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低级别黏液性囊性肿瘤超声表现1例

2021-09-04 09:40李冰城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1年8期
关键词:内径胆管黏液

李冰城 曹 乐 张 强

患者男,49岁,4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低热,无皮肤、巩膜、小便黄染,无发烧畏寒、恶心呕吐及胸闷不适等。超声检查:肝右叶见大小约5.5 cm×3.7 cm无回声,边界尚清,内可见较多带状回声分隔,中央可见大小约2.4 cm×1.3 cm稍高回声,胆总管最宽处内径约1.8 cm,下段变细,内径约0.3 cm,左、右肝管内径分别约1.1 cm、0.9 cm,肝内小胆管内径约0.5 cm;CDFI于其内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图1)。超声提示:肝右叶囊性病变,考虑肝胆管囊腺癌可能;肝内外胆管扩张。增强CT提示:肝右叶低密度灶,伴邻近扩张肝内胆管与其相连,增强扫描可见分隔及内部结节强化(图2),考虑胆管乳头状瘤可能性大。MRI提示:肝右叶囊性占位伴结节,考虑良性病变可能性大。行右半肝切除、胆囊切除及胆管探查术,术中于肝右叶囊肿内可见大量浑浊胶冻样液体。术后病理诊断:右半肝低级别黏液性囊性肿瘤(mucinous cystic neoplasm,MCN),见图3。

图1 肝右叶MCN声像图

图2 肝右叶MCN动脉期增强CT图

图3 低级别MCN病理图(HE染色,×100)

讨论:MCN是2010年消化系统肿瘤WHO分类新命名的一类病变,以往称为肝胆管囊腺瘤(癌)。其病理特点:内囊性部分不与胆管相通,囊壁被覆立方至柱状上皮,上皮下为卵巢样间质,细胞内含黏液[1]。好发于中年女性,多为良性且生长缓慢,但有恶性倾向,属于癌前病变。研究[2]显示良性MCN形态规则,多表现为单房或多房无回声,内无壁结节;而恶性MCN表现为实性或囊实混合,且囊、实比例<1,多见乳头状壁结节,形态多不规则、直径>1.0 cm,部分病例伴有胆管扩张。本病例超声表现为肝内多房无回声,内见>1.0 cm壁结节,合并肝内外胆管扩张,属恶性MCN的典型超声表现。此外,超声在显示囊内分隔及壁结节时优于CT,且能同时提供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态、囊实性、血供及周边组织情况等信息,目前已成为诊断MCN的首选影像学检查。MCN超声表现虽有一定特异性,但仍需结合病史、CT、MRI及血清学检查等综合诊断。临床应注意与肝内其他囊性病变如肝包虫病、肝脓肿等相鉴别。

猜你喜欢
内径胆管黏液
肝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及胆管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胆管结石术后结石残留再治疗有哪些
内径千分尺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
黏液如何助力清除流感病毒
为什么蜗牛爬行后会留下银色的痕迹
为什么蜗牛爬行后会留下银色的痕迹?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内径侧轴向引出分接线段的可调模绕制
“o”型密封圈内径胀大对线径变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