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程思政创新发展看教材出版新模式

2021-09-09 08:19刘艳
传播与版权 2021年8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

刘艳

[摘要]教育信息化2.0时代,课程思政面临创新发展的挑战和机遇。教材是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发挥重要的课程思政功能。传统的纸质教材已不能适应课程思政创新发展的需要,只有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变革教材出版模式,才能为课程思政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材出版;新形态教材;数字课程;数字教材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其中指出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当前,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也深刻地影响教育的理念、文化和生态。实现教育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成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力量,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在这种形势下,课程思政也需要不断创新,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以更自然、更全面、更立体的形式融入课程教学,更好地发挥育人的功能。而作为课程思政重要载体的教材,也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不断产生新的出版模式,为课程思政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教育信息化推动教材出版模式变革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教育发展深深地打上了信息化的烙印。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标志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开始从1.0时代向2.0时代迈进。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对教材出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着教材出版模式的不断变革。

(一)新形态教材

新形态教材的发展始于教育信息化1.0时代。其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和整合为切入点,强调知识资源数字化、平面资源立体化,数字化教育资源极大丰富,教育思想也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既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要突出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1]。传统纸质教材由于传播单向化、资源平面化、知识不易更新等问题,已不能适应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由此,以“纸质教材+数字化资源”的新形态教材应运而生。

新形态教材是将纸质教材与数字化资源一体化设计,互为补充、有机融合,并通过配套网站、二维码、虚拟现实等技术来呈现的一种新型教材出版模式。在新形态教材中,纸质教材是核心载体,数字化资源包括文本、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形式的资源,通过标注在一定位置上的文字或二维码,引导学习者借助配套网站或手机等移动设备浏览或获取资源。这是对相应教学内容的生动演绎和拓展延伸,也使教材具有了交互性、连接性和实时性。

(二)数字课程

不同于教育信息化1.0时代,教育信息化2.0时代更关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与创新,重视人、教育信息与信息化环境之间的互动共生,并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为核心理念。而要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我们就要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推进新型的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形成主体开放、平台开放、理念开放的大环境。教育信息化2.0时代所带来的教育教学模式变革,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界限,也对教材出版提出了新的要求。

数字课程是传统教材出版向课程出版拓展而形成的出版模式[2],它将一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作为出版对象,将支撑课程运行的云平台作为出版载体,其突破了传统教材出版在内容和呈现方式上的局限性。数字课程的价值不仅在于实现了资源呈现方式的转变(将传统教材中静态、固定、单向的教学资源变为动静结合、实时更新、双向的教学资源),教学活动的开展(支持教学管理、课程教学组织、学习活动设计和教学评价),教学环境的支撑(提供PC端和移动端互动的教学环境,全方位满足教学管理和在线学习的需求),还在于其能够实现共建共享,并支持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高校课程订制应用,形成适合不同学习者、达成不同学习目标的个性化课程。

(三)数字教材

教育信息化2.0时代使教育资源观发生转变,开始由教育专用资源向基于互联网的大资源转变。这种大资源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互动、开放、共享理念,真正实现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这就要求教材能够以学习者为中心,支持连接、协作和创新,基于移动端的数字教材应运而生。

数字教材是指通过流式排版将课程教学内容以多种媒体形式呈现,并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整合包括学习交互、学习工具在内的各类要素,且按照一定标准封装的、借助互联网传播的电子教材,其是一种面向移动端的全新的教材出版模式。数字教材具有全媒体呈现、社交化学习、个性化学习、学习行为跟踪等特点,其支持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呈现、知识的网状连接,并具有多种导航索引、丰富的交互功能,以及自我激励机制。数字教材能够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学情分析,体现了教育信息化2.0时代以“体验”为依归,以“数据”为基础,以“联接”为要义,以“开放”为策略,以“智能”为目标的特征[3]。

二、教材出版新模式为课程思政创新发展提供支撑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时代给课程思政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只有通过教育信息化不断优化课程思政的内容,创新课程思政的手段与方式,才能切实推进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变革的教材出版模式成为课程思政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教材出版新模式为课程思政图像叙事提供支撑

