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赤壁赋》中的诗情画意

2021-09-10 17:13高子然
学习与科普 2021年20期
关键词:赤壁赋苏轼绘画

摘要:北宋时期,我国的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了《赤壁赋》。记载了与朋友泛舟游玩赤壁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对社会和人生的感叹,为后世带来了关于美的极致体验,本文将着重探讨《赤壁赋》中饱含的绘画之美。

关键词:《赤壁赋》 ;苏轼;绘画

一、前言

《赤壁赋》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之时,正是苏轼被贬谪黄州,一生中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在此之前,由于苏轼曾写下《湖州谢上表》而被诽谤“谤讪朝廷”,被捕入狱,惨遭折磨,史称乌台诗案。几经辗转后终于被多方所救,于同年12月被贬到黄州,过起了一种“半监视”的生活。在这段时间里,苏轼写下著名的《赤壁赋》,充分抒发了作者怀古伤今、感慨人生短暂渺小和宇宙广阔无穷的思怀,被后世誉为经典,经久传颂。而苏轼历来在艺术创作,审美观念上的独到见解,在此文中都有所诠释,本文将从绘画美这一视角来探讨《赤壁赋》中对于美的体现。

二、诗情画意

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中苏轼提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的见解,认为文人创作,不应该只是单纯的抒发情志,而要创造生动的意象,使人读完以后,像看到了一幅画。赤壁赋中,作者在开头第一段即向我们展现了一副传神的山水画卷,夜月江天,扁舟即行。

《赤壁赋》的开头从江上风光写起,苏轼与宾客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随后,“月出于东山之上”导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描绘了天、风、水、月、山等事物,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如仙境般缥缈梦幻的湖上画面。“徐”字体现了风的轻缓凉爽,“横”字则写出了秋意之浓,而月亮的“徘徊”展现出一副似乎月亮也不舍得游人离去,要看看夜晚在做些什么的朦胧画面。

此时,作者乘坐的小船“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描绘出浩大平静的水面上,只一叶扁舟像苇草一样细长,随意地飘荡着,好像乘着风,不知道能飘到哪里去,又好像要羽化升仙,脱离尘世往仙境去的境况。在这样一个惬意凉爽、月光深沉的江夜晚上,感受着湖面闪动着的水天相接,无疑是一种精神的享受。作者描绘的事物是及其美好的,在这个人生短暂的痛苦阶段,感受大自然给予的馈赠,让人的内心平静,心情愉悦。

静态的景物描绘之后,更有声音上的插入。作者写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不绝如缕”的歌声,在读者心中留下绕梁三日的回味感受,而歌曲的内容与所看到的画面,形成互照,彼此交融。哀婉的内容让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让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不仅笼罩了小舟上的作者,也笼罩着读者。通过歌声感人肺腑的悲凉,给文章的前半段笼上了一层哀婉朦胧的基调,也顺利承接到了后文对感情的抒发。

在中国绘画美学的概念中,创作讲求“虚”与“实”,“道”与“艺”的结合,具体表现为以心中之物映射万象,使客观景物成为主观情绪的象征;以自身体悟“道”,使原本虚幻深邃的哲理,能够具象于生活实际的内容。

《赤壁赋》开篇以“泛舟”入笔,选取了月夜江景为背景色,像我们展现了一副如仙境般缥缈梦幻的湖上画面,然后引出一叶扁舟中的主与客,他们通过观察这同样的江与月,欣赏那爱源齐齐的歌手,油然而发出对于人生甚至对于宇宙的感知。顺利的将景与情连贯的融合在一起,完成了“虚”与“实”,“道”与“艺”的结合。

宋代著名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三远法:“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成为了中国绘画美学中独特的透视理论。这意味着一个有诗情画意的创作,往往需要非常复杂而灵动的层次结构。像是由高入深,由远及近,再横向于平,如此形成一个具有诗意的空间意境而非单纯的平面透视。

可以看到《赤壁赋》文本中的起承转合,过度变化,也都展现了的如同画面般的流畅与灵动之美。

写景时先写看到的畫面,再写听到的画面,从吹来的风、船走的方向、月亮升起的位置写起,再写湖上听到的歌声,歌曲的内容,歌曲的感受。这些都给人以动态的美感,似乎跟着作者走了一遍赤壁。其次,从写景变到主客之间的感情变化。客曰:“一世之雄,而今安在?”,“吾乃天地蜉蝣,沧海一粟,长江无穷而人生须臾”。作者曰:“物我不可同论,观变者,世间万物,不变者,无所有之,只要有现在所享受的美景,即为自然的馈赠”。这是从微观到宏观,从消极到积极,引出的作者的人生哲理。

由此可以看到,本文由起笔到尾声,主要是从景、到声,再到客的消极、主的积极,最后相视一笑,东方已白。扁舟中的两人,成为了这诗意中所有虚空的具体承接点,类似于中国古典山水画卷中,白云之巅的几只飞雁,深林山涧的一处凉亭。若按照后人的评论中一种说法讲到所谓的“客”是作者虚构的,那么通过描写“客”之悲观,引出“我”之乐观,不仅顺应时间空间发展的变化,也顺应人心理情感的变化。由“虚”到“实”,成为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步步深入,将人引入至圣之地,再开怀大笑,相互释然。

三、结论

《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苏轼点评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而精通诗、书、画的苏轼,也在自己一生的创作中,将诗画同异一说贯彻,常常把自己的文学作品和画渗透融合在一起,无疑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

参考文献:

[1]王世平.《赤壁赋》美学四探[J].语文学刊,2012.

[2]王克章.《赤壁赋》中的美学探微[J].语文教学通讯,2015.

[3]何正力.从《赤壁赋》看庄子美学对苏轼的影响[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

[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高子然,(1993.02.16-),女,籍贯:四川省成都市,民族:汉族,最高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赤壁赋苏轼绘画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没有写过《前赤壁赋》
对比前后赤壁赋
苏轼没有写过《前赤壁赋》
苏轼吟诗赴宴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