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族”有了更多养老选择

2021-09-10 12:25王晶玥
科学之友 2021年6期
关键词:银发族居家养老

王晶玥

在北京工作的小张,母亲退休了,父亲再有一两年也要退下来。他想着把父母接来养老,毕竟北京的医疗、服务等方面的条件更好,然而父母不愿意,他们觉得在老家更自在,但各方面条件却要差上一大截。小张的烦恼不是个例。

资料显示,中国正处于轻度老龄化阶段。据人社部预测,“十四五”期间,国内60岁以上老龄人口将突破3亿,中国将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这意味着老年人养老的问题将会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养老”已经成为一道必答且必须答好的现实课题。专家表示,老龄化本身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充分调动家庭、社会、政府等各方力量,真正实现“老有所养”。

浙江杭州市民包先生的父亲突发脑中风入院治疗,度过危险期后,回到家中休养。由于行动有所不便,洗澡、上卫生间等皆需他人帮忙。

“我母亲也上年纪了,不能都依赖她。”包先生说。和家人商量后,他决定每周一三五提早一小时下班回家,与母亲一起照顾父亲。

十几天下来,包先生不由得感叹:“父母健康时,是帮手、后盾。现在他们年纪大了,身体不好,顿时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重了不少。”

事实上,“四个老人不能同时病倒两位”“一人生病、全家照顾”……类似场景十分常见,让不少人直呼“养老真难”。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18.7%,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5~10年后,更多独生子女们的父母步入老年,该比率还将继续攀升。老龄人口增加、占人口比重增大,子女们分身乏术,也无法保证老人得到最优护理。仅仅依靠子女能否照顾好老人?长远来看,答案是否定的。

此外,中国还有几千万失能失智老人,或因疾病引发认知、记忆障碍,或患病卧床,生活无法自理,需要长期照护。

70多岁的周阿姨坦言,外出时将确诊为阿尓茨海默病的母亲锁在家里,自己并不放心。后来请专人看护,但保姆不讲求方法,不会引导,导致老人情绪激动,不能很好相处,一个接一个辞职。

对此,专家指出:“失能失智老人需要更精细、专业的长期照护,但无论家人还是保姆都不一定做得到,这是养老面对的一大挑战。”

基于这些原因,养老服务应运而生,通过调集社会力量,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标准化服务,转移家属一部分养老负担,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可以预见,未来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有望落地实施,保障老年人“老有所养”。

“血压有点高,您还得继续吃降压药。”在广东省罗定市苹塘镇陆奶奶家里,周沙村居家养老服务站社工小欧一边叮嘱,一边将血压仪袖带从老人胳膊上摘下来。而后,他又仔细询问陆奶奶的生活近况,同她聊天。

陆奶奶直夸小欧细心体贴。回想2020年11月居家养老服务站刚建立时,包括陆奶奶在内的不少人都十分不解:“居家养老”顾名思义就是在家养老,建站干吗?跟我们有何关系?

随着驻站服务小组工作陆续展开,大家慢慢了解到:原来,运行服务站是为向大量不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提供帮助。老人既可提出申请安排专人定期上门探访,也可到服务站享受医疗保健、心理咨詢、助餐等服务,参与服务站组织的各项活动。

对于陆奶奶最初的想法,专家表示这在社会上并不鲜见,“很多人将居家养老简单理解为住家老人由子女、家属照料,实际上是片面的。居家养老也需要专业人士上门提供解决日常生活困难的社会化服务。”

那么如何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养老?专家认为,要打通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链条,更注重发挥社区作用。“社区一边连接本辖区内老人,另一边对外连接各种机构,可以成为平台,疏通居家和机构间的‘堵点’,引导社会力量提供上门居家养老服务,使老人在熟悉环境中获得照料,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

“以前我们说‘居家养老为主,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辅’,‘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三者相协调,表明政府充分意识到要发挥家庭、社区和机构各自优势,促进各种养老服务方式融合发展。”专家表示。

对有失能失智老人的家庭而言,仅靠居家养老或者提供上门服务无法完全满足长时段照护需求。这种情况下,更专业的机构养老就凸显出优势,成为最佳选择。

在专家看来,失能失智老人正是养老机构应该接收最多的一类人群。对于这些老人,我们应当引入医养康养结合概念,即以“老年医疗+健康+服务”为理念,将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功能结合,把照看、康复和预防发病融为一体。

