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1-09-10 20:19赵峰
学习与科普 2021年5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赵峰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运用可以让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本质有更深的理解,帮助小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能快速地分析题意,归纳知识点,进行知识迁移,提高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效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尊重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差异性,联系生活实践,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一、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意义

思维能力是多种要素组合在一起的一种综合能力,包括理解力、判断力等能力。思维能力是一个人的智慧核心,拥有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拥有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稳定一个学生的学习心态。在数学的学习里,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难题,学生可能会一直研究,脑袋就会逐渐变得昏沉,心情也逐渐变得浮躁,从而导致不会的题一直不会,积少成多,学生将失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如果拥有一个清晰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学习时头脑中会自动形成知识构建图,理清难题的思路,这样学生做题就有了成就感,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数学。并及时做出总结,搜索脑海里的数学知识点,形成一个关键知识图。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大部分知识在学生眼中是复杂多变的,学生要从中获得体验就要革新思维,从思维转变到数学实际问题探究。教师在教学模式上要充分应用趣味性的教学理念,来迎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吸引学生的关注,集中学生的目光,之后再激发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趣味化的情境,培养学生“乐学”的思想,将学生代入到趣味性的数学情境中,学生可以改变对数学枯燥无趣的印象,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加减法”一课的教学中,这个年级的学生学生刚刚接触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准备一些学生喜欢的玩具,比如汽车、娃娃、积木等,之后通过这些玩具来给学生进行加减法的运算,从浅入深,层层递进,给学生逐渐普及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和运算技巧,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练习,完成得最快速、最准确的同学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以此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考虑,大部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都是对新奇独特的事物感兴趣,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比方说把学生原有的学习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以培养学生新的兴趣。教师要记住对学生要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在数学课堂当中感受到快乐,体会到数学学习带来的自信心,把小学生的兴趣与数学教学相结合能够在发挥学生特长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让课堂变得更加妙趣横生,营造出生动形象的情景氛围。

例如,在教學“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带有关于平行四边形形状的物品来跟学生分享,比如说七巧板,吸引学生的兴趣。可以让学生任意拼接,看看谁拼得又快又好,烘托课堂学习的氛围。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可以穿插一些小活动让学生时刻保持兴趣和积极性。也可以结合教室的物品让学生找找自己身边的平行四边形,增强趣味性,也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动手剪一剪平行四边形,观察一下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并讲一讲。教师加以点评和鼓励,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自信心。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当中感受到乐趣。在素质教育下的今天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尤为重要,学生在生活中的各个地方都会应用到。只有学生把数学思维能力应用到生活的实际问题当中,才能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真正意义。

(三)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

数学理论知识往往来源于生活实际的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理论知识,将一些抽象的数学计算转化为具象的生活现象,还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学会灵活地借助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分析数学问题,激发小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依据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进行举例,并通过一定的实践操作进行验证,促使学生能够认识并运用数学知识相关的术语表达生活现象。

例如,在小学数学“升和毫升”的教学中,学生需要对容量有初步的认识并学会运用“升和毫升”的概念对容器的容量进行估算,形成生活性数学思维.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让学生从家里携带一个容器,可以是矿泉水瓶、一个盆子、水杯、一个小碗等,并提问学生是否在实际生活中看到过“升和毫升或者L与mL”的字样,并挑选学生举例说.小学生有的说矿泉水上写了330毫升,有的说在家的油桶上看到了1升……之后,教师利用量杯进行测量,让学生观察一升和一毫升容量具体是多少,并让学生估算一下自己携带的容器大约是多少容量,并利用量杯进行测量验证。

(四)优化课堂评价,带动学生思维理解力的发展

课程结束后,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反思既能实现学生在交流沟通中获得反馈,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深度挖掘,感受数学知识的内涵,实现将知识进行内化,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正方形的面积”后,教师在全课总结时,可以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与反思。教师可以这样询问学生:现在同学们对正方形面积公式是否有全新的理解?它是怎样被推导出来的呢?学生就会通过对本节课学习的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教师可以再继续引导,利用此种方式就能在进行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将新旧知识进行结合,并利用转化的思想来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这样既能确保在新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对新知识进行有效处理,又能将旧知识进行有效结合。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学思维能力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手段,也是他们必须具备的一项学习技能。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深刻分析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并积极主动地将其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切实做到多思多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此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华忠.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J].江西教育,2021(11):14-17.

[2]董红.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4):271-272.

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三联小学 532600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