推广全民阅读服务存在的不足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使用电子产品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时间越来越长,通过网络,电子信息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网上的知识也越来越纷繁芜杂。因为阅读的时间有限,面对无限的、杂乱的知识,当代大学生更加倾向于浅阅读浏览,放松阅读的心理比较严重,无暇顾及专业知识的阅读,对经典作品的阅读没有兴趣。当前,高校图书馆在努力提升馆藏的数量以及质量,希望能够满足学校师生学习、科研的各项需求,但现实却是图书馆纸质图书的利用率不尽如人意,根据我们的初步走访,这个现象在高校图书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另外,有部分高校的图书馆或因建造时间较早、或因学校资源有限,经费投入有限,无法满足国家要求的图书馆生均建筑面积1.71㎡,在满足了传统的阅读空间后,无法满足新用户关于虚拟空间的需求,功能单一。经调查发现,超过90%的学生希望学校的图书馆里有咖啡厅、水吧等休闲空间,打造舒适的阅读体验,还希望图书馆能提供座位预约,自动借还等优质便捷服务。有部分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热情,服务意识淡漠,甚至对读者提出的疑问无法做出正确的解答,大大影响了图书馆的整体形象,降低了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与质量,打击了读者的阅读热情,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文化发展。

(三)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服务创新对策

我们应该借鉴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创新阅读的成功经验来提升自己的阅读服务,为推广全民阅读做出自己的努力,贡献高校图书馆的力量。如美国内华达大学图书馆首创了为全校师生提供创客空间的服务,并开辟了讨论空间,安排专业的图书馆工作人员服务其中,随时解答读者的各类疑问,辅助学校师生完成多个创新项目,极大程度吸引了全校师生,图书馆的图书文献信息资源借阅量也因此大幅度提升。我国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则立足于空间的改变,将图书馆从“书”的空间改变成“人”的空间,使整个图书馆空间充满灵动性,各个空间个性分明又相互关联,一下子就提升了20%的借阅流通人员,吸引了大量读者,提高了馆藏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的成功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图书馆服务终究是以人为本。加强与读者的交流,提供优质的情境空间,更好地为读者服务,让读者享受阅读的快感,吸引读者进入图书馆是前提,把读者留在图书馆是目的,培养读者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是方向。

五、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应承担起推动全民阅读的责任和使命,从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环境设施、服务人才等几个方面改革创新,坚持以人为本、以读者为服务中心的思想提升自己,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更好地惠泽社会。图书馆应当在人们一时无法拥有自己的书房、无从分辨海量图书、无力承担大量购书成本的时候联系社会,利用优质资源提升国民素质,通过大量专业书籍提升民众专业知识,服务于大众,为文化自信、文化强国的民族复兴大业做出应有的贡献,全力推动全民阅读战略的实施。

参考文献

[1]马玉妍,宋巍巍.全民阅读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途径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8(3):63-64.

[2]杨国富.学图书馆的探索和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

[3]吴锦辉.基于微信公众号推文内容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分析[J].情报探索,2018(12):12.

猜你喜欢
战略研究全民阅读现状分析
广西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研究综述
基于SWOT分析法的山东省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现状及战略研究
全民阅读背景下高职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培养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职大学生践行“全民阅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复合型文化场所:实体书店的立体化转变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做一个全民阅读时代的“悦”读人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