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

2021-09-08 05:49汤玫英
数字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现代汉语课程思政功能

汤玫英

摘 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这种新的课程形式,如何与课程思政很好融合进而发挥思政育人作用,是新时代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以河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现代汉语”为例,探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充分发挥思政育人功能的有效途径:一是不断增强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二是充分挖掘课程可用的思政元素;三是灵活运用春风化雨的育人方式。

关键词: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课程思政;现代汉语;功能

在中国大学慕課网、超星、智慧树、学堂在线等网络平台运行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无论是国家认定的,还是各省推动建设的,都担负着思政育人的重任。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面向社会开放,受众范围广,选课人数多,其思政育人效果的影响面比在教室里面向学生讲授的现实课程要大得多,因此,应该注意充分发挥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笔者主持建设的河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现代汉语”自2018年12月在中国大学慕课网上线以来,已经开设6个学期,选课人数达4万多人,以“SPOC”形式选用的高等学校达40余所,并于2021年5月被河南省教育厅认定为“省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我们“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团队(以下简称“课程团队”)在讲授现代汉语基础知识、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努力尝试开展课程思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此总结一下我们的做法和体会,以就教于方家。

一、不断增强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

课程团队作为河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主讲人、建设者,深知课程思政意识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自觉增强课程思政意识。课程团队增强课程思政意识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一)深入领会习近平同志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同志十分重视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教育的重要讲话,如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等。这些讲话高屋建瓴,切合实际,为教师开展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也是教师进行课程思政的根本遵循。通过认真学习,课程团队更加深刻地体悟到,“要抛弃现代汉语是语言课,而语言不过是交流工具,与思政无关的错误观念,要认识到语言课也事关意识形态,现代汉语课程也负有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责任”[1]。

(二)认真学习《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2020年5月28日,国家教育部专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是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课程团队及时对《纲要》进行了认真学习。《纲要》将“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列为第七个大问题,单独加以具体阐述,让我们感受到国家对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的重视程度。《纲要》强调要“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2],促使我们思考如何更好地实现“现代汉语”课程和思政教育融合统一的问题。《纲要》的学习促使课程思政的理念成为大家的广泛共识,为在课程教学中贯彻课程思政要求提供了政策指引。

(三)积极搞好与思政课教师的对接切磋

面向本科生开设的思政理论课程是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入”的主渠道、主阵地。这就要求专业课程教师必须了解和掌握思政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核心观点,思考和明确自己所教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程的最佳契合点,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思政。可以说,对本科生思政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把握得越准确,开展课程思政的针对性就会越强,因此,加强与思政课教师的对接势在必行。课程团队主动与思政课教师对接,向他们请教,与他们交流,和他们一起探讨现代汉语与思政课程相呼应、相衔接的好的思路和方法,共同制订出理想的课程思政方案。

(四)主动关注其他教师火热的课程思政探索

在习近平同志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之后,学界对“课程思政”的研究热度急剧升高,发表研究文章的数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趋势。我们输入关键词“课程思政”在中国知网检索,结果显示,2017年之前的研究文章为0篇,2017至2020年分别为34篇、383篇、1988篇和5580篇,2021年前4个月已达2018篇。课程团队看到其他课程教师在课程思政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少成果,“现代汉语”课程教师也不能落后,要积极探索,有所作为,更好地发挥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现代汉语”的思政育人功能。

二、充分挖掘课程可用的思政元素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虽然展示在线上,但建设的大量功夫却要花在线下。课程思政也是如此,线上展示的课程思政内容,都是线下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加以合理呈现的结果。课程团队结合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特点,在短视频制作、测试题拟制、互动专区讨论的过程中,均注意挖掘可以融入“现代汉语”课程的思政元素。

(一)梳理课程教学内容,找到最佳思政结合点

《纲要》指出:“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3]“现代汉语”作为一门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包含绪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六部分教学内容,开展“现代汉语”课程思政,就要把思政内容融入其中,让学生学到语言学专业知识的同时,情感得到升华,正确的三观得到树立[4]。因此,“现代汉语”课程思政,首先要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梳理,搞清“现代汉语”各个部分与课程思政的最佳结合点。

