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革命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

2021-09-05 03:12王焕良
教育家 2021年28期
关键词:沂蒙载体革命

王焕良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是我们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的初心和使命,要从青少年抓起,要充分考虑青少年的认知规律和行为特点,推动红色教育理念、内容、形式、载体等方面创新,激活红色文化资源的生命力。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临沂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沂蒙精神作为中华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体现,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地处沂蒙精神发源地的临沂大学,坚持用沂蒙精神办学,构建文化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的工作体系,培育青年學生“有信仰、能吃苦、善创新、敢担当、乐奉献”的优秀特质。

文化育人润心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民众的优良品格,是中国人民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国家力量和社会共识的重要精神动力。红色文化中蕴含的人、物、事、魂是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营养剂,我们要使红色文化与时代合拍,符合学生的心理诉求,才能更好地用红色文化之魂滋养学生。坚持把红色文化作为文化育人的重要内容,构建“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的文化育人体系,推动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校园文化的建设主体是学生,享用主体也是学生。推进红色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用红色文化所蕴含的伟大革命精神和优良革命传统引领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是加强青年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

课程育人固根基

课程是育人的主渠道、主阵地,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的关键抓手。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转化过程就是培养大学生继承革命文化的过程,也是引导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的过程。弘扬革命精神,深化课程育人,用革命精神来教育和引导学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临沂大学充分发挥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通过“沂蒙精神”这一独特的红色基因融入课程,引导学生品味、体验沂蒙精神,聆听红色故事,传递红色声音,实现了对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

活动育人塑信仰

在实践育人中导入红色文化元素,将学习和践行革命精神作为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实践内容,使实践育人工作更契合时代主题。依托革命老区丰富红色教育资源,深化实践内涵,培育精品项目,提升实践活动的育人成效。将爱国主义基地的实景、实例、实物、实事作为教育载体,把历史的现场变成现实的课题,把历史事件变成鲜活教材,丰富教育载体,打造鲜活的实践教学。结合青年学生的特点,构建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中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将红色文化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创建红色文化活动,通过情景剧、乐舞剧、话剧等形式,将革命故事的感人事迹搬上舞台,以美育人,以史铸魂。

弘扬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牢记初心使命,培育时代新人。总的来说,红色教育要创新载体,丰富内容,灵活形式,更好发挥革命精神的引领和激励作用,切实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猜你喜欢
沂蒙载体革命
建党百年视域下沂蒙精神的当代价值
以多媒体信息为载体,展数学课堂魅力
以几何画板为载体,探究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以学习故事为载体 提升教师察析幼儿学习行为的能力
中国的出行革命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沂蒙六姐妹》:用沂蒙精神为沂蒙女性树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