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唱“大风”

2021-09-09 13:49黄浩森
中国教师 2021年9期
关键词:翰林大风乡土

黄浩森

时代波澜。人生澎湃。弹指一挥20载。

回顾个人20年的发展历程,充满着欣慰与感动。当人生用“10年”来丈量,忽然发现自己在“课改”的20年中其实就做了两件事情:一是资源建设,二是教师培训。记得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教授在一次报告中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如果一件事情能够坚持做10年,那么这件事可能是有希望的事情,既能实现理想,也能提升自己。”我颇为认同这个观点,觉得这句话仿佛就是在说自己。有人说,“人”字由一撇一捺组成,一撇是传承,一捺是创新,正是这一撇一捺支撑了人类的前行与发展。这具体到我这个“人”身上,一撇是“资源建设”,一捺是“教师培训”,正是这一撇一捺支撑着我在20年“课改”大潮中乘风破浪。

一、课改路径:从乡土资源开发到校本课程建设

2001年9月启动的新一轮课程改革,除了创造性地提出育人的“三维目标”外,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我们知道,教育要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准备,未来教育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基础教育课程的供给水平和实现质量。国家课程只提供基础性的素养,基层学校必须选择丰富的课程资源来支撑教与学,才能让师生的成长更多姿多彩。如今看来,这一轮课改设计的思路是对的,但是道理很好讲,做起来却不容易。

2002年9月之后,广东全面进入新课程标准的实验阶段,南海市率先推出了新课程标准实施的系列活动。对此,很多老教师感到无所适从,一夜间突然变得不知怎么上课了。作为新教师,我初生牛犊不怕虎,主动请缨参与实验,并代表学校上研究课。因为语文是传统主科,所以排在整个课改教研活动的第一位。我是当年全南海市15000多名教师中第一个上新课改研究课的,颇有点改革先锋的味道。我一边心里安慰自己,一邊丝毫不敢大意。我选了七年级上册《秋天》,这是一首赞美丰收的抒情诗,音韵和谐,朗朗上口,整体比较容易把握。在同科组老师的帮助下,我查资料、写教案、做课件、剪音乐,之后就是磨课、试讲、修改,再试教、再修改。除了在我自己做班主任的班试教外,其他七个班也全都试教了一遍。因为缺少教学经验,没有深入了解学情,打磨的过程异常艰辛。当时是在电教室里上这节课,来了多少老师听课?我不知道,只记得后面黑压压的一片人,连过道都坐满了。

评课开始了。先是有老师说,这节课选用的音乐很好;接着有老师说,这节课选用的图片很有时代感……诸如此类,不着边际。但隐隐约约我还是听到了一些真实的评价,如老师讲得太多、学生被牵着走、内容较单薄等。

我一时陷入了迷茫之中,周末窝在宿舍发呆,顺便看些闲书。我自己有个爱好,就是无论以前作为中文系的学生,还是现在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平时都十分关注地方文化。参加工作后,我也经常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本土文化。

于是,在日常教学之余,我多了一项任务,就是周末骑上自行车跟着学生到他们居住的乡村采风,让学生给我讲解本地的风土人情,这仿佛给我打开了一扇知识的窗子。南海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一直有广东“首府首县”之称,还有“南海盛衣冠”的美誉。我工作区域内的西樵山有着悠久的书院文化,明清时期山上有7所书院,王阳明、湛若水等大儒往来其间,使得西樵山被誉为南粤“理学名山”,还有着“珠江文明的灯塔”的美誉。清代近三百年间,西樵山科名鼎盛,境内产生了13位翰林。13位翰林的事迹非常感人,他们或刻苦攻读,如吉水村人麦瀛祥93岁成举人,94岁被钦点为翰林;或革故鼎新,如大同绿涌村的戴鸿慈,二百余年来为广东最高任职官员,曾出使九国,为近代岭南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其他几位翰林的事迹也可圈可点,充满了励志色彩,也充满了正能量。但可惜的是时过境迁,如今的学生对13位翰林的故事知之甚少。我在叹息之余也心生欢喜,我在思考如何才能把这“珠江文明的灯塔”去重新点燃,在深思熟虑后,一条路径慢慢浮现:以乡土文化资源为突破口,为语文教学引入源头活水。可以说,乡土文化资源像一个指引课程改革的灯塔,让我在迷茫中找到了方向。

经过深思熟虑,我在2005年年底申报了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青年课题“基于网络环境的乡土教育资源开发研究”。我查阅资料、联络群众、走访专家、现场考证,带领学生上山下村采风,并鼓励中小学生边观察边记录。经过三年的努力钻研,一本融合语文、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的读本《樵山人文》出版了,这本乡土资源读本备受追捧,甚至一度出现了“洛阳纸贵”的场面。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运用了当时最热门的博客(BLOG)作为先进信息交换处理平台,来对这一课题进行辅助研究,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果。这个利用乡土资源推动课程改革的案例被广东省电化教育馆采纳,在广州、汕头等地进行推广,以至十年后还时常被人提起。

乡土资源的引入为课堂教学增光添彩。因为讲述的是学生的身边人、身边事,学生有代入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辅助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零敲碎打的乡土资源入课堂的形式不能满足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我又在此基础上积极创新,开始了校本课程建设的探索。我继续申报了“基于核心素养的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以南海西樵为例”课题,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深入乡村社区和翰林后人家中,对13位翰林事迹进行深入采访,并整理编写成13个翰林好家风故事,组织录制13个“樵山翰林”德育视频,设计二维码,印成十万个“翰林利是封”,设计灵动的微课程,春节前免费派送到镇内的千家万户,打造了新时代生动活泼的育人载体。