课程团队经过认真梳理,形成了语言学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的结合链路。比如,在绪论部分,重点通过大量的历史和现实例证,讲清语言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汉语传承千年的特有文化、汉语与日俱增的国际影响等,让学生为汉语感到自豪和骄傲,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祖国的语言,增强文化自信。在语音部分,重点通过汉语声母、韵母、声调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感受到现代汉语双音节占优势、音调抑扬顿挫的优点,体会到现代汉语的韵律之美。在文字部分,重点通过汉字的起源和华丽演变,以及港澳台地区使用繁体字的介绍,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古人高超的智慧,认识到简化是汉字发展的大趋势。在词汇部分,重点通过对汉语词汇表达简洁特点的分析,介绍在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的文本中,汉语文本总是最薄的,让学生体会到汉语文约意丰的优势;介绍不断涌现的新词语和网络流行语,让学生体会到我国科技和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语法部分,重点通过语序和虚词作用的分析,如“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含义迥异,让学生感受到汉语不同于西方拼音文字的表达特点。在修辞部分,重点通过比喻、双关、婉曲、同异等有代表性修辞格的介绍分析,让学生体悟到汉语表达之妙。

“现代汉语”教学内容与思政的结合点,还可以梳理得更细致、更深入。这些结合点梳理得越细致、越深入,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学中就越容易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完美结合,做到知识与思想相统一。

(二)建设动态的语料库,为课程思政提供素材

现代汉语是当今社会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思想感情的重要载体。这一“工具”和“载体”的角色,赋予了“现代汉语”课程具有广泛包容的特点,即各个领域、各个学科、各門课程中的词语或句子,都可以作为现代汉语课程内容的语料。这一特点为“现代汉语”实施课程思政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选择、积累一些既包含语言学专业知识又具有思政教育功能的语料,形成具有“现代汉语”课程特色的思政语料库。

课程团队目前从以下几个方面建设语料库:一是时政资源语料。主要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等重要会议文件,习近平同志在“五四”、国庆等重要纪念日的讲话等。特别是习近平同志的讲话,金句频出,令人叹服。他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青年要顺利成长成才,就像幼苗需要精心培育,该培土时就要培土,该浇水时就要浇水,该施肥时就要施肥,该打药时就要打药,该整枝时就要整枝。”[5]其中既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语言表达效果突出,又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类似的语句比比皆是。二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语料。“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的经典结构中,均可灵活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内容,作为课堂讲解现代汉语语言学知识的重要材料。”[6]如“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这句话有两个逗号,有连接词“只有……才”,似乎是复句,实际上它是单句。在讲解句类知识时,让学生重温“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三是党史党章语料。主要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知识和党章的内容。党章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中的语言是非常讲求准确的,是经过反复推敲、细心斟酌而来的,不能随意更换。四是宪法法律语料。主要是宪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民法典、刑法等法律知识,可以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结合国家每年举办的“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增强学生学习、推广普通话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五是传统经典语料。主要是国学经典、优秀古典诗文中的精华语句。如讲成语的来源,可举《论语》中的例子:“不耻下问”“三思而后行”“见义不为,无勇也”等,让学生体会家国情怀、修身之法、学习成长之途。

“现代汉语”课程思政语料库,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增加,及时更新。通过动态更新,语料库可用于思政教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十分有利于教师选择使用。

(三)树立教师网上形象,为学生做好品德示范

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课程思政元素很容易被忽视,那就是教师的言行。可以说,最好的课程思政元素是教师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工作具有“示范性”;“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具有强大的示范引领作用。教师的师德师风、人格魅力比苦口婆心、声情并茂更重要。教师的政治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政治方向,教师是什么样子,未来的学生就会是什么样子。

作为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主讲教师,不能像在现实课堂上那样可以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教师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也不能近距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虽然在网络课堂中不能与学生面对面,但学生隔着屏幕还是可以感受到教师的存在的。教师在网络课堂中的种种表现,如讲课的认真态度、学术水平的高低、网上回复的及时性等,也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勾画出一定的形象。这个形象也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师更需要注意自身网络形象的塑造,用良好的形象去影响学生,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

课程团队在录制讲课视频过程中,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三尺讲台无杂音”,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让学生从讲课的话语中感受到教师深厚的理论功底,感受到教师畅达高超的语言魅力和渊博学识,让学生从自然大方的教态、和蔼可亲的表情中感受到教师如沐春风的人格魅力。在网络互动时,教师回答问题准确及时,特别是在期末考试前,学生问的问题特别多,知道答案的心情非常急切,教师不厌其烦,有时回复到夜半时分,这让学生感受到的是教师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上传的个别练习题目的答案有误,被学生指出后,教师及时加以纠正,并夸赞指出错误的学生,这展示的是教师知错就改的勇气。教师这些网上行为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本身就蕴含着思政元素,是学生通过网络看到的好榜样,也是鲜活的价值观,对学生可以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三、灵活运用春风化雨的育人方式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开展课程思政,不能贴标签、喊口号,更不能生拉硬扯、牵强附会,而要注意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高度融合,将课程思政元素“如盐在水”“如春在花”一般自然地融入教学之中,通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发生改变。课程团队在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一)思政内容的自然融入