叙事是思政教育的基本方式,传统的叙事主要通过语言和文字来实现,而在信息时代,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图像叙事成为课程思政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4]。从教育对象看,当前的学习者是伴随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成长起来的数字“原住民”,数字化生存是其从小就开始的生存方式,他们对图像元素有天然的认同感和接受度。从教育环境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包括图片、视频、动画等在内的图像元素大量涌现,其成为当今人们传播沟通的重要手段。以图像元素为主要表征的视觉文化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方式,也使图像叙事成为课程思政重要的叙事方式。课程思政要实现图像叙事,就需要实现叙事资源的信息化。这使得教材出版新模式成为课程思政图像叙事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

新模式教材所具有的丰富的图像资源,可以作为课程思政重要的叙事资源。对教材出版新模式而言,无论是新形态教材、数字课程,还是数字教材,都具有丰富的图像资源。首先,图像资源具有形象化、具体化的特点,能够将教材中相应知识所附着的价值性、思想性、人文性以生动、直观的形式表达出来,使课程思政叙事更加生活化,更富有亲和力,从而有效地调动教育对象的感官,激发他们的认知兴趣,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达到因势利导、传递价值、增强价值认同的目的[5]。

其次,图像资源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它包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不同形式的图像资源在呈现不同的叙事内容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势,也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其可以根据所要表达内容的特点采用多种图像元素,以多层次、多维度、跨时空的方式进行图像叙事。最后,图像资源具有时效性。传统纸质教材受出版介质、出版流程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做到实时更新,因此不能保证相关内容的时效性,而新模式教材则通过信息技术将图像资源关联起来,能够实时对图像资源进行更新,以满足课程思政叙事资源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需要。

新模式教材以课程知识为基本内容,可以“因课制宜”,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思政。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只有深入梳理课程知识体系,并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以图像的方式将课程思政元素生动地体现,才能将课程思政有机地融入课程教学。

单一的图像资源应用于课程思政时存在以下局限性。一是感性化的体验会削弱学习者对相关内容的理性认知。图像资源直观、形象,但往往存在流于表面、浅尝辄止的弊端,学习者仅关注图像元素,就很难静下心来思考问题,导致其无法将所获得的感性认识沉淀为理性认知,弱化了其在思政教育中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从而影响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二是娱乐化倾向会降低学习者的思维深度。娱乐化会产生一些视觉冲击力较强,但对心灵并无太多滋养的“快餐化”图像叙事,弱化了学习者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三是碎片化的内容呈现方式难以给学习者完整、系统的价值供给。信息的多源化和学习的快节奏化,使得图像资源越来越短小,其难以严谨、深入地展开叙事描述,碎片化的内容和语境会影响对学习者价值传递的强度。

新模式教材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图像资源有机地融入课程知识的呈现体系,有利于克服使用单一图像资源所带来的局限性。在新模式教材中,教材的文字内容和图像资源并非简单的连接关系,文字内容负责提供结构严谨、内容系统、表达规范的课程知识,并引导学习者进入图像资源所提供的叙事场景;而图像资源则负责以生动、形象的方式来展示隐含在知识中的价值理念、思维方法和思想意蕴。两者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既能防止“理性”学习枯燥、难懂,也能防止“感性”认知表面化、肤浅化。

(二)教材出版新模式为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创新提供支撑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课堂教学系统包括教师、学习者、教材和教学环境四个要素。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要从課堂的主导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习者知识构建的促进者及其良好情操与品德的培育者;学习者要从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知识主动的构建者,良好情操体验、内化与培育的主体。而教材则要由知识的唯一来源转变为教学内容的提供者,以及教师、学习者与教学环境的连接者。传统教学由于资源和手段所限,难以达成上述转变。新模式教材则在以下几个方面为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创新发展提供支撑。

1.提供个性化的网络教学环境

新模式教材将纸质教材与支撑课程运行的云平台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为教师和学习者提供了个性化的教与学的网络空间。一方面,其支持教师利用高质量、标准化的课程资源(包括优质的课程思政资源)搭建自己的个性化课程,利用移动教学平台面向课堂教学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另一方面,其为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协作交流、情感体验与内化提供支持工具,使个性学习、协作学习和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

2.提供网络化和连通性的资源

新模式教材是基于网络构建的,其强调资源的网络化和连通性。在新模式教材所提供的网络学习环境中,其面向所有学习者提供大量优质资源,同时具有丰富的导航和链接,学习者可以从自己所在的节点出发,连接众多外部节点(如资源、场景、教师或其他学习者等),经过提取和重组,最终形成符合自身需求的个性化学习网络[6]。而教师则可以根据不同学习者的特点,对其进行引导,使他们所连接的节点和获取的资源更有针对性,更符合认识规律,从而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达成德育内化的目标。

