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物关系看小说魅力

2021-09-09 10:31唐素荣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2021年24期
关键词:于勒群文魅力

唐素荣

我展示的课题是《从人物关系看小说魅力——以一篇带多篇群文阅读课》,选择的一组文本是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三篇小说《孤独之旅》《故乡》《我的叔叔于勒》。

一、 教学目标

1.巩固速读的阅读方法。

2.梳理人物关系,了解小说人物关系的“摇摆”特点。

3.对比“摇摆”异同,多角度探究其带来的小说魅力。(重难点)

确定目标的依据:

1.课标要求。课标中关于阅读能力有“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本节课力求以“人物关系”为欣赏切入点,对小说这一特定文体进行解码,切实提高学生自主体验的能力。

2.单元要求。本单元要求“注意形成教学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如何将三篇中外不同时代的名家名作形成统一,群文阅读提供了方案,在议题的统领下,提高阅读速度,拓宽阅读视野。

3.学情需求。九年级学生喜欢阅读小说,已掌握了小说(人物、情节、环境)的基本知识,具备开展群文阅读从新角度欣赏小说艺术魅力的条件。

二、规划教学活动

为达成目标,我规划如下活动。

导入:创设情境,聚焦议题。

学生回顾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写保尔的成长历程,也涉及他的三段恋情,让学生说说最难忘的一段,并说明理由。由此聚焦议题,使群文阅读有的放矢。

活动一:抓住关系,读懂领篇

本节课所选文本都涉及人物关系的变化,因此领篇的选择尤为讲究。《孤独之旅》这篇小说情节相对简单,主人公与学生同龄,容易引发共鸣。小康与鸭群之间的关系变化既符合儿童文学的特点,又富有节奏感,将其作为领篇难度适中,具有示范性、趣味性。

首先速读《孤独之旅》,圈点人物关系。然后填写表格,发现规律。

通过表格,学生能够发现主人公与富有人情味的鸭群保持着有节奏“相离——相近”的摇摆关系。这种摇摆使情节跌宕起伏,吸引读者。

活动二:筛选要点,以篇知类

在领篇的作用下,学生梳理另外两篇小说的人物关系,并发现其共同点。

学生通过速读,筛选有效信息。《故乡》中的“我”与闰土少年时亲密无间,中年后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但“我”对未来仍寄予希望;《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盼于勒、赶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在领篇的辐射作用下,学生能够归纳出该组文本的人物关系都存在“相离——相近”的摇摆的特点,并明确这种摇摆通常指人物心理的摇摆。

由此落实群文阅读的要点——以篇知类。

活动三:对比异同,探究魅力

群文阅读既要发现其共同点,更要赏析文本成为经典的特质。学生通过画出小说中人物关系的摇摆图,分析其摇摆的不同趋势、不同幅度、多种组合,探究摇摆对小说的情节、人物、主题以及对读者阅读效果的影响。

这一活动的目的是使思维可视化,在师、生、文本的三者对话中构建新知,达成共识。

三、讲解重点问题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发现该组小说中的人物都存在着摇摆关系,然而这种摇摆又各有特点,大家用简图表示,然后结合文本讨论其作用。大家已经画好了,先看图一,小康与拟人化的鸭群,摇摆节奏分明,越到高潮距离越远,越到结尾距离越近,甚至趋同。这种摇摆有什么作用?最远时,读者心被揪紧,趋同时如释重负,心情舒畅。这位同学是从阅读效果来谈的。

图二中,“我”和闰土儿时关系极近,中年后关系极远,这种巨大的反差让人深思,主题沉重。结尾部分这位同学还用虚线表现“我”对未来的期待,造成一种摇摆的余荡效果,塑造了一个探索新生路又不失理性的启蒙知识分子形象。

对《我的叔叔于勒》,同学们画了三幅简图,表现人物关系的多重组合。

图三中,菲利普夫妇与于勒,随着于勒是否有钱,表现出明显的亲疏变化,最后趋远。情节陡转,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图四中“我”与叔叔关系趋近,不管他是在南美洲发大财,还是衣衫褴褛在船上卖牡蛎,二者关系趋近,“我”与衣衫褴褛的叔叔更亲近。“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为什么“我”不像父母那样势利?原来作者选用儿童视角并用第一人称叙述故事,表达儿童对亲情天然的珍视,暗含了创作意图。

“我”与父母的关系图就更特别了,图五中“我”与父母在同一事件中时近时远,摇摆不定。这是怎么回事呢?“我”理解父母时,心灵相近,贫穷让底层人物的生活充满心酸,“我”同情父亲的困窘、母亲的刻薄;“我”不解父母拒认叔叔的行为时,彼此疏远。作者通过同一人物心理的摇摆,让人思考在贫穷面前亲情与金钱该如何抉择,使主题丰富。

同学们,摇摆理念是《孤独之旅》的作者曹文轩先生提出的,他認为摇摆是小说运行的内驱力;孙绍振先生认为小说中“人物心理的距离保持扩大的趋势是小说艺术的根本特点”。二者观点异曲同工,作者匠心安排的人物关系摇摆(主要是人物心理距离的摇摆)可以让情节起伏、人物立体、主题丰富、读者手不释卷。摇摆让小说魅力一一展现。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古今中外的小说中得到广泛印证(曹雪芹的《红楼梦》、巴金的《家》、司汤达的《红与黑》、小仲马的《茶花女》等等)。

课后大家依据八戒与唐僧、悟空的人物关系,分析一下《西游记》中八戒这一形象为什么比沙僧更生动?

猜你喜欢
于勒群文魅力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我的叔叔于勒(缩写)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别人的玩具,我可不管(一)
魅力展示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