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猪粪为主要基质的草菇生产配方试验*

2021-09-08 03:01李方桥谭爱华
中国食用菌 2021年7期
关键词:草菇猪粪培养料

李方桥,谭爱华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0)

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 是生长于热带、亚热带高温多雨地区的一种食用菌,因腐生于潮湿腐烂的稻草中而得名,又名兰花菇、苞脚菇及中国蘑菇。目前,草菇是世界上第三大栽培食用菌,中国是全球草菇的主要栽培国家,产量居世界之首[1]。草菇因味道鲜美,在营养和药用方面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市场前景广阔[2]。国内草菇栽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培养料配方、栽培工艺参数及栽培模式等方面[3]。而关于草菇栽培培养料配方的研究,均以富含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废棉渣、棉籽壳、玉米芯、麦杆、稻草等各种农作物下脚料和菌渣等为主要基质[4-5],很少有以畜禽粪便为主要基质的研究。近年来,在规模化、集约化养猪场不断发展的同时,养猪生产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粪便产生量大且集中,资源化利用程度低、效益差,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6]。通过以猪粪为主要原材料进行草菇栽培,与传统废棉渣栽培进行对比,从菌丝生长、草菇产量及品质等关键因素进行试验研究,现将部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种

供试草菇菌种为自制,由宜昌本地野生草菇经组织分离,培育得到纯草菇菌丝体,继而利用麦粒等培养出草菇菌种。

1.2 猪粪的制备

固体猪粪由宜昌正大畜牧有限公司提供。公司养殖场建有粪污处理系统,通过粪污干湿分离,得到固体猪粪。在固体猪粪中加入10%的稻糠搅拌,后经自然晾晒得到干猪粪。干猪粪相关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干猪粪分析测定结果Tab.1 Analysis and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dried pig manure

如表1所示,干猪粪粗纤维含量高,易被微生物降解,碳氮比较为合适,有效活菌总数高,有利于发酵,应用到草菇栽培基料中代替传统的废棉,不仅能提供充足的营养,而且具有改善基质的保肥、保水及通气性。

1.3 试验设计

根据宜昌本地主产农作物的下脚料主要有稻草、稻糠、麦秸、麦麸等实际情况,设计了3种干猪粪栽培料配方及一个废棉对照,见表2。

表2 草菇栽培料配方Tab.2 Formula of Volvariella volvacea cultivation material

如表2所示,将每种配方培养料分成3份,在每层为10 m2的3层床架的上、中、下层各铺1份。记录不同配方菌丝发满培养料时间、菌丝长势、原基出现时间,当草菇子实体由蛋形期进入伸长期时适时采摘,记录采收子实体产量及子实体质量,计算生物转化率。生物转化率(E,%)计算公式为[5]:

E=M1/M2×100%

式中:M1为单位面积鲜菇产量(kg);M2为单位面积干料重(kg)。

试验获得的数据采用SPSS 25.0进行分析。

1.4 培养料发酵

草腐菌生产的发酵过程大多是在露天环境中进行的,污水横流、空气传播导致微生物环境极难控制,杂菌叠加、扩大会对发菌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虫害基数也会不断加大,栽培草腐菌2年、3年就转场比较常见。因此,主要采用小型隧道发酵来克服这些问题。

将废棉、稻草、麦秸分别在浸水池充分浸泡1 d~2 d,再捞出,置于预堆场,按配方与干猪粪混合均匀,预堆3 d~5 d,将生石灰混入,装入发酵隧道发酵7 d~10 d,装料系数为50%左右,每12小时取样测一次温度及pH。料温升至60℃以前不通风,料温达到60℃以后开始控制通风与内循环,当料温升高到70℃~80℃后维持12 h左右,然后适当增加通气量使温度降低至50℃~60℃保持3 d~4 d,完成巴氏消毒及腐熟过程。

1.5 铺料播种

培养料发酵完成后,即可进行铺料,菇床铺发酵料约50 kg·m-2,厚度为15 cm~18 cm。培养料的含水量约为 70%,pH 为 7.0~8.0。播种时,料温35℃,接种自制麦粒菌种0.5 kg·m-2。将80%的菌种均匀地分配在菇床上,和基料混合后,摊平压实,再把剩下的20%菌种散布于表面。接种工作结束后,用农膜覆盖菇床表面防止基料失水。菇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并控制温度在35℃左右,不超过39℃,进行菌丝培养。

1.6 发菌管理

菌丝体生长阶段包括从接种到菌丝体长满料层,管理工作主要是保温为主,促进菌丝生长,增加通气量,通风降温,防止病虫害发生。

发菌管理为播种后1 d~8 d,每天揭膜换气1次~2次,通风降温。播种后第3天起开始控制好料温不超过40℃。如料温过高,则掀开薄膜通气降温,并打开门窗通风。播种1周后料面布满草菇菌丝,记录不同配方菌丝发满培养料时间与菌丝长势。菌丝长满后揭去薄膜,铺一薄层湿稻草,在空中喷雾,保持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为80%左右,经常检查覆盖草层的干湿情况,以表面稍干,下层潮湿为宜。不宜直接向料面喷水,否则料含水量过高,影响菌丝生长,并会滋生杂菌。发菌初期光线宜弱。