3.为跨学科、大思政发展提供支撑

课程思政不是孤立的,只有突破“孤岛困境”,优化自有资源,有效连接和融合外部课程、学科资源,建立开放、互通的大思政格局[7],才能为课程思政注入源头活水。通过共建共享的模式,我们可以将新模式教材所提供的网络空间连接起来,形成以优质数字课程为主体、多校联合共建的模式,一方面形成基于SPOC的虚拟学习共同体,另一方面形成基于虚拟教研室的虚拟教研共同体。无论是虚拟学习共同体,还是虚拟教研共同体,它们既可以基于同一门课程,也可以基于专业课程群,还可以基于多学科、多专业。它们跨地域甚至跨学科专业的开放性、基于网络空间的共享性,都决定了它们必然以分享为价值取向。尤其是虚拟教研共同体可以起到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示范推广的作用,有助于解决优质课程思政资源分布不均衡、各学科优势难以互补的问题,有利于激发教学活力,培植课程思政教育沃土[8]。

(三)教材出版新模式为课程思政评价多元化提供支撑

要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促进课程思政建设,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是关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研究制订科学多元的课程思政评价标准。新模式教材则为课程思政多元化评价提供了数据基础和技术手段。

1.提供数据驱动的评价方式

教育信息2.0时代以“数据”为基础,将参与主体、教育元素、教育行为数据化是其基本特征。新模式教材提供了网络教学环境,这使得对学习者学习行为的数据采集、管理、利用成为可能。例如,学习者的登录次数、访问路径、资源浏览数量和观看时长、讨论区发帖数量、作业提交情况、在线测试成绩、阅读轨迹、互动情况、节点连接情况等数据,都能反映学习者的课程学习情况、个性特征、价值倾向、行为习惯等。教师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所反映的学习者的学习态度、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变化,及时给予其反馈、引导和帮助。

2.有助于构建课程思政多元化评价体系

利用新模式教材可以对课程思政实施进行多元化评价。在新模式教材提供的网络教学环境中,教师可以对学习者学习的各个环节进行跟踪与评价,有利于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教师也能够及时了解学习者的阶段学习结果、学习进展和存在问题,并据此及时调整和改进课程思政内容,实现以评价促发展的目标。此外,网络教学环境支持以人为本的评价,其所提供的基于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的统计分析工具,使教师可以从是否采用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是否有积极的情感投入,是否获得成就感,是否有广泛的认知范围和深层次的认知体验等方面对学习者进行评价,而这些方面都是信息化背景下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的重要内容。

三、结语

在教育信息化的推动下,教材出版模式经历了由传统单一纸质教材向纸质教材与数字化资源相结合的新形态教材,基于云平台将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环境有机结合起来的数字课程,全媒体融合、知识连接的数字教材的变革。

在新形势下,课程思政也面临创新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而新模式教材则可以在叙事方式、教学模式和评价形式等方面为其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未来教材出版将在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导下,为课程思政教育的开展创设情境、营造空间、建立连接,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知识体系与育人体系全方位、立体化地融合起来,更好地发挥教材的课程思政功能。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吴娟.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2]林金安,吴雪梅,赵晓媛,等. 互联网时代教育出版新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编辑,2015(06):9-12.

[3]赵玉成. 任友群:教育信息化2.0,新时代的新思考[J].上海教育,2018(31): 9-11.

[4]汪大本,孙迎光. 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叙事:内涵生成、现实困境及其实践策略[J].思想教育研究,2021(01): 38-42.

[5]陈晓晶. 思想政治教育视像叙事分析[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20(03):77-80,84.

[6]陈新辉. “关联主义”学习理论视域中高校思政课程教师教学能力的实践研究[J].智富时代,2018(04):154.

[7]薛红亮. “大思政—跨学科”场域耦合下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3):45-48.

[8]曾建潮,吴淑琴,張春秀. 虚拟教研室:高校基层教研组织创新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20(11):64-69.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
高校思政课程的现状与改革措施研究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专企融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高职顶岗实践课“课程思政创新”管理实效初探
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反思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课程思政理念下英汉口译教学改革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