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2021-09-10 21:19徐文文
学习与科普 2021年5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院校英语教学

徐文文

摘要: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课程思政的内涵及意义,并从思政理念设计、思政元素挖掘、思政方法选择、思政知识总结和思政组织实施这五个方面提出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以期更好实现英语课程思政的立德树人与知识传授的融合效果。

关键词:课程思政;英语教学;高职院校

1 课程思政的内涵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再次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根本在于立德。高等学校须将立德树人贯彻到课堂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培养知中国、爱祖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近年来,高校着力探索思政教育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拓展,依托学科专业资源,整合线上课堂与线下课堂、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在价值传播中释放知识能量,突出显现教育和隐性教育的融会贯通。“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能力培养、润物无声。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强化显性思政,细化隐性思政,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2]。

2 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意义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和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等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3]。课程思政旨在推动各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相互融合与相互促进,将专业显性教育和思政隐性教育相统一,充分将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相互渗透,寓思政教育内容于知识传授和专业能力培养之中。

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所具备的高水平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使命,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将立德树人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有效融合,培养并引导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追求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德才兼备的全面发展人才。

3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课程思政设计

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理论、价值观念、理想信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英语课程教学中,通过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的优化设计,以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形式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产生积极影响,启发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重自我修养、理想信念树立和自我教育提升。

高职院校应积极挖掘和充分发挥课程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合力”,以系统化思维对课程体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进行整体[4]。英语专业课程不仅传授学生英语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传递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人文精神、大局意识、职业担当等立德树人内涵。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设计应从教学目标、内容、环节、方法、策略、资源等方面综合制定教学指南[5]。此外,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需要从教学资料、教学团队、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估等方面统筹规划,在不断学术交流与思想火花碰撞中提升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水平。综上,在课程教学目标上,要实现“立德树人”和“知识传授”的有机融合;在课程教学内容上,要充分挖掘蕴含在相关专业知识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在课程教学方法上,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活化课堂教学形式;在课程教学考核上,要将思政元素融入英语课程教学考核知识体系中。

3.1 英语教学目标的思政理念设计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课程思政”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课程目标的思政元素要求教学内容、方法、设计和考核等方式以人才培养的思政目标指标点为基础,构建课程知识相关的分目标,同时该分目标与思政要素相互关联促进,实现为立德树人目标的有效支撑。

对于将高职英语课程的英语教学来说,应从“把握英语基础知识”“面向行业实践英语”“面向英语融会贯通”三个方面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把握英语基础”要求在设计英语教学目标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ore socialist values)的目标理念,在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解释富强(prosperity)、民主(democracy)、文明(civility)、和谐(harmony)、自由(freedom)、平等(equality)、公正(justice)、法治(rule of law)、爱国(patriotism)、敬业(dedication)、诚信(integrity)、友善(friendship)所具备的内涵;“面向行业实践英语”要求在设计英语教学目标时融入工匠精神(the spirit of workmanship)的目标理念,并引入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的讲话“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foster respect for model workers and promote quality workmanship”;“面向英語融会贯通”要求在设计英语教学目标时融入文化自信(cultural confidence)的目标理念,同时应将坚持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confidence in the path, theory, system, and cultur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3.2 英語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挖掘

对于英语教学过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提炼、组织应用是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逻辑起点。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对思政元素进行综合研判,并对其隐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核进行提炼和加工,尤其在选取课程内蕴且与专业知识关联的思政元素时,需要兼具德育思想性且典型性,又与专业知识教学紧密结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教学资源研究,集中师资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库。完善师资队伍,融合多人智慧,充分研讨课程思政元素。选用正规出版社的英语教材,同时根据学生特点,依据教材框架灵活设计教学内容。

充分实现英语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挖掘、组织与应用。在英语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将挖掘英语教学中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人文精神、品德修养、历史文化、大局意识、职业担当、行业使命等思政元素内容,强化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价值引导和德育引领。例如:①在课程案例分享时,可以讲:《战“疫”中国:习近平总书记致敬的战“疫”英雄》“The Frontline: China’s Fight Against COVID-19”的故事,给学生讲述英雄们挺身而出、无所畏惧、英勇奋战、日夜攻关的感人事迹,同时也指出取得的中国所取得的卓越成果。②在讲述地球生态环境的英语文章时,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需要每个公民尤其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应有能够胸怀天下的决心,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力量。③教师可以用英语介绍一些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习俗,例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同时可以开展教师引导、学生报告、小组讨论其中的内容,从而以节日为视角加深对中国传统的认知和认同,有助于发扬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④为学生用英语讲授名人励志故事,以启发学生更好地思考人生、确立科学人生观,让学生明白幸福生活是靠双手奋斗出来的。教师可准备中国名人传记的英语材料,让学生去学习讨论,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励志教育。同时,实现对思政元素的科学组织和正确应用。对于英语课程思政元素要加以组织整理与更新维护,以便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恰当应用并发挥更好的效果,从而更好的实现其价值引领作用。

