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09-10 07:22吴伟伟许群
大学·社会科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吴伟伟 许群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想要求得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其重要性也得到高校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高校不断积极探索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取得了一些效果和经验,但是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提出对策,以期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大学生;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7-0141-04

一、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当今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频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中就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近年来陆续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都在强调要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高校工作的重点。

为贯彻国家的政策要求,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地高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或咨询的专门部门,按照政策规定配备心理咨询老师,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力求全方位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心理教师队伍亟待完善

高校心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因此培养专业有素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极为重要。从事心理教育工作的老师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能力,还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现阶段,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主要由少数心理专业人员和辅导员队伍组成,其中大部分老师缺乏心理学专业背景。没有经过系统、专业心理培训的老师,不具备心理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缺乏经验积累,容易出现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混同起来,把心理教育问题误当成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来处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有其名而无实的尴尬情况[1]。

随着高校扩招,部分高校也存在在校人数与专业心理老师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高校普遍存在心理咨询人员数量偏少,担任心理辅导和咨询的老师专业训练不足、水平参差不齐、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导致出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模和力度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的情况。

(二)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到位

近年来,由于社会迅速变革、价值观念多元化、竞争激烈等多方面原因,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环境日益复杂,面临着来自学业、人际、情感、就业等方面的多重压力,极易诱发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频发,由此引发的相关案例也给高校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引发了广泛关注和反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当前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现阶段,多数高校仍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对象局限于有明显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的学生,忽略了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应秉承“重全体、重教育、重预防”原则,过于关注所谓的“问题学生”,这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无疑是背道而驰[2]。高校及时转变错误认知,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加强相关教育和疏导,引导学生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其自我适应和调节能力,切实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刻不容缓。

(三)教育方式和内容缺乏新意

高校普遍采取心理测试的方式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对测试结果存在明显异常的学生,通常采取面谈的方式进行了解、跟踪处理,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从一方面来说,这是比较高效、快速地辨别有心理偏差的学生的方式,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则比较容易漏掉心理偏差较小,即有潜在心理问题症状的同学,高校对于这类学生的心理教育和辅导明显滞后。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长期以来遵循以往的惯例和模式,逐渐落后于当今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新形势,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特点和任务等方面缺乏足够的认识,存在方式落后、模式单一、内容陈旧、认识不足等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高校必须不断探索教育方式、创新模式、更新内容、加深认识、增强研究,提高心理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才能真正做到从学生需求出发,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解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高校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

1. 师资队伍

高校应高度重视心理健康师资队伍的建设,着力打造一支以心理专业背景的专职人员为骨干,专兼结合、素质较高、人员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3]。

高校要大力发展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尤其要着力培养心理教师骨干,积极组织专兼职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学习、观摩、探究,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素质;注意及时更新“血液”,把具备较强业务能力、专业素质且有志于从事心理教育工作的人员及时补充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中来,建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

2. 学生队伍

高校在建设发展心理健康师资队伍的同时,也要构建由心理委员、宿舍信息员、心理协会会员等组成的学生工作队伍,形成专兼结合、参与广泛的良好格局。通过学生工作队伍的补充与配合,及时掌握广大学生的心理动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解决”,把心理工作做到实处。不断提高大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识别能力和心理危机干预能力,更好地处理在学习、人际、就业等方面遇到的具体问题。

(二)大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宣傳力度

大学阶段是青年所处的人生发展关键期,高校一直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高校新时期工作的切入点之一。高校要大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现阶段,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认识片面、了解浅薄等问题。通过心理测试和交谈简单武断地把学生的心理分为“健康”和“不健康”两类,这种绝对化的“二分法”会使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认识出现偏差[4],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该是全体大学生。

1. 氛围营造

高校应营造一种关注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应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性,针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性、持续性、科学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根据不同阶段大学生的不同心理健康状况,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 多媒体传播

除通过校园内可利用的载体外,高校还可使用微信、微博、QQ、抖音等更便捷、更有吸引力、更有效的新型媒介进行宣传教育,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扩大影响范围。

广泛的宣传与普及可以为学生搭建起锻炼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平臺,引导大学生提高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和重视程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我适应和调适能力,促使其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三)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当前心理教育内容不够全面,且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形式。虽有相应的课堂活动、社会实践,但缺乏生动性,无法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故而无法引起学生的参与感和兴趣,实际教育效果收效甚微[5]。

四、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化工程,学校在常规推进的基础上要特别注重教育内容和活动方式的总结与反思,常抓不懈,注重内涵,提高活动的实效性,避免形式化和“走过场”。当前新媒体技术蓬勃发展,高校应充分借助新媒体技术和工具,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高校要建立心理问题一体化的工作机制,不断学习成功的心理教育案例,创新心理教育方式,把握大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采用会谈、心理测量、现场观摩、行为矫正、角色扮演等形式多样的心理教育,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和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 刘天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心理问题成因分析与对策[J].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2] 余秋梅. 当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教育与职业,2012.

[3] 袁贵仁. 提高认识 狠抓落实 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09):4-7.

[4] 刘琼.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5] 王涌天. 创新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J]. 教育与职业,2013.

[6] 王运彩.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荐稿人:岳倩倩,安徽三联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