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线上开展科普活动的探索分析

2021-09-10 22:13陈星仪周佳音孙娇娇周俊宏陈浩然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8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

陈星仪 周佳音 孙娇娇 周俊宏 陈浩然

摘要:线上科普是指依托于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的科普方式,相比于传统科普方式具有受众广泛、传播迅速、形式生动等特点。新冠疫情爆发以来,针对新冠病毒及其防治方法的科普内容迅速成为了公众的迫切需要。本文从科普活动现状切入,分析和探讨了开展线上科普活动的具体模式。同时,本文考察了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线上科普的作用与意义,力求为今后线上科普活动的开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线上科普;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科普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8-395

科普,全称科学普及,表现为利用各种媒体技术将专业、艰深的知识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呈现和传播,旨在传播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和理性精神,提高公众素质。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1995年5月6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以此两者为基调开展的文化教育事业使得我国国民文化水平普遍提升,为在国内开展科普活动提供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更大的空间。时至今日,依托于信息、媒体、网络的发展而丰富起来的科普活动让科普事业事半功倍,科普活动在线上和线下两方面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一、科普活动的开展现状

(一)科普形式多种多样,科普效果参差不齐

近年来,科普形式多种多样,在线下,既有《Nature》《科学》等科普杂志,也有天文馆、博物馆等科普场所。在线上,则有微信公众号推送、微博文章以及各平台的短视频,其中还不乏科学权威的信息发布主体的作品,有影响力的视频或文章点击量甚至可破亿次。尤其在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之际,公众通过网络平台及时获取疫情信息、防护知识,参与互动、交流,网络为公众积极参与科学传播带来了丰富的科普资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教授利用抖音App發布短视频,解答了“新冠肺炎时期戴口罩是防谁的?最重要的是谁戴?”这两个核心问题。虽然有了这些新形式的科普内容,但这并不代表着科普活动已经尽善尽美,线下科普活动成本高、耗时长、见效慢,线上科普活动质量参差不齐、信息真假难辨、互动几不可见,由此,科普活动的开展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而此次新冠疫情事发突然,不少群众面对疫情感到焦虑、慌张、手足无措,不少谣言更是让人陷入圈套,这无不在提醒我们日常生活中注重应急科普教育、确保科普效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二)线上科普大放异彩,线下科普不可替代

科普活动的开展主要有线上和线下两个渠道。线上科普活动是指依托网络通过各类新媒体将科普信息发布传播,线下科普活动则是指通过传统渠道,如纸媒、展览等进行的科普知识宣传。在我们开展的一项300多人跨区域、跨年龄的调查中显示,有82.81%的被调查者选择线上作为其获取科普信息的渠道,远远超过线下的17.19%的选择者。两相较下,线上科普活动打破空间壁垒,迎合现代人的活动习惯,方便快捷,获取量大,已逐渐超越线下成为科普信息传播的主营地。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线上科普渠道的大势发展并不意味着线下科普的完全湮灭,我们的调查还显示讲座交流、场馆展览等线下科普形式仍然是大众的选择,线下科普教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仍然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大众科普意识提高,科普信息供需不平衡

目前科普信息的传播确实更加广泛快捷,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知识的需求度和包容度不断上升,一系列传播知识与传播科学的活动随之展开,人们对科普知识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但大众期望接收的科普信息和传播初端发布的科普信息的适配仍存在问题。一是数量上无法满足,尽管依托于线上产生了众多节目、视频、文章等信息,但真正科学、质量上乘又被大众接收到的科普信息只是海量资源中的冰山一角,很多线上科普活动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上激不起一点浪花,看似数量众多,实则根本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二是内容上无法达到大众期望值。大众的需求是多样的,但目前开展的科普活动是有限的。以此次新冠疫情发生前后的线上科普为例,新冠疫情爆发后,关于新冠病毒的各种信息以各种渠道快速传播,但当疫情和缓,出现了新的话题,平台就会恢复日常的运营模式。简言之,目前线上的大部分平台对于科普信息的传播只是“兼职”,还缺少专业性和权威性,而“全职”的权威科普渠道少之又少,且线上的爆炸式科普信息容易呈现出杂乱无章的态势,大众日常的科普需求往往找不到合适且长久的供应。

二、线上开展科普活动的具体模式

(一)双线联动,“知”“行”合一

线上科普活动主要通过网络平台整合推广科学知识,运用文字、视频和图片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大众传播科学知识。线上科普利用了新媒体信息传播快速便捷、具有广泛性、画面可操控性强的优势,较好地满足了浏览者的视觉体验,还可将视频、文字、音频等多种呈现方式融为一体,兼顾了严谨与趣味,动静结合,使用户拥有既获得知识又不感到乏味的动态体验,能够更好地起到科学传播的作用。

但是线上科普虽然具有显著优势,但是在体验感、收获感方面仍然无法与线下科普形式相较。由此我们探索出线上“知”+线下“行”的双线联动科普模式,将科普资源最大化,发展例如线上学习科普知识,线下开展体验活动巩固科普知识的模式。这样不仅提高公众的参与度,也让人直观感受到线上科普的成果,提高科普的效用。正如面对新冠疫情,线上平台可以采用比赛制、积分制、奖赏制等形式吸引公众主动进行应急科普学习,而后再于线下有秩序地展开例如亲子互动、趣味问答等体验活动,这样综合运用线上多平台视频文章投放与线下实践体验活动,可以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向公众普及科普知识,让线上科普不再只是空中楼阁,真正落实到现实操作之中,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大众的科学素养与文化认识。

