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新政落地协同共谋发展

2021-09-09 12:02
中华家教 2021年5期
关键词:笔谈家教共育

“润家笔谈”为《中华家教》编辑部发起的系列主题学术研讨活动,旨在以笔谈的形式汇集家庭教育专家力量,促进家庭教育交流,引领家庭教育学术研究的发展。2021 年9 月18 日,《中华家教》“润家笔谈”之“‘双减政策下家庭教育的发展方向”研讨会在中国儿童中心家教中心如期召开。本次笔谈会聚了教育领域颇有建树和声望的四位重磅学者,围绕“双减”政策的重要意义,从多维的视角带来了“‘双减改革呼唤家庭教育的回归与重构”“幸福人生需要什么样的童年”“多方共育,博物赋能”“知识教育的震荡与家庭教育的稳定”四场精彩的演讲。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教育学部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家庭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志勇認为,“双减”是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做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他呼吁家庭教育应回归家庭本位,坚持育儿第一,要高度重视自然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教育,实现家庭与学校的协同发展。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家庭教育首席专家,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孙云晓研究员从对童年的讨论出发,认为有关爱、有自由、有梦想、有道德、有自理能力的童年才是幸福的童年,现代家庭教育需要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发展儿童。“双减”政策的出台和落地,正是给予家长们一个如何建立幸福童年和人生的反思期。

史家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王欢谈道,当下教育工作者在价值观和教育方式上都要更注重孩子的参与和选择的权利。“双减”政策打开了儿童健康成长的空间,需要家校社之间形成共识、共谋、共为、共享的“四共”格局,多方共育,才能为孩子赋能。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鹿永建从保护家庭的视角,认为“双减”政策的出台使我们更加认识到亲情属性和利他属性是家庭关系的基础,我们要维护家庭情感的神圣与美好,尊重不同家庭的特性和选择权,加强对家庭的指导、引导与研究,促进家庭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保障家庭在社会中发挥稳定器的作用。

本次笔谈从政策出发,站在“热点”与“难点”的视角去剖析家庭教育,研讨了如何在当前的教育政策背景下建构良好的家庭教育生态环境、有效实现多方协同育人,并共同谋划了中国家庭教育的发展方向。这些真知灼见与智慧谋略无疑会给“双减”新政下在家庭教育领域不断探索的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家长注入一针“强心剂”,吃上一颗“定心丸”。

本期“润家笔谈”的更多精彩内容将在《中华家教》杂志中陆续刊发,敬请关注。

猜你喜欢
笔谈家教共育
最好的家教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教有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教“漫”镜头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亚笔谈文献整理与研究”简介
家教“漫”镜头
清末民初中日语言接触情形及其演变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