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1-09-10 20:58陆四清
学习与科普 2021年5期
关键词:课堂效果参与度数学知识

陆四清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以及教育教学的发展,学生在课上的主体作用日趋凸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提升自身分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因此,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课堂学习效果的提高,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迫切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对此,文章主要从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参与度三个方面来对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参与度;小学生;课堂效果;数学知识

传统的小学数学授课中,学生的参与度比较低,课上常常以教师的口头讲述为主,学生的兴趣不高,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课堂效果也不太理念。究其原因,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师生的良好关系直接影响了课堂效率的提升,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如果老师讲的内容单调乏味,学生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所以,为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教师要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个人喜好,设置多样化的授课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体验,促使学生不由自主的参与到数学授课中,实现有效的进步与发展。下面我将结合自身多年的数学教育经验,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与看法。

一、数学知识在小学阶段的学习重要性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是小学阶段的一门主要科目,对于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以及整体的发展有指导作用。由于数学知识的思维逻辑性比较强,小学生有时会难以理解,但是学好数学知识,对于开拓学生的思维以及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促进作用。所以,在日常的授课中,教师要认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采取多元化的授課方式,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与潜能,让每位学生在数学课堂中都能做到学有所获。

二、提高小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策略探究

1.明确课上目标,以学生为主体

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明确的课堂目标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只有教师对教学目标有了清晰的把握,才可以有的放矢的展开教学。在设计教学目标的环节,教师要吃透教材,根据每节课的重难点有效设置相应的教学案例。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设计目标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发展主体,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给学生创造参与课堂的机会,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实现课堂效率的有效提高。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一节内容的时候,课上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一是出示案例,让学生思考探究“一个风筝4.5元,买4个风筝需要多少钱?”二是列出算式,分析不同的计算方法,思考小数乘法应该如何计算;三是我引导学生总结小数的计算方法,并出示类似习题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知识。这样,学生可以在目标的指引下展开思考与探究,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发展学生的数学知识素养。

2.创设相关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多样的教学方式对于调动学生兴趣具有积极意义。情境教学是指,在小学数学的授课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创造与之相符合的场景,促进学生的理解,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通过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合理运用情境教学,对于课上效果的提升有推动作用。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采用创造情境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探究,增加学生的参与性,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应有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位置》一节内容的时候,课上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发展自己的空间观念,能够正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学会用行和列来表述位置。首先,我通过创设相关情境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如果我们这周末要开家长会,你们如何和家长描述自己在班级里的位置呢?”学生积极回答,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多数学生回答从左往右数第几个,从前往后数第几个)。我进行点评和鼓励,并由此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接着我对行和列的概念进行讲述,并通过描述班级某个同学的位置来帮助学生深化理解行和列的含义。然后我找几位学生来说一说自己的位置,以及自己伙伴的位置,由此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最后我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这样,我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展开授课,让学生在我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展开思考,并且有效掌握了位置的相关内容。

3.小学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参与度

新课程改革后指出,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教师要发挥引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鼓励学生展开小组合作探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数学水平参次不齐,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旨在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所以,为了落实这一理念,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进行授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讨论与探究,发表自己的想法,实现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取长补短,让每位学生的数学水平都能得到提高与发展。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可能性》一节内容的时候,课上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首先,我让学生以抛硬币的方式来说一说硬币正、反面的概率,由此引导学生用分数来表示事件的可能性(正面朝上、反面朝上的概率均为1/2)。接着我出示道具,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摸球游戏,袋子里面放着红球2个、黄球3个、黑球5个,让学生进行摸球,并通过表格的方式记录下来,根据结果来分析摸球的可能性。然后我找几组学生进行提问,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我进行重难点讲解。最后我出示一些判断分析题,让学生用可能、不一定、不可能等词语说一说事件发生的概率。这样,我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都参与到可能性的学习中,既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互相交流和传递知识的双向活动,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越来越强调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所以,作为新时期的数学教师,要明确自身的职责,运用多样化的授课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展开思考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实现授课效率的提高,促进学生整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振华. 浅谈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度的有效策略[J]. 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 2016.

[2]李剑. 浅谈如何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学生的参与度[J]. 家长(上半月), 2020, 000(004):95-96.

广西百色市田东县平马镇中山小学 531500

猜你喜欢
课堂效果参与度数学知识
在线教学下的大学生内在动机和参与度探析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英语写作教学
英文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及探究
巧设英语情境增效英语课堂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如何提高高校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