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2021-09-03 09:18康虞佳
快乐作文(7.8年级) 2021年8期
关键词:灶头太公扁豆

“不是青烟出林杪,得知山崦有人家。”烟火气,是生活的最好辨识。它穿梭在古今的小巷里、屋檐间,钻过时空的网,蔓延到每个人的心头。烟火什么样?是呛满鼻间的辛酸火辣,还是缭绕着馨香的一碗平淡的清粥?是独杯只盏与月共饮,还是远亲近邻喧嚣沸腾?寻常人家的酸甜苦辣,伴隨着烟火味,缩影在一方古旧的灶头前,牵引着羁旅他乡的过客,将自己的乡心寄托在穿越了时空的烟火中。此心安处是吾乡,烟火气供养着一方水与土,也安抚着千万颗凡人心。

灶头烟火

上海市长江二中 金沂颖

记忆中的土灶烧什么都是美味的,尤其是扁豆。

乡下的土灶有半人高,灶门上布满斜纹,熏上黑烟。太公系上白色的围兜,坐在墙角的小板凳上。他娴熟地往灶膛里塞了一把干透的柴火,引燃火苗。随即在锅内倒油,待油温微热,太公将洗净的扁豆入锅,那响亮的唰唰声骤起。加上酱料,盖上锅盖,滋滋响的滚沸声,是扁豆焖煮的声音;袅袅的炊烟氤氲着整个灶台,是温馨的弥漫;屋顶上的烟囱冒着,是记忆中的烟火。

我举箸品尝,软糯的扁豆伴着独有的柴火香气沁于心怀,味蕾跳动着扁豆的清爽与微甜。心头却咀嚼着太公给我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太公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我,矮胖的身影,映在一抹夕阳里。

烟火,是袅袅的炊烟。或许那缕炊烟升起我不知觉,但那甜津津的扁豆的味道会在舌尖上永存,挥散不去……

家乡的烟火

上海市和衷中学 金米宬

我的家在一个类似小弄堂的地方,所有人家都是沿路而居,邻里关系融洽。家乡的美便藏在这世俗烟火中,只一碰,便满溢心间。

小满过后,菖蒲流香的日子里,最忙碌的是奶奶。奶奶永远都是包粽子人群中最惹眼的那一个,她折起茎脉分明的粽叶,装入泡好的糯米、白果、腊肉等食材。和煦的阳光透过粽叶洒在她的脸上,她一手固定粽子,一手拽着红线,一缠一绕,一扎一抽,粽子便有了生命,好不灵巧!

半天的工夫,热气腾腾的粽子便上了桌,软糯的粽子融合着粽叶的清香,白果的甜香与腊肉的咸香,馋得我味蕾大开,心花怒放。这时,奶奶在门上挂起几株菖蒲和艾草,药草味同粽香混合在一起,缠绵回转,一吐一纳间,便流成了我心中无法磨灭的回忆。流香的粽叶和艾草,也唤起了童年时弄堂里的烟火日子。

新年烟火

上海市行知二中 闫 钰

我喜欢在老家过新年。

离春节还有一个月的时候,爷爷就开始准备年货。一大早就出去赶集,回来时都会给我带些好东西,那时最盼望的就是爷爷赶集回来。爷爷去赶集时,我就和小伙伴玩。那个时候,我们的心可野了,趁着大人忙得不可开交时,我俩一溜烟爬上房顶,冲着院里的大人们叫。

屋里的大人们觥筹交错,屋外的小孩子们一会儿拿着手持烟花转圈,一会儿又去扔摔炮,噼里啪啦声响彻整座院子。玩累了跑进屋里,桌上满是佳肴,爷爷端着一盆固始鹅块进来,桌上霎时雾气缭绕。

现在年味越来越淡,许久没放烟花了,许久没回家了,老家的新年早已成为了记忆中的烟火。

(上海市田家炳中学  康虞佳供稿)

猜你喜欢
灶头太公扁豆
背影
背影
走心红扁豆
过年
老灶头
我的太公
张良得《太公兵法》
调皮鬼当家
“死心眼”的扁豆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