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纱厂路西汉大墓出土的玉器

2021-09-05 07:48潘付生
大众考古 2021年3期
关键词:玉璧玛瑙顶板

潘付生

2018年10月,洛阳西工区纱厂路保利大都会建设工地发现一座西汉时期大墓。这座西汉大墓(编号为C1M16090)由墓道、主墓室、侧室、廊道、耳室、坠室6部分组成,占地面积近210平方米。墓葬形制独特,保存相对较好,出土遗物精美罕见,其中玉器及玉饰件的数量达100件以上。

墓中发现了一件“玉温明”。温明即是漆面罩,关于温明最早的记载出自颜师古注《汉书?霍光传》引东汉服虔:“形如方漆桶,開一面,漆画之,以镜置其中,以悬尸上,大殓并盖之”,它是一种非常重要且规格很高的丧葬礼具。

该温明位于棺内,完全罩住墓主头部,主体材质是木胎(已腐朽)。从发掘清理的朽痕及玉壁、玉饰的摆放位置看,这件玉温明应由侧板、背板、顶板和底板组成。两侧板和头顶的背板各镶嵌一块玉璧及其他玉饰;在顶板位于墓主人口部及颈部各镶嵌一玉璧,玉璧孔内嵌一日光镜。这件玉温明内壁应以5块玉璧为主体装饰,外壁以龙形玉佩、龙凤形玉佩、四角有穿孔的长方形玉饰等为辅助装饰。这5块玉璧大小相差不多,直径在11—14厘米之间,玉料皆为和田玉。

青色的直径22.5厘米的大玉璧,出土于墓主人腰腹部位置,应是墓主人身下放置的随葬品。青色大玉璧上有玉璧、玉璜、月亮形圆玉饰等,应该也是玉温明顶板前桥(前脸)上镶嵌的遗物。

青色大玉璧为青石玉质,内圈饰谷纹,外圈饰缠龙纹。该玉璧是洛阳地区目前发现的保存完整玉璧中最大的一件。

琵琶形玉饰出土于墓主人腿部膝盖位置,高6.9厘米,出土时周围有玛瑙珠饰件。

玉觹饰出土于墓主人腿部位置,和琵琶形玉饰相距不远,通高8.25厘米,出土时这件玉饰的头部有玛瑙玉腰饰和玛瑙珠饰件。

玉剑首出土于墓主人腹部位置,直径4.15厘米,厚1.1厘米。

玉蝉位于墓主人头口部位置,应是玉唅。长4.7厘米,宽2.5厘米,厚0.7厘米。

1号月亮形玉饰玉质好,天然形成的图案纹饰优美,直径3.9厘米。

2号月亮形玉饰中间用双层“十”字把玉面分成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饰卷云纹,直径4厘米。

玉牙璋残损,仅存上部,顶部有刃,两侧有组牙,器身满饰蟠螭纹。残高约10厘米,宽约4厘米。

手串饰出土于墓主人左手手腕处,由8颗玛瑙珠、4颗水晶珠组成,其中玛瑙珠又分大中小三种类型。

另外,该墓中还发现有玉七窍塞、玉手镯、玉心形饰、玉碗形饰、玉枕、玉圭以及大量的玉饰片。

纱厂路西汉大墓出土的玉器数量众多,种类丰富,质地优良。这些玉器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玉器的发展演变,为研究西汉时期丧葬文化和升仙思想,为研究中原地区黄河文明发展进程乃至中华文明发展进程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材料。

(作者为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文物保护考古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玉璧玛瑙顶板
地下室顶板施工通道结构加固模式探究
煤矿顶板事故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吉庆祥瑞的东汉吉语璧
五招鉴别老玛瑙
中华文明的第一块基石
玛瑙十二生肖
瑰丽的玛瑙
如日中天 彩云追月
由英雄到罪犯的蜕变
七煤顶板离层界限值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