该课程在设计上凸显四大亮点:一是抓住了春节团聚的美好时机,二是表达了鱼跃龙门的美好祝愿,三是呈现了灵动锦鲤的美好图案,四是蕴含了翰林故事的美好介绍。然后借着春节家长给孩子派利是的习俗,开展“共建亲子好家风”阅读活动。该活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视频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在同伴的述说中感受本土翰林名人的正能量,在“非说教”中进行润物无声的德育渗透。

乡土资源的引入和校本课程的建设带动了教育手段、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效果等一系列变革,也使我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观念得到改善和提升。在长达10年的教学科研中,我不断实践“用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新人”的思想,提出“乡土清风扬美德,家国情怀入课来”的主张,凝练出“乡土育人”特色理念,形成了“开发资源,传承文化,守望成长”的教学风格。

二、教师培训:从专业发展到以文化人

随着新课程标准实验的全面铺开,新的思想慢慢融入,旧的格局被悄然打破。面对新的变局,老教师大都作壁上观,因为他们已经有了成熟的经验可以直接复制,不需要再辛苦地从头开始,以至于当年的《羊城晚报》曾刊发一篇评论,尖锐地指出,新课改,教师是天然的障碍。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进,这个问题不但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反而更加凸显。就在这个时候,我迎来了职业生涯的转折—被上级安排去负责教师培训工作。

通過深入调研,我发现中小学教师培训通常邀请专家进行运动式的指导,但其实一线教师更需要身边名师的陪伴式指导。在这个用技术主宰一切的时代,教师们都功利地希望学了就能用,直接“拿来主义”。那些自信的精神、广阔的胸怀、高尚的品质、合作的态度,已如同星辰一般坠落。基于此,2009年7月,我创立了广东省首个“教师发展中心”—西樵教育培训基地,提出了“教师的幸福成长与专业发展”主张,努力探索适合教师专业成长与幸福发展的有效方案。

我先是针对教师发展内驱力不足的问题,探索“团队激励”培训模式。培训采取小班综合的方式,通过创设合作场景,快速完成团队建设,并实现学员初次见面沟通的“破冰”之旅,激发团队认同感,调动合作积极性。我还参考世界500强企业内训灵动激励的特点,采取分组激励方式,融合书院陪伴文化开展实效培训,使整个培训过程充满生机和活力。2011年4月,权威刊物《人民教育》资深编辑任小艾等前来采访,随后刊发长篇通讯《教育生态的南海样本》,以2000多字的篇幅介绍本成果,文章还评论道:“西樵镇渐渐形成了一套充满‘草根气息的培训课程。因为学即能用,可以有效改善自己的工作,教师们一致表示‘这样的培训很解渴!”

针对教师培训外驱机制陈旧问题,我策划了“三人行教育论坛”,充分利用乡土资源,传承西樵山书院“开坛布道”的传统,并学习康有为在西樵山三湖书院读书时创立的“强学精神”,专门设计了“三人行教育论坛”培训形式,创造性地提出了“1+3+X”的概念,即由三位嘉宾围绕一个教学主题先展开话题,抛出各自的观点和疑惑,然后通过三位嘉宾的论辩及与台下参加培训的各小组老师进行互动,达到“一个话题,三个意见,再加上其他学员众多不同声音”的培训效果,这就为传统教师发展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

另外,我在实践中还创生了“教育中枢”概念,即在研训中注重发挥同类型、同性质、同领域中小学教师群体的合作发展、团队自律、集约服务的“中枢式”功能,实现研训参与主体多元化,研训供给结构多样化,研训供需对接精准化,建立起教师教育的共同体,从而促进教师自主协同发展。这样的“教育中枢”发挥积极的互补效应,激浊扬清,自我矫正,协同发展,大大提升了教师参与外在培训与自我研修的效能,从而直接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智力支撑。

三、人生觉醒:有奋斗就有机遇,有经历才会有成长

故事到这里似乎就可以暂告一段落了,因为一个人要走的路还很长,我所做的两项工作其实只是20年“课改”大潮中两朵浪花。但回顾这20年,我有一个深刻的体会:教师在工作上要有成就感,就要有自己的“代表作”。我理解的“代表作”就是持续不断地对国家课程进行改造,而改造课程涉及的就是资源开发与队伍建设。所谓“竞争的深处是文化,竞争的绝处是人才”。要想自己在未来的发展中走得更好、更稳,需要自觉、自信地学习成长。我很喜欢一位学者说过的话:什么叫作学习?学习有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叫作资料,这是最低层次。什么叫资料?就是还没学进去,比如图书馆有很多资料,你买了很多书放在书房,这也是资料。第二个层次叫作知识,经过刻苦学习,学懂了,学会了,资料就变成知识。我们说一个老师是有知识的人,说明他是有专业技能的。第三个层次叫作智慧,就是能够学以致用。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学到了知识,并且用于实践,创造性地运用,这个就叫智慧。第四个层次叫作远见。什么是远见?就是还没发生的事情,预料到了会发生,并未雨绸缪,提前做好规划。时代的大潮正推动着课改不断向更深处漫溯。作为教师,惟有先知先觉,自动自发,才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我觉得自己在20年的“课改”过程中就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以后也将继续这样努力下去……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教育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赵继莹

724132015@qq.com

猜你喜欢
翰林大风乡土
来的都是客
刮大风了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大风
乡土分外妖娆
人小鬼大狄仁杰
风停了
孤独的骆驼
最后的炊烟
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