过去,医院和机构、家庭无法兼顾治疗和养老,以致患病老人不能长居医院养老,而在机构或家中养老,则无相应医疗保健设备。

好在情况正在得到改善,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指出,目前国内已形成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合作、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养老机构依法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延伸到社区和家庭这4种相对成熟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两型机构合作、护理型床位数量等相较前几年均有明显增长,有望促进老人从基础的老有所养向更高质量的养老生活过渡。

图书馆里,一对老夫妻专心读报;隔壁棋牌室内,4位老人围坐一桌打牌正酣;对面健身室中,有老人悠闲地躺在律动床上……

这里是北京什刹海街道华方养老照料中心,共4层,设有屋顶花园和多个活动室。10个月前住进来的唐大爷说起入住感受,赞不绝口:“这些孩子对我很上心,所以家人很放心。”

另一位年逾八旬的陈奶奶说:“以前没怎么唱过歌,来这儿,唱了好几回。”养老照料中心设施齐全,老人们生活有滋有味,精神状态好。

该中心执行院长苏桂兰表示,中心由华方养老投资有限公司和什刹海街道联合创办,从开始建设到后期运行,获得双方大力支持。“人员方面,公司为中心聘请了医护服务团队,护理人员也接受过培训,可提供助洁助浴、理发修脚、精神关怀等专业服务。此外,公司还为我们配备了大量适老化设施。”

目前,这类能够提供标准服务的养老照料中心在北京共有260多家,覆盖全市2/3以上的街道乡镇,较大程度上满足了市民养老专业化需求。

住进这样的机构,价格贵吗?专业服务和收费成正比,导致老人“想住却住不起”,一直是机构养老的一大痛点。但随着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的《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19年修订版)》发布和实施,政府支持、社会运营、合理定价的建设方案正逐渐成为现实,问题正得到缓解。

“中心提供全托照料和上门护理两种服务,住机构的88人,居家的56人。民政部门分别按床位和服务量补贴中心,同时也对我们上门服务的顾客进行事后回访。给予补贴后,我们将其用于中心内部改造提升,而受到监督有助于工作人员不断复盘工作状况,这两者都促进中心更好地服务老人。”苏桂兰说。

“普惠型养老将是未来养老服务的一种趋势。也就是说,在调集社会力量、提供专业化服务之外,还要有政府兜底保障。在提供土地、财税等全方位政策支持的基础上,结合本地情况和各项因素,确定床位普惠价格的基准水平,并设置合理浮动区间,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养老机构高收费问题,让更多想住的老人住进来,惠及广大老年人,这正是普惠养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专家表示。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养老服务切实关系每個家庭、每个人。实现养老服务的高质量发展,让老年人不仅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还要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不仅仅是政府的事,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应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积极投身到这项事业中,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让每一位老人未来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71岁的艾小五老人家住西安莲湖区大庆路,2017年开始,艾小五和自己的老伙计们开启了“居家+抱团”相结合的“花式”养老生活。

艾小五等11位老人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退休后老人们各自照顾自己的儿孙,多年来始终保持着亲密的联系。3年来,11位老人每年抽出3个月左右的时间一起在外租房过集体生活,其余时间居家。两种养老方式结合,既能照顾家庭、有独立空间,还能定期和老伙计们抱团享受热闹又舒心的退休生活。

2017年12月,老人们相约来到海南三亚,租下了一个三层楼的小型院子,入住之初,老人们拟定了一份协议,对房屋租金、伙食费、卫生绿化、值日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平日的开销由艾小五作为“管家”记录在册。

“几个月的抱团生活中,大家互相照顾,也发生了很多趣事,热闹得很。”艾小五说,体验过一次惬意的抱团生活后,老人们自此相约每年过一次集体生活。截至目前,老人们在海南三亚、湖北荆州、陕西蒲城等地都抱团居住过。

平时各自照顾家庭,每年相约抱团在外过一次集体生活,这种生活方式可聚可散,灵活自如,热闹又充满诗意的抱团生活彻底冲散了老人们平日居家产生的孤独感。专家也表示,11位老人的这种养老方式是探索多元化养老模式的有益尝试和探索,体现了老人们积极的生活态度,是值得鼓励的。

猜你喜欢
银发族居家养老
从健康码浅析中国“银发族”的数字鸿沟现象
养老生活
居家信条
情防控常态化 居家防护不可少
注册养老机构已超2.8万家
养老更无忧了
公共图书馆开展老年人阅读服务研究
微生高的往事
初四居家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