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的艺术性研究

2021-09-08 23:28王艺菲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1年5期
关键词:唐诗乐器诗词

书名:唐诗与音乐

作者:张之为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

ISBN:9787566821959

定价:26元

人们习惯将作为文学体裁的诗词称作诗歌,足见“诗”与“歌”之间的深厚渊源。诗自诞生起便是作为歌曲的词句而存在的,尽管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诗词至今仍富有韵律和节奏的独特美感,散发着其他文体难以企及的魅力。由张之为著、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与音乐》一书,就唐诗与音乐之间的渊源与关联进行了系统、详细的探究。

本书共分为四章,分别为“唐诗与乐人”“唐诗与歌唱”“唐诗与舞蹈”“唐诗与乐器”。本书侧重研究的是唐诗通过音乐的吟唱方式所达到的效果,以及“歌”在推动诗成为独立文学体裁并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意義。首先,作者从“唱”的角度去理解唐诗给人留下的行云流水般的感觉,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历代文人常将唐诗视为“有声之诗”“有声之成文”“唐音”。唐诗由于其所具有的可以直接配曲吟唱的特点,“意到词工,不假雕饰……以韵发端,浑然无迹”,流畅大气,能够体现出在盛唐气象下诗人们所具有的开阔意境和浪漫情怀,这也是后世诗歌无法超越唐诗的原因之一。所以,作者选择从音乐与诗歌关系的角度去解读唐诗的艺术价值,不能简单地将其看作是从某个侧面进行的相关性研究,而是一种可能触及文学本质和精神根源的有益探索,具有超越特定形式去探索艺术更深层内涵的意义。其次,作者在每一章都对一些流传至今仍脍炙人口的名篇名作进行了介绍和解读,帮助读者从音韵的视角重新感受作品的魅力,以期帮助读者提高鉴赏古典文学的能力。如在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杜牧等人叹惋被安史之乱终结的盛唐时代的作品中,就频繁地出现了对彼时歌舞盛宴、诗词吟唱场面的描述,追思、怀念之情溢于言表。阅读这些唐诗,能让读者感受到国家兴亡、时代变迁对文化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也能帮助读者了解唐诗在不同时代内容、风格上的发展与变迁。本书对以唐代为代表的中国古代音乐的表现形式,如当时的乐器、乐曲和舞蹈形式等也都作了生动形象的描述。读者可以了解到,早在唐代,我国的乐器种类就已十分丰富了,其中不少乐器来自西域。唐乐中也存在借鉴而来的胡乐,读者由此能了解并感受到盛唐在精神气质上所具有的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特点,从而进一步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本书还对唐代的舞蹈进行了介绍。唐代宫廷所设置的乐舞机构教坊、梨园、太常寺等,影响力绵延千年,时至今日,梨园仍然是中国传统戏剧的代名词。

本书内容丰富、体例清晰,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与趣味性,是读者了解唐诗与音乐文化的优秀读物。

(香港理工大学 王艺菲)

猜你喜欢
唐诗乐器诗词
诗词书法作品
【诗词篇】
唐诗赏读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乐器
唐诗赏读
唐诗赏读
乐器也疯狂
唐诗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