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肛术与腹会阴直肠癌根治造瘘术对直肠癌的疗效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2021-09-09 13:17河南省项城市中医院466200牛其新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17期
关键词:会阴优良率直肠

河南省项城市中医院(466200)牛其新

直肠癌是一种起源于直肠和肛管的癌疾病类型[1]。患者常伴便血、排便困难、腹痛、腹胀、大便性状改变等临床表现,需要积极进行控制,以避免癌症病灶转移[2]。腹会阴直肠癌根治造瘘术多用于直肠癌的临床治疗,但采取腹会阴直肠癌根治造瘘术治疗,需要永久性腹壁结肠造口,部分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较差,整体疗效不能令临床满意[3]。因此,本研究纳入2018年5月-2020年5月住院治疗的78例直肠癌患者,开展本次研究,以实施腹会阴直肠癌根治造瘘术为对照,对直肠癌患者接受保肛术治疗后,其临床病情改善优良率、心理状态评估指标焦虑HAMA量表水平值、抑郁HAMD量表评分、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的影响价值进行探寻。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直肠癌患者,共78例。这些患者2018年5月-2020年5月,被我院收治。将78例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命名为研究①组、研究②组,研究①组39名,男、女病例数分别是20名、19名,47-78岁,平均(65.23±4.16)岁。研究②组中,患者共39名,男、女病例数分别是19名、20名,48-77岁,平均(65.15±4.22)岁。

入选标准:①我院接收病例,经直肠指诊、直肠镜检查、肿瘤标志物、直肠腔内超声检查,确诊为直肠癌的患者[4];②伴有便血、排便困难、腹痛、腹胀、大便性状改变等临床表现者;③知情,同意本次研究;④符合保肛术、腹会阴直肠癌根治造瘘术治疗适应证者。

排除标准:①患有器质性精神障碍疾病。②合并肛门失禁、肛门外伤等疾病者;③曾接受多肛门手术者;④无法进行随访者。

1.2 方法 研究①组:接受腹会阴直肠癌根治造瘘术治疗。术中游离肿瘤病灶部位约4cm,取左下腹部造瘘口,行残端吻合。术毕常规抗感染治疗。

研究②组:接受保肛术治疗。协助患者取截石体位,麻醉起效后,于肛门部位旁边切开入路,将软组织进行分离,至肠系膜下血肿,并进行高位结扎,采用血管钳钝性分离,清除肿瘤病灶,并清除盆腔侧壁淋巴结,切断、分离直肠肠管,以吻合器蘑菇头置入保留的直肠管内,术毕常规冲洗,并吻合直肠后壁/肛管与结肠端。术毕常规抗感染治疗。

1.3 评价指标 ①对治疗6个月后临床病情改善优良率进行探寻。主要是评价患者的相关症状有没有消退,假如各种临床表现,达到了75%以上的消退,就归入优;假如各种临床表现,达到了50%以上的消退,但是仍不足75%,就归入良;剩下的患者,各项临床表现,总体未达到50%,归入差。②对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焦虑HAMA量表水平值、抑郁HAMD量表评分进行探寻。HAMA评分<7分:代表无焦虑;HAMD评分<8分:代表没有抑郁表现。HAMA、HAMD分值越高,代表心理状态越差。③对治疗6个月后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进行探寻。包括日常活动、生存质量、健康状况、自我感觉4个评价项目,最高分119分,分值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佳。

1.4 数据分析 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按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按%表示,行卡方检验。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性。

2 结果

2.1 对治疗6个月后临床病情改善优良率进行探寻 治疗6个月后,研究②组临床病情改善优良率为94.87%,相比研究①组的74.36%而言更高(P<0.05)。见表1。

表1 治疗6个月后两组临床病情改善优良率比较

2.2 对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HAMA、HAMD评分进行探寻 治疗前,组间HAMA、HAMD评分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②组HAMA值(8.15±1.34)分,相比研究①组(15.22±2.17)分而言更低(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②组HAMD值(9.21±1.54)分,相比研究①组(16.25±2.04)分而言更低(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两组HAMA、HAMD评分比较

2.3 对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WHOQOL-BREF评分进行探寻治疗前,组间WHOQOL-BREF评分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②组WHOQOL-BREF评分(91.58±8.14)分,相比研究①组(80.45±7.66)分而言更高(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两组WHOQOL-BREF评分比较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4],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就包括直肠癌。直肠癌患者病情严重,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通常能够获得较佳的预后。但若不及时治疗,将加重病情的治疗难度,甚至增加消化道出血、癌性肠梗阻等病症的风险性,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应引起临床重视。

目前,针对直肠癌,临床多开展手术、放疗和化疗等策略医治,其中,手术疗法是直肠癌的首选疗法,但部分患者接受腹会阴直肠癌根治造瘘术治疗后,患者终日需要在腹部挂一个粪袋,生活非常不便,心理状态不佳,缺失生活信心,失去尊严,整体疗效受到影响。对于直肠癌而言,可采用保肛手术治疗,能够最大限度保存患者的肛门功能。因此本文开展了一项研究,对直肠癌患者接受保肛术治疗后,其临床病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探寻,以评估更佳治疗方案。

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保肛术治疗后,其临床病情改善优良率、WHOQOL-BREF评分,相比单独实施常规直肠癌对症治疗而言更高(P<0.05);HAMA、HAMD值,相比单独实施常规直肠癌对症治疗而言均更低(P<0.05)。证明直肠癌患者接受保肛术治疗后,更有利于控制临床病情,改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这主要是因为,保肛术具有风险小、治疗时间短、病患痛苦小、恢复期短等优势,不仅能够精准切除直肠肿瘤、经肛精准缝合,最大限度保留了有效直肠,同时避免了吻合口狭窄,而且无需做预防造口,解决了腹会阴直肠癌根治造瘘术缺失肛门的痛苦,缓解了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5]。

综上所述,直肠癌患者接受保肛术治疗后,临床病情改善优良率更高,心理状态得到更好的改善,更有利于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会阴优良率直肠
产后会阴如何护理
结直肠腺瘤的中医药防治进展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经会阴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话说小儿常的肛直肠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