接种后第6天~第7天,当菌丝长满至栽培料底部后,重水喷淋至料底部有水珠渗出,并保持室温30℃左右,维持约6 h。待料面干爽后,关闭门窗,使室温回升至33℃左右并保持12 h,使菌丝恢复生长。喷施重水之后,适当增加光照,光照强度控制在50 lx~100 lx,以刺激菌丝扭结形成菇蕾,记录原基出现时间。

1.7 出菇管理与采收

出菇阶段即子实体生长阶段,从接种后的第9天~第10天开始出现针头大小的幼菇,主要需加强温度、湿度、CO2浓度和光照等方面的管理。在菇蕾形成时,加强通风以排除废气和调节室温,控制二氧化碳浓度在0.2%以下,室温保持32℃~34℃,通过喷淋系统调控培养料含水量65%~7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85%~90%,减少喷水量,增加喷水次数。草菇子实体发育期间,适当加强散射光照,忌阳光直射,光照强度约50 lx~100 lx。

幼菇生长3 d~5 d后,在菌幕即将破裂,菌盖尚未展开时及时采收。每天采菇2次~3次,采收时采大留小,动作轻缓,一手按住草菇生长的部位,一手将草菇左右旋扭,轻轻摘下。切忌拔取,以免牵动菌丝,弄乱料堆,影响后续出菇。每采收完一潮菇后及时清理料面,在保持菇房温度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喷水保湿,将pH调到偏碱性,促进菌丝恢复。补水的同时向料面喷0.1%复合肥,约3 d后二潮菇即现蕾,可收四潮~五潮菇。分别记录各配方及各床架的质量和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配方菌丝生长情况比较

各配方培养料栽培草菇的满料时间、菌丝长势、出现原基时间数据及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培养料配方对草菇菌丝生长的影响Tab.3 Influence of different formulas on the growth of mycelia of Volvariella volvacea

由表3可知,菌丝长势最好的是配方1,菌丝密度比其他配方大,健壮有力,生长速度快,长势强,满料时间为6.25 d,比CK提前1.00 d,原基出现时间为8.00 d,比CK提前1.50 d。配方2表现与配方1接近,菌丝较密,长势较强,生长速度与配方1一致,原基出现时间为8.25 d,比CK提前1.25 d。配方3菌丝密度及长势和CK组基本一致,较配方1和2稀疏、长势较弱、菌丝生长速度一般,满料时间为7.00 d,比CK提前0.25 d,原基出现时间为9.25 d,比CK提前0.25 d。根据数据分析,配方1、2与CK差异显著,配方3与CK差异不显著。

2.2 不同配方草菇产量、质量及生物转化率比较

各配方培养料栽培草菇的产量、品质及生物转化率数据及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不同培养料配方对草菇产量及质量的影响Tab.4 Influence of different culture materials formula on yield and quality of Volvariella volvacea

由表4可见,加了猪粪的配方与CK组比较,生产的草菇品质均较好,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添加不同比例猪粪的配方生产的草菇产量有较大差异,产量最高的是配方1,平均产量为4.808 kg·m-2,比CK提高28.76%。配方2平均产量为4.748 kg·m-2,比CK提高27.16%。配方1、配方2的产量和生物转化率均与CK有显著性差异。配方3的平均产量比CK低2.68%,其产量和生物转化率均与CK没有显著性差异。同时每个配方的菇床上、中、下层产量、品质及生物转化率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这主要是通过通风和温度调节,菇床床层之间的温、湿、气没有明显的差异。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以干猪粪为主要基质进行草菇栽培是可行的。干猪粪添加50%~60%,菌丝生长快,原基出现早,产量与以废棉为主要基质的栽培相比,提高25%以上,生物转化率达到30%以上,是比较合适的添加比例。当干猪粪添加量达到70%时,其菌丝生长及子实体产量、品质均没有明显的变化。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适量添加干猪粪,并控制好生产的各个关键技术指标,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草菇产量,更为养猪业废弃物的资源利用提供了一种环保思路,降低了面源污染风险,实现了猪粪便的基料化,使废料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猜你喜欢
草菇猪粪培养料
草菇增产有三法
长期施用猪粪对土壤磷含量及无机磷组分的影响
不同贮存方式对猪粪水理化特性的影响
猪粪配施化肥对侵蚀林地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培养料pH和含水量对海鲜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基于隧道式发酵金针菇菌渣的双孢蘑菇培养料制备分析*
最好的老年人食谱——草菇大白菜
最好的老年人食谱
黄石市平菇培养料的经济实用配方与常用配制技术
长江流域蘑菇栽培系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