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2021-09-10 21:28李环
学习与科普 2021年5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摘要:立足现代社会发展,从素质教育视角审视当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性做总结: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互补;助推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对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由之路。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辅相成的策略: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合理安排教育教学。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一、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经验为驱动,尚未形成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具有系统性与完整性的教育体系,若能寻得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机制,便可以心理理论为指导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并且研究表明,个体价值观问题多由心理健康问题引发,如道德观念缺失或“超道德”观念多因个体患有神经症或人格异常。由此可见,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具有理论及实践论证的支撑。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社会对个体思想政治道德规范方面的要求,但是对于高校学生如何认识自身与他人、如何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如何发展自身独特人格等关注程度不足,而心理健康教育弥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两者有机结合,可以从社会与个体、个体与个体、个体自身等各个方面教化育人。个体心理健康发展是一个长期性、反复性的过程,个体心理健康发展需要思想政治道德准则予以约束与指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势在必行。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合理安排教育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具体操作方式、教育内容等方面既有交叉,又有明显区别,要想将二者结合为有机整体,便需要以“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二者进行统一指导,使二者能够在不同领域上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助推高校学生全面且个性化发展。基于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合理安排教育教学,一是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实施差异化教育内容。如针对大一新生需要加强自我认知教育、环境感知教育,使其能够尽快适应高校学习与生活环境;针对大二、大三学生,要坚持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并重,注重掌握学生思想与心理状况,采取合理的方式予以指导及纠正;针对大四学生,需要加强职业道德、职业价值教育,在疏导学生就业焦虑、不安、畏惧等不良心理的同时使其能够意识到自身为社会的一份子。二是要在思政教育中融合人文关怀,注重以情感人、以情化人,在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辅助作用的基础上增强思政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1]。

(二)创设积极健康的心理发展环境

创设积极健康的心理发展环境,便是对个体道德发展纵向过程的干预措施。环境具有隐性教育价值,无论是浓厚的团结友善、勤思好学校园氛围,还是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以及蕴含人文精神的校园景观,都能够增强学生对环境的感知,使学生受到文化的浸润、情感的熏陶及精神的感召,继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道德判断与行为抉择。为此,建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借鉴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借助师生对话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在师生对话中,教师充分展示人格魅力,向学生分享自身克服困难、职业选择的经验,既能够从心理上安抚学生焦虑等情绪,又能够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继而使学生在和谐、平等的沟通氛围中敞开心扉,获得启发。

(三)增强教育教学的“艺术性”

笔者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双向对话,师生、生生以及学生与思政教育内容的对话,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充足的感性材料,调动学生心理功能,再通过教师的指导与同伴的帮助,逐渐使学生形成成熟的思想及行为。对话,既是一项技术,也是一种艺术,尤其是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对话的艺术性价值凸显,充满情感与诗意的对话更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2]。基于此,建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话语体系的基础上增强教学语言的艺术性,转变以往政治说理、理论说教的教学方式,多采用问题引导式、情境式、案例教学法,将笼统、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转化为具体、形象的案例,以此保证所采取的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所接受。

(四)依托互联网构建“心理+思政”平台

依托互联网构建“心理+思政”平台能够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功能互补,并且可以广泛整合教育资源。为此,建议高校对现有线上开放课程平台进行改造,开设“心理+思政”专栏,并开发四大功能模块:其一,资源模块,组织思政课程及心理健康课程教师构成教研小组,借鉴共情式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录制微课,并定期在平台上发布。其二,互动模块。全校师生可借助该模块分享经验、共同探讨问题,以此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全校的流通,并创设和谐、友善、团结的校园文化氛围[3]。其三,心理咨询辅导模块,设置专职人员负责帮助学生解答问题,纾解学生不良心理。其四,外部连接模块。整合社会现象、问题、事件等,引导学生对此发表评论与建议,心理健康及思政教育工作者通过学生的评论了解学生心理与思想状况,并围绕学生的争议、关注的焦点开展主题活动。

(五)打造高素质教学队伍

在人员队伍建设上,要注意专兼结合,除了心理学相关专业的教师,其他可借鉴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经验,发掘朋辈资源,建立朋辈队伍,对其加强培训和指导,使之充分发挥朋辈互助功能,成为工作队伍的强大补充。首先,要扩大队伍规模,在数量上能符合上级对工作开展的相关要求;其次,要加强队伍的培训,将心理咨询技能与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有效融合,如强化焦点共情式倾听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应用;最后,要加强其他任课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培训,让课堂不仅成為传授专业知识的主阵地,还成为塑造大学生积极人格特征和心理品质的主渠道。

参考文献:

[1]赵芳.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效应[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1):42-44.

[2]王慧,陈晓倩.基于平台理论的“心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探索,2021(01):62-65.

[3]王聪,陈平海.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研究[J].财富时代,2021(01):158-159.

作者简介:李环,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1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