3.3 英语教学过程的思政方法选择

随着移动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在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上,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而贴近学生的接受习惯,更有利于学生接受,使课堂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因此,应该让英语课程的教学具有更多的形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终身学习的理念思想。同时,结合其成长需要和主观需求,为学生选择与推荐优秀的学习资源、方法与途径,调动、激发、鼓励和引导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一方面,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可以采取专题式、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选择具有励志人物、人文情怀、科技发展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应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英语演讲、英语辩论、英语新闻播报、英语演讲演出、经典朗诵等丰富的教学形式,实现语言技能、思辨能力、品德塑造的同步提升。同时,教师要恰当点评并加以思想引导,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辨力和判断力,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另一方面,随着移动网络、新兴媒体等新技术的发展,应促进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与新媒体技术的深度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音频、视频、图片、动画、漫画及图案设计等方式,不仅增加了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在形式上非常生动、活泼、直观,更贴近学生群体。同时,师生们还通过新媒体技术辅助手段及时联系沟通,布置作业,回答疑问,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在线交流、讨论与评价,以更好的促进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

3.4 英语教学考核的思政知识总结

在英语课程教学的最终考核方面,要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考核知识点中,既要实现灵活多变的考核方式,又要将考核知识体系的全面覆盖,以实现对学生的学习做出公平、公正、客观的评价。

一方面,要以课程思政为主体构建全方位的考核模式。课程思政的考核应该注重考核内容的综合性和考核形式的多样性。既要考核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专业知识,也要考察学生对思政内涵的理解程度。在思政理论知识方面,要同时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思政内涵,考查其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在英语课程思政实践方面,应考察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对于事情的精准分析能力和问题的实际解决能力等。考核形式上,应注重课内与课外结合的综合评估,形成全方位的考核形式。

另一方面,要规范并注重英语课程思政的过程性考核。在过程性考核中,将学生的出勤、课程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纳入考核指标体系中,并把学习态度、认真程度等要素贯穿课程思政教育的全过程中。例如,课堂举办的各类活动,中国日报英文版中精选的时政类文章研读与报告撰写、重要活动口语播报、同声传译活动等内容都可以作为过程性考核中的成绩加分项,让学生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和知识点融会贯通,实现知识传授和立德树人的有机融合。

3.5 英语教学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

在教学团队方面,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课程思政”建设的中心要素是教师,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更要成为塑造学生品行的“大先生”。在“课程思政”改革下,英语课程教学的专业教师必须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既传授知识技能,又立德树人。可以组建思政教学团队,开展教学研讨交流会,可以在校校之间、校内之间、学校与行业之间开展交流合作。另外,也可以邀请思政课名师对英语教学提出建议和思路,邀请思政辅导员、行业实践部门人员加入到课程团队建设中,形成信息共享、资源互补的课程教学团队,深化专业教师对推进专业课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理解。

在教学方法方面,要结合英语课程相关内容,形成创新且适用的教学方法,从而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设计,更加凸显课程思政内涵。可以采用:实践专家授课、在线学习、案例教学、翻转课堂、视频研讨、微课、慕课等多种灵活的教学形式相结合,以丰富的教学形式丰富英语课程思政的知识性、思想性与引领性。

在教学评价方面,应该建立客观而科学的考核标准去评价英语教学的实施成效,制定英语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标准和细则,对教师的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实现绩效激励机制,完善学生满意度评价与专家评价的综合效果,从而促进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整体效果的提升。

4 结语

将价值观引领寓于高职院校英语课程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中,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需要,也是当今高校课程思政的重要思想内涵。英语课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是课程思政理念深入专业课程的体现和展示。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英语教学,通过潜移默化的英语教育实现立德树人,在不断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文情怀、职业素养和坚定理想信念的应用型外语人才,持续培养具有文化自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01).

[2]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01):43-46.

[3]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2019-8-14)[2020-12-21].

[4]胡华.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与路径探索[J].当代职业教育,2019(06):88-95.

[5]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1):31-34.

上海行健职业学院 上海 200072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高职院校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