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之花在初中美术课堂绽放

2021-09-10 07:22查春蕾
清风 2021年8期
关键词:美的美术创作

查春蕾

教师在初中美术教学开展德育时,需要先让学生看到美,学生感受到美以后,内心会产生爱与希望,这种爱与希望便会成为学生愿意接受德育的基础。

渗透情感教育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美术时,要让学生欣赏美的作品。这些美的作品能使学生感受到,作者抱着极大的爱与热情创作作品。学生同样要学会观察自己的生活,捕捉生命中美的瞬间,将其作为创作美术作品的素材。

以引导学生欣赏《自由领导人民》的油画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创作这幅画的作者是谁?创作背景是什么?作者经历过什么特殊的事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应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绘画作品,让学生了解作品中寄托的感情。通过学习,学生了解到法国画家欧仁·德拉克罗瓦以法国七月革命为背景创作了这一幅画,他用这一幅画寄托了打倒封建统治阶级,还民众以平等、自由的愿望。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幅作品中的主体是什么。有学生认为作品的主要人物是一名冲上前线的妇女。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用妇女为主要人物呢?这个主要人物有一种怎样的美感呢?经过思考,学生认为妇女能带来新的生命,作者将妇女作为主要人物,寄托着革命之后會带来新生的情感。

渗透心理教育

学生在学习美术时,不仅要学会欣赏美,还要学会创作美。学生在创作美时,会遇到一些挫折,此时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学习情绪,使学生在创作时产生情绪偏移,难以创作出美的事物。教师要在学生创作时,给予学生心理疏导,让学生始终愿意追求美、创作美。

例如,在一次油画课上,有学生想借鉴安德烈·德朗的代表作《威斯敏斯特大桥》来画油画,却发现自己掌握不好应用颜色的技巧,由此产生了不良的学习心理。这时教师应给予学生心理疏导,让学生意识到遇到学习挫折时,一味地发脾气解决不了问题,在遇到问题后,学生要先冷静,先与使自己受挫的情境保持距离,然后找出学习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拟订解决问题的策略。只要应用这样的方式学习,学生才能克服学习挫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冷静地分析学习存在的问题,了解自己没有掌握的技巧具体是什么。学生发现自己没有掌握好配色的原理,从而不能应用颜色呈现美的事物。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特长,即擅长应用什么样的方式学习。学生认为自己擅长学习具象化的内容。教师便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特长,应用微课的方式进行学习。微课是一种应用视频呈现集中知识点的课程,直观性很强。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需求,选择学习的形式。学生通过学习,终于掌握了理论知识,也明白了下次怎么解决问题,形成了健康的心理。

渗透人文教育

学生在学习了美术知识后,必须了解自己为什么而创作,即明确自己创作的价值和意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渗透人文教育,使学生明白要将美术艺术应用于社会服务中,让学生能够为国家、人民、社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以一次《用心灵接触自然》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课上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结合学过的美术技巧创作作品,让人们意识到保护自然的急迫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确立了一组宣传的主题。学生决定画一些濒危物种等,让人们意识到地球上的生命正在消失,要保护小动物。例如,有一名学生应用水彩画了小熊猫,告诉人们,依靠吃竹子为生的小熊猫数量十分稀少,人类要提高保护自然环境的力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自己绘制的作品放到文化馆中展览,让人们免费欣赏他们的作品。学生通过作品与人们交流,使人们开始深思,为了减少生命的逝去,应该做一些什么呢?当学生发现自己创作的作品能够洗涤人们的心灵,给人们带来启示以后,内心将会有极大的成就感。

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时,要渗透德育。其一,在教学中,通过渗透德育,教师可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其二,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德育,帮助学生排除学习难题,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美术教育;其三,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为动机,促使学生进行美术创作,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道德水平。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盐城市神州路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美的美术创作
Jazz
美术篇
打破平衡
美的校 美的人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