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民服务一辈子

2021-09-03 08:13摘编
江苏教育 2021年55期
关键词:茅山楷模宜兴

□程 林 摘编

时代楷模赵亚夫从小在农村长大。1958年,赵亚夫就读于宜兴农林学院。“年轻人的任务就是建设祖国,要为贫困农民过上好日子奋斗。”开学典礼上,一位领导的发言让赵亚夫牢记了半个多世纪;而后的几十年经历也证明,赵亚夫就是这样做的。

农村太苦,农民太穷,农业太重要了!赵亚夫想:能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帮助农民摆脱贫困,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他打心眼里热爱“三农”,一辈子只想做一件事——“帮助农民过上好日子”。赵亚夫1961 年毕业后被分配到镇江市农科所工作,他开始真正认识农村、农民、农业,为他后来一生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他先是主攻粮食增产,为了农民温饱而刻苦钻研。他先后在武进、丹阳、宜兴等地蹲点7年,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服务,苏南丘陵山区最贫穷、最落后、农民最需要的地方,都有他忙碌的脚步和奉献的身影。20世纪80年代,江苏茅山革命老区就流传着“要致富,找亚夫,找到亚夫准能富”。扎根茅山革命老区60年来,赵亚夫终日坚守田间地头,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他先后推广种植了250万亩的应时果品,给16万农民带来200多亿元直接收益,形成了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的“戴庄经验”。

2021 年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给赵亚夫颁发脱贫攻坚楷模奖章和证书时,带着慈祥的笑容嘱咐他“把成绩写在大地上”。为了落实好总书记的嘱咐,这位有着55 年党龄的八旬老党员与他的农业科技团队又投入到了新的为农服务征程中。

“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为农民服务一辈子!”赵亚夫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猜你喜欢
茅山楷模宜兴
平凡中的伟大 青年人的楷模
一品锅中尝春味
宜兴釉陶
从句容的“容”到茅山的“隐士哲学”
时代楷模
完美楷模
宜兴:东坡书院忆东坡
邹蕴芳
【时代楷模】
圆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