(二)多方合作,携手共进

线上科普在筛选信息时知识的正确性与权威性极为重要,如今的线上科普信息往往还存在着科普内容缺乏实用性,科普人员缺乏权威性,科普信息缺乏科学性等问题,同时,又由于网络发布信息的门槛较低,导致各类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和相关领域的专家是科普的权威和主要力量,但基于地域与资源限制,类似讲座交流的线下科普形式又不能及时地覆盖多方需求,线上科普的出现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难题。由此,我们认为可以与政府、专家等建立长效的沟通合作机制,打造多方合作的品牌效应,为线上科普运行提供坚实的保障。

实践中,中国科协科普部联合相关部门和多方权威专家在2020年全国科普日重点推出了科普日云平台,该平台不仅有云端观看现场直播、科普视频、云游科普日现场、参与知识竞赛、科普课堂等多种线上活动,还有科技专家、科普专家就疫情防控等公众关注的问题进行解答。但值得注意的是,科普合作模式应当是长期的、稳定的,对于公众的应急科普教育更不能只限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而应当持续不断的开展,为大众获取应急科普知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技术加持,聚焦热点

信息时代下,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趋向数字化,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占比越来越高,线上科普的多种形式主要依托于网络,这也符合当下数字化时代的进程。一方面,科普内容的制作方式越来越多,H5、AR技术等新媒体技术为创造科普内容提供了新动力;另一方面,由此产生的科普形式越来越多,推文、视频、云参观……多样的科普形式便于公众直观迅速的看到相关的科普知识,这也完美化解了传统科普方式的弊端——形式呆板,传播滞后存在感弱,内容冗长等。通过这些新兴技术的单一或是交融使用,科普信息的趣味性也相应增强,不仅可以为大众提供其关心与感兴趣的内容,也有利于传播大众必须要了解的内容,例如应急科普教育、时事热点、生活常识等,通过多平台、多主体把科普知识带入群众身边,让公众在生活的间隙就能有效了解科普知识。

三、线上开展科普活动的价值意义

(一)服务大众生活,提升全民素质

相比线下的科普渠道,线上开展科普活动的优势体现于即时高效、方便快捷、渠道多样、获取量大,同时公众还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科普学习。一方面,公众可以利用多样APP与大数据技术主动选择性搜索自己不了解的知识;另一方面,信息化时代下,无时无刻都有海量信息包裹着我们。微信公众号推送、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渠道可以让公众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无选择性地吸收一定的科普知识。这在短期内可以解决公众在现有学习、工作生活中存在的难题,长此以往,有助于公众形成不断学习的习惯,引导人们远离“快餐型”信息,逐步提高全民的综合性素质。

尤其在疫情等紧急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根据疫情防控政策,我们不便出行,博物馆、科技馆等线下科普场所也陆续闭馆,线下科普受阻,这时线上开展应急科普教育就显得极为重要。一是线上新媒体平台可以快速帮助公众及时获取事件动态与防护知识,及时对伪科学、假消息进行辟谣,减轻谣言带来的次生舆情灾害。二是通過线上云打卡、AR参观等形式与技术,即使在居家防疫的情况下,群众也可足不出户参观科普场馆。

(二)打造科普社会,形成科普生态

首先,科普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长时间潜移默化的影响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新时代下,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依托网络所建立的线上科普渠道必然给予公众一个耳濡目染的空间与环境,促进公众形成共同的科普意识,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的科普生态。其次,科普体系的完善还可以动员全社会力量。科普知识本身所要求的权威性与专业性要求政府、企业、专家之间形成沟通、合作和联动机制,开辟新型的线上科普活动形式,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公众理解科学,将获取科普知识作为一种习惯而不是负担。最后,线上开展科普活动还可以最大化地整合、利用社会资源,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不仅是当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线下科普难以进行,日常生活中也有可能因为地域、路途、金钱等因素,线下科普无法覆盖全社会。但在线上,任何人都可以触及到科普资源,如前所述,AR等技术已经把线下资源转化成为了线上资源,手指一动即可享受不一样的体验。同时,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若不是网络平台每日强调口罩的正确戴法并及时对民间谣言进行辟谣,防疫期间我国社会也不会形成一种全民防疫的自觉与不信谣、不传谣、不信谣的社会氛围。

(三)建设创新型国家,凝聚全民族力量

2007年,我国发布《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因此,开展科普活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何为国家科普能力?文件中提到国家科普能力表现为一个国家向公众提供科普产品和服务的综合实力。主要包括科普创作、科技传播渠道、科学教育体系、科普工作社会组织网络、科普人才队伍以及政府科普工作宏观管理等方面。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与发展,我们不难看到我国科普报刊、科普场馆、基层科普场所等线下科普渠道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和成果。由此,目前来看,建设线上科普体系将是未来科普事业发展的重点,此举有利于开拓国家新型科普渠道,挖掘潜在的科普动力,是顺应新时代新要求的必然举措,更是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保障。而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之时,依托网络的线上科普渠道更有利于快速传播相关信息,提升疫情防控的应对效果,树立公众的应急意识,凝聚全民族力量共同面对难关。

四、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新媒体技术日臻完善,为科普活动由线下发展到线上提供了大量新方法、新形式,使其得以摆脱传统科普形式的种种缺点和不足。同时,摒弃固有的、传统的单一科普方式,利用多形式、多合作、多渠道的方式开展科普活动已经是大势所趋。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我们发现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开展应急科普教育具有紧迫性,且线上开展科普活动超越时空地域限制的突出优势开始显现,这也预示着线上开展科普活动的模式探索是可取的,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与空间。

(华北电力大学)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事件
公共卫生事件中微博意见领袖的实证研究
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及对策分析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网络舆论引导研究
近年全国手足口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报告及分析
医院公共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
心理干预对传染病院护理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
基层医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能力建设探讨
从辅导员角度谈高校校园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对工作
试论新闻记者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正能量的传播
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