课程团队在录制授课视频时,特别注意避免两种倾向:一是用课程思政弱化甚至代替“现代汉语”课程的专业内容,忽视了专业知识的讲授;二是只关注语言学专业知识的传授,完全忽视课程思政,将“现代汉语”课上成纯粹的交流工具课。课程团队特别注重将课程思政内容自然融入到“现代汉语”教学之中,努力实现课程思政与语言学知识的柔性衔接和无间契合,潜移默化地感染启发学生。

在第一讲“学好现代汉语,必须的”授课视频中,通过对现代汉语的标准、含义、重要作用、巨大影响的生动细致介绍,特别是针对外国人的汉语水平考试,考试人数逐年增加,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遍布世界五大洲等事例的分析,让学生从内心认同我们得出的结论:“现代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是老祖宗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母语发扬光大,我们使命在肩。”在其他各章节的授课视频中,则十分重视与语言学专业知识点相契合的思政语料的运用。比如,在讲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占优势”的知识点时,举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语料,“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12个词,全是双音节词,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点的同时,再一次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洗礼。再如,在讲排比修辞时,举出习近平同志对青年人的讲话:“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7]在让学生体会到排比增强语言气势的修辞作用、享受到语言带来的美感的同时,还能受到精神上的鼓舞,增加上进的力量。

(二)信息手段的生动呈现

《纲要》提出:“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8]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本身就是现代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形式,因此,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课程团队注意运用这一优势,切合学生依网生存、新潮前卫的特点,采用信息手段,让课程思政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易于接受。

课程团队专门制作了宣传片,在中国大学慕课网搜索到笔者主讲的“现代汉语”,即可看到该宣传片,另外,在抖音平台也有该宣传片精彩片段的展示。在宣传片的最后,解说员以浑厚的声音旁白:“实现现代汉语的学习目标,需要大家使出洪荒之力!”宣传片生动形象、图文并茂,深受学生欢迎,学生学习现代汉语的兴趣得到很好的激发。

授课视频除生动讲授之外,还配有精彩课件,插有美妙歌曲,嵌有清新动漫,这些多媒体元素的融入,让学生享受到有别于传统课堂的“视听盛宴”,更容易受到教化。比如,讲汉字的特点时,就插入流行歌曲《中国娃》中的“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让学生在动人的旋律中明白做人要有品格;讲“啊”的音变时,用动漫人物形象的对话展现“啊”字读音的变化,让学生体悟文明礼貌的价值。

网上互动时,有意设置有教育意义的讨论主题,如“你如何看待语言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等,让学生在网上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深刻认识英语语言霸权、自觉维护祖国语言安全。在回答网上学生提出的问题时,也采用语料库中充满正能量的语言实例去回答。

(三)评价方式的无声引导

课程团队注意在考核环节加大课程思政题目的数量,加强无声的引导。课程设置有丰富多样的在线测试环节,每个视频点结束时设置有练习题,每个单元结束时设置有单元测试题,整个课程结束时设置有期末试卷。在线测试题目的设计注意融入课程思政的内容。如:“写出10个改革开放以来产生的新词语”“写出5个表示艰苦奋斗的短语”“‘此木为柴山山出,请对出下联”“‘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是单句还是复句”“‘每个人都想成功,就是没想到成长,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格”等等。类似这样结合现代汉语知识点、内嵌思政元素的题目,一方面可以考查学生的语言学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政素质,巩固教育成果。另外,在课程公告里不断提示学生,在线测试没有监考,要搞好自我监督,独立完成测试,展现诚信品格。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形式,课程思政是党和国家对教师教学的新要求,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应该与课程思政很好地融合。只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师不断增强课程思政意识,深入挖掘课程可用的思政资源,灵活运用春风化雨的育人方式,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就会得到充分发挥,就会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实现教育的目标。

[1] 汤玫英.在现代汉语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J].中国农村教育,2020(5中):97-98.

[2][3][8]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EB/OL].(2020-07-29)[2021-04-29].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4][6]谭本龙,王洁,陈菊.现代汉语课程思政研究[J].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20,38(6):150-156.

[5]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9-04-30)[2021-04-29].https://www.ccps.gov.cn/xxsxk/zyls/201906/t20190604_132081.shtml?from=singlemessage.

[7]習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2013-05-04)[2021-04-29].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5/04/c_115639203.htm.

(责任编辑 王策)

猜你喜欢
现代汉语课程思政功能
数学的翻译功能
一起来吹牛
“大力士”纸片人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我有特异功能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功能关系面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